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9篇
  免费   138篇
  国内免费   190篇
测绘学   115篇
大气科学   199篇
地球物理   156篇
地质学   293篇
海洋学   132篇
天文学   25篇
综合类   65篇
自然地理   13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多通道单频GPS时间传递接收机NTSCGPS-1的性能分析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简要介绍了国家授时中心(NTSC)为我国综合原子时(JATC)项目研制的多通道单频GPS时间传递接收机NTSCGPS-1,并利用观测数据分析NTSCGPS-1的各项性能。分析结果表明,NTSCGPS-1的系统稳定性好,观测精度较高,并具有较好的兼容性,可用于JATC的复建工作。  相似文献   
952.
多金属结核化学成分组成的差异能够反映其赋存环境的差异与变化,也能够指示结核的成因.利用ICP-MS方法分析了分布于南海西北陆缘、太平洋、印度洋等不同区域的多金属结核样品的地球化学组成,并对其特征进行了对比.研究数据显示,南海西北陆缘多金属结核富Fe、Si、REE,而Mn、Co、Cu、Ni含量低于大洋结核,轻稀土元素(LREE)更为富集.依据结核TMn/TFe的比值特征以及w(Mn)-w(Fe)-w(Cu Ni)三组特征显示,南海结核和太平洋海山结核符合水成成因,太平洋海盆结核属成岩成因,印度洋结核具有成岩和水成双重成因.与太平洋、印度洋等大洋型结核不同,南海结核元素组成中,标识陆源物质来源的Fe、Si、REE、Al等元素含量丰富,具有典型的边缘海特征,反映了南海结核成长发育的过程中,边缘海独特的沉积条件和多变的古海洋环境因素对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53.
Results are presented from CCD BVRI-observations of 145 comparison stars in the neighborhoods of 14 Seyfert galaxies, 3 quasars, and 5 BL Lac objects with right ascensions of 12 to 24 hours. The magnitudes of the observed stars ranged from V=11 to V=17. The typical photometric error for stars brighter V=14 is 0m.01. The B, V, Rc, and Ic magnitudes of most of these stars were not known previously. 14′ x 14′ finding charts are provided. These results can be used for differential photometry of the nuclei of active galaxies in the B, V, Rc, and Ic bands.__________Translated from Astrofizika, Vol. 48, No. 3, pp. 365–379 (August 2005).  相似文献   
954.
利用遥感数据进行城市变化检测时,由于城市是包含建筑物、道路、绿地以及水体等多种地物类型的综合体,同时与农村居民地等地物类型具有相似的光谱特征,因此,传统的单纯基于光谱信息的变化检测方法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将空间信息加入到变化检测中,可提高变化检测的精度,但常用的加入纹理的方法容易产生边缘效应。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图像分割的变化检测方法,在该方法中使用一种基于组分的多尺度形态学梯度,具有对噪声不敏感、边缘不会变厚等优点;同时与现有方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加入图像空间信息的同时避免了加入纹理等空间信息所产生的边缘效应,能够有效地提高城市变化检测的精度。  相似文献   
955.
中国与蒙古交界地区,早前寒武系—新生界分布广泛,地层划分系统差别较大。以区域岩石地层组合及构造演化特征为背景研究认为,从新疆阿尔泰段至蒙古戈壁-天山段,地层具有连续性,可统一划分对比;并以额尔齐斯-布尔根断裂、喀拉麦里断裂、Borzon断裂及东蒙古-迭布斯格断裂为界,由西向东将中蒙边界中西段地层划分为阿尔泰地层分区、准噶尔-戈壁阿尔泰地层分区和北山-戈壁天山地层分区,并对区内地层单元进行了统一划分与对比。  相似文献   
956.
基于DREAMNET的GPS/BDS/GLONASS多系统网络RTK定位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姚宜斌  胡明贤  许超钤 《测绘学报》2016,45(9):1009-1018
随着BDS系统完成亚太地区组网、GLONASS系统再次实现满星座部署以及GPS系统的现代化,多系统集成已逐步成为网络RTK技术的发展趋势。本文结合笔者所在课题组自主研发的网络RTK数据处理系统DREAMNET,对不同卫星系统组合模式下的定位精度进行比较分析。试验结果表明,GPS/BDS/GLONASS网络RTK和GPS/BDS网络RTK的定位精度最高,GPS、BDS单系统网络RTK次之。此外,随着高度角的增加,GPS单系统网络RTK的可用性显著降低,而GPS/BDS/GLONASS网络RTK在高度角为40°时依然可以在99.84%的时间里提供水平精度0.01 m、高程精度0.025 m的定位服务。最后,对15 d的定位结果进行统计,包括不依赖GPS系统的BDS和BDS/GLONASS在内的6种组合方式皆可达到水平0.01 m、高程0.025 m的定位精度,其中GPS/BDS/GLONASS网络RTK则可以得到水平0.006 m、高程0.015 m的定位精度,证明DREAMNET的定位精度和稳定性完全可以满足测绘作业的需要。  相似文献   
957.
朱爽  周伟 《测绘科学》2016,41(1):55-59
针对地震预报平差软件处理过程中框架点的选择及内约束的松紧会对解算结果产生较大影响的问题,文章提出了应联合选择中国周边IGS站和稳定的陆态网连续站作为框架点,选择毫米级的约束的解决方法:在利用全球范围内GPS数据进行速度场解算时,由于框架点的分布均匀且质量较好,应联合选用中国周边IGS站和稳定的陆态网连续站;在测站先验坐标解算精度较高的基础之上,毫米级范围内的内约束可以保证解算的精度。研究结果可为GPS高精度数据处理提供良好的框架点及内约束选择,为高精度数据结果的获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58.
为了充分地发挥地理国情普查成果的作用,选取北镇市进行地理国情普查成果与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中植被覆盖的对比分析,找出二者的差异性并分析原因,验证地理国情普查数据的适用性和应用性。  相似文献   
959.
海洋流场可视化方法多种多样,为得到较好的表达效果,本文总结归纳出目前几类主要的流场可视化方法——直接法、纹理法、特征法和几何法,分别概括其研究现状与发展方向,详细介绍了其所属典型算法,并按照各方法流场可视化步骤进行实例分析,比较总结了各方法的优势和存在的不足,并以图片及列表的形式分别说明。  相似文献   
960.
The linear regression and horizontally stepwise correction are conducted on the observational data from AMSU-A L1 B of NOAA polar orbit satellite to invert a 40-layers(from 1,000 h Pa to 0.1 h Pa) dataset of atmospheric temperature with a horizontal resolution of 0.5°×0.5° after the correction of satellite antenna pattern and limb adjustment. Case study shows that the inversion data of temperature can reveal the detail structure of warm core in tropical cyclone. We choose two categories of tropical depressions(TDs) over the South China Sea, including the non-developing TDs and developing TDs. Both of them are developed downward from the middle and upper level to the lower level. Comparison between the evolutions of warm core in the two categories of TDs indicates that the warm core is developed downward from the middle and upper troposphere to the sea surface in all the downward-developing TDs. The difference is that in the group of further developing TDs, the warm core in the upper troposphere is intensified suddenly when it is extending to the sea surface. The warm core in the upper and lower troposphere is strengthened in a meantime. But the similar feature is not observed in the non-developing TDs. Then it may be helpful to judge the TD development by monitoring the change in its warm-core struct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