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50篇
  免费   3361篇
  国内免费   4088篇
测绘学   1967篇
大气科学   1816篇
地球物理   4693篇
地质学   8799篇
海洋学   2168篇
天文学   253篇
综合类   1203篇
自然地理   1600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62篇
  2022年   399篇
  2021年   596篇
  2020年   609篇
  2019年   851篇
  2018年   669篇
  2017年   758篇
  2016年   769篇
  2015年   882篇
  2014年   1075篇
  2013年   983篇
  2012年   1099篇
  2011年   1160篇
  2010年   1038篇
  2009年   1076篇
  2008年   995篇
  2007年   1142篇
  2006年   1112篇
  2005年   916篇
  2004年   890篇
  2003年   728篇
  2002年   580篇
  2001年   501篇
  2000年   483篇
  1999年   468篇
  1998年   430篇
  1997年   367篇
  1996年   308篇
  1995年   259篇
  1994年   263篇
  1993年   192篇
  1992年   182篇
  1991年   122篇
  1990年   92篇
  1989年   119篇
  1988年   62篇
  1987年   45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2年   1篇
  1954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41.
1 .IntroductionNowadays tremendous efforts have been devotedtothe analysis of randomseismic responses .Forexample ,American PetroleumInstitute (API) has declared that the analysis of randomseismic re-sponsesis a useful tool for safety inspection. Owing to the complexity of platformand randomness ofload,it is difficult to carry out the randomresponse analysis of a jacket platform. The conventionalrandomvibration methods ,such as square root of the sumof squares (SRSS) and complete quadratic…  相似文献   
142.
Multi-parameter hydrological gauge is an instrument developed by the South China Sea Institute of Oceanology,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to make simultaneous observation of current, wave, tide, water temperature and conductivity.By using the well-known "PUV method", the directional wave spectrum can be calculated and the dominant wave direction is then obtained.The comparison of the dominant wave directions derived from the measurements using both the multi-parameter hydrological gauge and the MARK Ⅱ "Wave-Rider" directional buoy shows that the dominant wave directions derived from the two kinds of measurements are in good agreement.  相似文献   
143.
非线性共轭梯度法在东海黑潮流计算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现有的几种海流计算方法,根据与P矢量法相同的动力特性和内在假设,对海流计算提出了一种简单、高效、易扩展、适用范围广的新方法:非线性共轭梯度法.利用1989年4月以来的"中日黑潮合作调查研究"6个航次的CTD资料,对东海黑潮流区域应用非线性共轭梯度法进行了海流计算.通过与船载ADCP实测结果比较表明,非线性共轭梯度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4.
环境演变研究时间序列的建立方法评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环境演变时间序列建立的几种主要方法的纪年原理、应用状况及应用的优点、范围、局限性进行了阐述和比较,包括长寿命宇宙成因核素在内的同位素纪年方法主要判别第四纪以来大时间尺主的沉积物的地质年龄,且能很好地应用于全球变化的研究,但百余年来沉积物的年龄及侵蚀历史变化的研究只能通过^210Pbex、^137Cs等半衰期相对较短的核素来进行;指出^210Pbex可望在现代流域侵蚀环境演变以及其效应评价的研究中获得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45.
对于含多资料三维分潮波模型建立了一种岸边资料运动学外推的潮波第一边值方法,并对渤海的四大原湖波进行试算。结果证实本方法可行,该方法使潮波方程既满足第一边值问题,充分利用岸边测站资料,又保证岸界法向流速为零条件,符合物理意义。并对复型病态矩阵的收敛问题提出了一种可行性处理。  相似文献   
146.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Wave Field near Submerged Bars by PLIC-VOF Model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Investigating the wave field near structures in coastal and offshore engineering is of increasing significance. In the present study, simulation is done of the wave profile and flow field for waves propagating over submerged bars, using PLIC-VOF (Pieeewise Linear Interface Construction) to trace the free surface of wave and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 to solve vertical 2D Navier-Stokes (N-S) equations. A comparison of the numerical results for two kinds of submerged bars with the experimental ones shows that the PLIC-VOF model used in this study is effective and can compute the wave field precisely.  相似文献   
147.
单辉  葛磊 《海岸工程》2001,20(2):34-39
根据土力学原理 ,推导出一种在不考虑渗流力的情况下 ,确定斜坡临界滑动面和计算斜坡稳定系数的新方法。介绍了该方法在若干土石方工程中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48.
149.
低分子肝素作为一种抗血栓的多糖药物在临床中已应用了二十多年 ,目前已作为外科预防血栓形成药物 ,并在治疗急性静脉栓塞紊乱方面取代了未分级肝素。因肝素的来源和制备的方法不同使低分子肝素的精细结构不同 ,低分子肝素结构的复杂性 ,使得各产品的生物活性 ,例如抗蛋白酶活性不同 ,从而导致其临床使用的标准不同。该文将对低分子肝素的制备方法及其结构和抗蛋白酶活性的差异进行报导  相似文献   
150.
1998年夏季季风爆发前后南海上层环流的诊断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1998年南海季风试验(SCSMEX,South China Sea Monsoon Experiment)期间2个强化观测航次(4-5月及6-7)所获温盐深(CTD)资料,利用一个改进逆模式研究了夏季季风爆发前后南海环流的演变特征。诊断计算表明,在此期间南海环流主要表现为两脊两槽型,即越南以东和菲律宾以西呈反气旋式环流,南海北部和南海中部呈气旋式环流。但对局部区域而言,可以发现在季风爆发前后其环流结构有明显的差异。上述计算结果亦与等压面上海水密度分布的定性分析结果及同期观测的ADCP资料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模式计算所得到的南海上层环流主要特征与定性分析结果及实测资料大体一致,诊断结果可作为南海上层季风环流演变机制研究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