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51篇
  免费   638篇
  国内免费   807篇
测绘学   633篇
大气科学   224篇
地球物理   937篇
地质学   2199篇
海洋学   147篇
天文学   19篇
综合类   233篇
自然地理   30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128篇
  2021年   174篇
  2020年   158篇
  2019年   189篇
  2018年   138篇
  2017年   185篇
  2016年   162篇
  2015年   167篇
  2014年   198篇
  2013年   216篇
  2012年   275篇
  2011年   208篇
  2010年   206篇
  2009年   225篇
  2008年   151篇
  2007年   204篇
  2006年   212篇
  2005年   187篇
  2004年   177篇
  2003年   144篇
  2002年   113篇
  2001年   120篇
  2000年   111篇
  1999年   89篇
  1998年   81篇
  1997年   102篇
  1996年   68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63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2007年5月由中国地质调查局主管部门建议.选定内蒙古达来庙地区的矿产远景调查项目作为矿产远景调查数据库系统应用的试点项目,全面开展了矿调数据库的建设。根据矿调工作的特点.项目利用数字地质调查系统完成了①地质填图野外数据PRB库;②实际材料图数据库;③地质矿产图空间数据库;④地球化学数据库;⑤地球物理数据库;⑥遥感数据库;⑦综合成果数据库和⑧大比例尺综合图数据库的建设,从而实现了将矿调工作原始资料、成果资料集于数字地质调查系统同一平台下的全部数字化。  相似文献   
962.
不同有机酸对矿物溶解的动力学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传平  固旭  周苏闽  刘建平 《地质学报》2008,82(7):1007-2008-01-30
用石英、微斜长石和方解石混合颗粒模拟碎屑组分分别与不同有机酸水溶液进行溶蚀实验,以比较储集层内不同矿物在含低分子量有机酸地层水中溶解的速率,并试图探讨矿物溶蚀的微观机理。结果表明:①所有矿物颗粒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溶解,表现为颗粒失重,溶液中SiO2和金属阳离子含量增加,pH值上升。②优先溶解的是方解石,其次是硅酸盐矿物。③温度增加,硅酸盐矿物在水中的溶解度明显增加,而方解石的溶解度基本不变。④由于不同有机酸与二氧化硅和金属阳离子生成的络合物稳定性不同,因此,在不同有机酸水溶液中,矿物的溶蚀速率有较大差别。多官能团有机酸的水溶液中,不同矿物有更大的溶解;但在含有丰富Ca2+的草酸水溶液中,由于矿物颗粒表面难溶草酸钙的沉淀,方解石的溶解变得更加困难。⑤多官能团有机酸与SiO2形成的多环螯合物由于完全取代了硅氧四面体的氧原子,在水中具有高度稳定性,可能有助于(铝)硅酸盐的溶蚀和硅元素的迁移  相似文献   
963.
北秦岭四方台基性-超基性杂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四方台杂岩体是沿北秦岭商-丹带出露的最大的基性-超基性杂岩体,出露面积约40 km2,由超基性-基性-中性岩石组成,侵入到丹凤群中.该岩体样品SiO2含量在45%~54%之间,在AFM图中则显示出钙碱性系列和拉斑系列共存的特征.与普通幔源岩相比,全岩富集稀土元素,尤其富集轻稀土元素,具有明显的Rb、Th、Nb、P、Zr负异常和Ba、Pb、K、sm正异常.辉长岩是该岩体的主体,灰黑色,中粒,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其经历壳-幔物质交换.与典型岛弧辉长岩相比,具有Rb、Th负异常,结合特殊的岩石组合和紧邻商-丹断裂的地质特征,认为四方台镁铁-超镁铁质杂岩体可能是沿商-丹带发生俯冲板块断离或者山根拆沉,扰动软流圈,发生下地壳部分熔融和壳-幔物质交换形成的.普遍的Eu正异常表明成岩过程中受到斜长石堆晶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964.
Permian greenstones in the Jurassic Mino–Tamba accretionary complex, southwest Japan, are divided into three distinct series on the basis of their geological occurrence, mineralogy, and geochemistry. A low-Ti series (LTS) is associated with Lower Permian chert and limestone, and is the most voluminous of the three series. The LTS shows slightly more enriched geochemical and isotopic characteristics than MORB. A transition series (TS) is mainly associated with Lower Permian chert, and has more enriched geochemical signatures than MORB. Its isotopic characteristics are divided into enriched and depleted types. A high-Ti series (HTS) occurs as sills and hyaloclastites within Middle Permian chert and as dikes intruding the TS. Some HTS rocks have high MgO contents. The HTS is characterized by enrichment in incompatible trace elements and an isotopic composition comparable to HIMU-type basalt. The geochemistry of the voluminous LTS is similar to that of the oceanic basalt series of the Kerguelen plateau, suggesting production by partial melting of a shallow mantle plume head below thick oceanic lithosphere in Early Permian time. We infer that the TS formed simultaneously at the margins of the mantle plume head. In contrast, the HTS may have resulted from partial melting of a deep mantle plume tail in Middle Permian time. Permian greenstones in the Mino–Tamba belt may have thus formed by superplume activity in an intra-oceanic setting. Given the presence of two known contemporary continental flood basalt provinces (Siberia and Emeishan) and some accreted oceanic plateau basalts, the vast magmatism of the Mino–Tamba oceanic plateau suggests a large-scale superplume pulse in Permian time. Accretion of oceanic plateaux may have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growth of continental margins and island arcs in Japan and elsewhere in the circum-Pacific region.  相似文献   
965.
田峰  李虎 《测绘学报》2017,46(7):891-899
星载高分辨率光学图像与SAR图像广泛应用于城市建筑物高度提取,但光学图像存在缺少相关卫星参数的情况,而SAR图像则存在散射特征不完整以及提取效率低等缺陷。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一种联合高分辨率星载光学与SAR图像的城市大面积建筑物高度快速提取方法。首先,结合支持向量机(SVM)和形态学阴影指数(MSI)快速提取光学图像中的阴影并自动测量阴影长度;之后选择多个合适样本,基于模型匹配法从SAR图像中提取高度;最后将高度与阴影长度作线性回归分析,建立数学模型来提取其他建筑物的高度。该方法将不同卫星系统的数据和特征相结合,互相弥补各自缺陷,不仅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同时满足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966.
郭庆胜  魏智威  王勇  王琳 《测绘学报》2017,46(5):631-638
建筑物群综合过程中需要对建筑物群空间分布特征进行认知和识别。本文在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描述建筑物空间特征的大量指标中,利用主成份分析方法,总结并提出了有代表性的建筑物空间特征指标集:凸包面积、紧密度IPQ指标、边数和最小面积外接矩形方向,并基于这些指标研究了建筑物群的分类。在利用最小生成树邻近图(MST)划分建筑物空间子群时,考虑了建筑物成群与所处地理环境(河流和道路等因素)的关系。另外,基于最邻近图(NNG)、MST、相对邻近图(RNG)和Gabriel图(GG)4种建筑物群邻近图,提出了自动识别具有特定空间排列建筑物子群的方法,并比较分析了识别结果的影响因素和可用性。最后,选择北京某地区建筑物群为试验对象,实现了对建筑物群的分类和空间聚类,并提取了其中直线型空间排列的建筑物子群。  相似文献   
967.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建筑物提取是摄影测量与遥感领域的一个热门研究主题。本文综合利用影像分割、基于图的数学形态学top-hat重建技术,提出了面向对象的形态学建筑物指数OBMBI,并将其应用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建筑物提取。首先,建立像素-对象-图节点的双向映射关系;然后,基于图的白top-hat重建和上述映射关系来构建OBMBI图像;接着,对该OBMBI图像二值化、矢量化以获取建筑物多边形;最后,对结果进行后处理优化。使用一景航空、一景卫星全色影像对本文方法和PanTex方法进行性能测试。试验表明,本文方法的建筑物提取精度显著的优于PanTex方法。其中,本文方法平均比PanTex方法的正确率高9.49%、完整率高11.26%、质量高14.11%。  相似文献   
968.
针对目前无人机影像中单个建筑物角点的检测现状,提出了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SVM)的无人机影像中建筑物的角点检测方法。首先对4个波段的无人机影像进行多尺度分割,计算影像的NDVI,通过植被与非植被区域的波谱差异剔除植被的影响。其次,用面向对象分类法将"建筑物块"从影像中提取出来,对"建筑物块"区域用Harris算子进行边缘检测,形成建筑物边缘点集数据。随后通过设计高斯径向基将边缘样本点映射到高维特征空间,构建特征向量,采用边缘点集训练SVM分类模型,最终通过SVM分类模型从粗提取的边缘点集中检测出正确的建筑物角点,实现了单个建筑物的角点提取。  相似文献   
969.
BP神经网络模型是一种经典的预测模型,被广泛应用于变形分析预测的各个领域。本文采用一定方法以进一步改进BP神经网络模型,并通过灰色Verhulst-BP模型分析软基处理地基的实例数据,结合Matlab语言,编程比较分析预测及实测的数据,得出结果证明改进灰色Verhulst-BP模型的分析预测精度较高,比较适合于建筑地基变形的预测分析。  相似文献   
970.
针对树木等遮挡造成的车载LiDAR建筑物立面点云空洞,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机载和车载LiDAR数据融合的建筑物点云修复方法,即在空-地LiDAR点云融合的基础上,基于提取的机载LiDAR建筑物外轮廓线,通过缓冲区分析实现车载LiDAR建筑物点云分割;借助轮廓线信息实现了邻近建筑物间的相似性判断,基于匹配后的相似建筑物点云和空洞探测方法,实现了建筑物立面点云空洞修复。最后通过实验数据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