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7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83篇
测绘学   12篇
大气科学   33篇
地球物理   47篇
地质学   127篇
海洋学   159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9篇
自然地理   8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31.
硅藻碳酸酐酶对石灰岩岩溶的作用及其生态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碳酸酐酶(carbonic anhydrase,CA)是一种广泛存在的金属酶,催化CO2的水合反应。硅藻分泌的碳酸酐酶能促进石灰岩的溶蚀。对硅藻碳酸酐酶在石灰岩岩溶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硅藻碳酸酐酶在生物岩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同时为深入研究生物对石灰岩的溶蚀作用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2.
方晶  胡克 《第四纪研究》2007,27(5):797-805
在辽东半岛东部的大孤山一带,面向海岸平原的沟谷埋藏泥炭十分发育。通过对11个沟谷进行钻孔调查,确认了在被切割的丘陵台地的沟谷中,埋藏泥炭广泛地发育在海拔\{2~\}10余米的不同高度; 并对钻孔样品做硅藻分析,明确了基底海拔高度在\{4~\}2m的泥炭层之下的沉积物为海生种硅藻占优势的海相层,因而取得了海水广泛侵入大洋河平原并直达沟谷深处的微体古生物方面的证据。进一步对3个代表性的小沟谷平原从沟头到沟口连续钻孔取样以及地质剖面分析,研究沟谷埋藏泥炭在横向上的分布特征表明:沟谷埋藏泥炭是全新世高海面期以后,随着海水的退却而形成的沼泽和湖沼等环境下的溺谷型泥炭; 位于沟谷中沟头位置的海拔4m左右的泥炭底部的标高,大致代表了该区全新世最高海面期海水(平均高潮线)曾达到的位置和高度,其泥炭在沟头开始形成的时期大致代表该区全新世最高海平面期; 研究区约\{6000~\}5500年前达到全新世最高海面,当时海面高度比现在约高出1.7m。  相似文献   
133.
地震学定量综合预报方法(Seismological Quantitative Integrated Prediction Method,简称SQIP方法)是笔者等在"九五"攻关研究项目中使用华北地区资料和震例自行研制的一种基于多项地震学参数的综合预测方法.本文依据该方法的指标筛选法及规则,对中国大陆西南、华北、新疆3个地区7级以上强震进行了研究,提取了相应的强震地震学综合预测指标,并由此给出适用于中国大陆典型地区的强地震SQIP预测方法.同时在西南地区进行了该方法的时空扫描检验.  相似文献   
134.
节水及节水型社会的分析和对比评价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节水的内涵和节水型社会的发展进行了讨论,阐述了节水型社会的发展对水政策、水管理以及水工程的实践性的指导作用.基于节水型社会是水资源系统-生态系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认识,遵循科学、实用及简明的原则,构建了节水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各省(市、区)节水型社会相对水平进行量化评价.  相似文献   
135.
优势面对矿区灾害事故发生展布具明显的控制作用。本文据诸多实例论述了地下开采中优势面的控水、控稳两类机制 ,并建立了相应的优势指标和评价准则 ,为地下开采灾害控制研究指出了一种新的思路和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36.
赵金  陈曦  包安明  段远斌 《地理学报》2007,62(6):659-668
适宜尺度选择是生态学、地理学等学科的重要问题之一。在不同的研究目的下, 尺度选择的方法和标准也随之变化。以塔里木河流域20 世纪50 年代土地利用数据为例, 将面积 作为尺度选择的参数, 统计斑块面积分布直方图, 然后计算9 种比例尺(1:2 000 000, 1:1 000 000, 1:500 000, 1:250 000, 1:100 000, 1:50 000, 1:25 000, 1:10 000 和1:5 000) 下的归一化尺度方差, 最后结合Shannon-Weaver 景观多样性指数、Simpson 多样性指数和分维 数补充归一化尺度方差的结果, 探讨塔里木河流域土地利用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尺度规律。结果如下: ① 归一化尺度方差值显示塔里木河干流50 年代土地利用监测适宜尺度为1:50 000 比例尺(约20km×20km 网格大小), 除沙地适宜尺度在1:100 000 比例尺外, 有林地、灌木林地和盐碱地的适宜比例尺均在1:50 000 比例尺上; ② Shannon-Weaver 多样性指数、Simpson 多样性指数和分维数结果表明盐碱地的多样性指数的适宜尺度与归一化尺度方差结果相同, 沙地的多样性指数与归一化尺度方差的适宜尺度域相同, 有林地和灌木林地多样性指数最优尺度在1:10 000 比例尺与归一化尺度方差结果不同; ③ 沙地和盐碱地的分维数在1:10 000 比 例尺处有明显的上升, 沙地达到最大值1.35, 而在其他尺度分维数值接近, 有林地和灌木林地则在各个尺度分维数值接近, 且值不超过1.2。  相似文献   
137.
向家河大桥库岸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的可拓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可拓方法基本理论,并应用于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确定了影响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的8个评价指标:评价区内已有灾害点数量、灾害危害对象、岩性及风化程度、岩层的倾向与坡向的组合关系、节理裂隙发育情况、人类活动影响强度、水文地质条件、地形坡度。建立了危险性分级标准,并进行了相应的量化赋值。在评价过程中,以地形图100 m×100 m网格为基本评价单元,通过计算机程序将所有网格数据进行处理,得出了相应的分区等级,并且通过级别特征值的计算,更加准确地反映出所评价区域的实际情况。通过三峡库区向家河大桥库岸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的实践应用,证明这一方法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8.
以科尔沁沙地为例,在剖析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人地系统的脆弱性、边缘效应、波动性及能控性等主要特征的基础上,探讨其度量指标。  相似文献   
139.
新疆淖毛湖气象站位于东天山与阿尔泰山之间的峡谷盆地中,多大风和沙尘天气。淖毛湖站与周边邻近站相比,对下游沙尘暴天气监测预警有明显的指示意义。作者在分析了2000年春季淖毛湖地区与我国北方地区沙尘暴天气的关系后认为:处于西北冷空气路径咽喉要道的淖毛湖地区与我国西北中部及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的沙尘暴天气不但有极高的相关关系,而且有明显的先兆反映。其中,淖毛湖地区大风、沙尘暴等天气现象,淖毛湖气象站日最大风速、风速风向的时间变化是预报西北中部、内蒙古中西部等地区沙尘暴天气的重要参考指标。淖毛湖气象站的大风、沙尘等天气与下游地区的沙尘暴天气有较好的对应关系。西北路径冷空气必经之地的淖毛湖,其日最大风速和风向的时间变化,可作为预测我国西北中部、东部和内蒙古中西部等地区沙尘暴天气的指标。事实说明,淖毛湖气象站是监测和预测我国下游地区沙尘暴天气较为理想的上游指标站。  相似文献   
140.
地区主导产业定量选择及优化调整研究——以济南市为例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王开章  田雨  李新运  梁勇 《地理研究》2003,22(1):114-122
本文建立了工业、第三产业和农业主导产业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非线性功效函数定量评估模型,对济南市三类产业分行业进行了定量评价,确定了5个工业主导产业、6个第三产业主导产业和1个农业优势产业,提出了21世纪初期济南市产业结构调整优化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