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15篇
测绘学   17篇
地球物理   137篇
地质学   80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71篇
自然地理   4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21.
龚正  许才军 《测绘科学》2015,(12):59-62
针对2011年日本东北大地震(Tohoku-Oki地震)发生前后较短时间内的多次较大前震和余震和主震混在一起,不利于提取出主震同震信号的问题,该文利用弹性位错理论模拟计算了Tohoku-Oki地震一次较大前震和两次较大余震的同震重力变化,讨论了这3次地震单独和综合的重力效应,并与主震重力变化对比分析,认为这3次前震和余震引起的重力变化数值较大,影响范围广,会直接影响到Tohoku-Oki地震主震的同震重力信号提取,所以需要作为重要误差考虑。  相似文献   
22.
位错模式反演的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大地测量反演算法的发展状况,详细介绍了模拟退火,随机耗费和区间算法等3种优化方法,并基于位错模式,采用模拟的重力测量观测数据,比较了3种算法的反演效果,结果表明:模拟退火法优于随机耗费法,而区间算法的可靠性又优于模拟退火法,区间算法是最可靠的反演方法。  相似文献   
23.
论多种数据联合反演的模式及算法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针对日益丰富的数据资料,综述了大地测量反演的发展进程,论述了多种数据联合反演的意义和必要性,给出了兼顾权比确定的大地测量、地震和地质三类数据的联合反演模式及采用水准测量、GPS和重力三种数据联合反演断层参数的具体公式,特别介绍了求解优化问题所有全局最优解的区间算法,并给出了基本算例,结果体现了区间算法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及其在大地测量反演领域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4.
25.
26.
将微粒群算法与位错理论模型相结合,采用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提供的青藏高原地区2001~2004年GPS测量数据和2000~2006年水准测量数据,通过常规定权和附有相对权比的方法对祁连山北缘断裂的三维滑动速率进行联合反演,并与蚁群算法反演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微粒群算法收敛速度快、稳定性高,结合经典位错理论模型,是一种可以有效求解断层三维滑动速率反演问题的优化算法,在大地测量反演领域极具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27.
The density of GPS measurements is usually one of the key issues in resolving 3-D coseismic deformation field from integrating GPS and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nSAR) measurements with pure mathematic interpolation methods An approach that combines the elastic dislocation model with the Best Quadratic Unbiased Estimator (BQUE) or a robust estimation method named IGG (Institute of Geodesy and Geophysics) is proposed to reconstruct 3-D coseismic deformation field, in which only a small amount of GPS data is needed to produce a reasonable initial 3-D coseismic deformation. Then the BQUE and IGG are used to weight the InSAR and GPS measurements to avoid computational issues caused by the negative variance problem and to decrease the impact from gross errors.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is used to test the proposed method. We find that the developed method makes it possible to use only a few GPSs and InSAR data to recover the 3-D coseismic deformation field, which offers extensive future usage for measuring earthquake deformation, particularly in some tectonically active regions with sparse GPS measurements.  相似文献   
28.
青藏高原西部日土-普兰一带古构造应力值的估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用超显微构造的位错密度法,估算了该地区6次构造事件的古构造应力值。尽管从现在的构造形变特征来看,不同构造事件都是沿近南北方向的伸展或挤压,但其形变强度各不相同,印支运动(晚三叠世)最强,平均差应力值达201MPa,四川运动(白垩纪—早第三纪早期)次之,为183MPa,其它各次构造运动均较弱,阿森特运动(前寒武纪末期)为101MPa,海西运动(早二叠世晚期)为121MPa,燕山运动(晚侏罗世)为130Mpa,喜马拉雅运动(中新世末期以来)为110MPa,加里东运动在本区大部分地方较弱,我们未采集到能反映其构造应力状态的样品。  相似文献   
29.
康古尔金矿床形成于脆韧性—脆性剪切变形构造演化过程中。应用透射电镜超微技术分析水热成矿期石英位错构造、位错密度及差应力值有助于加深认识剪切构造条件下的成矿动力学机制。石英位错构造特征反映成矿期构造变形环境为中温—中低温、高差异应力、高应变速率。成矿期构造差应力演化呈明显的脉动性,这种脉动性所形成的“应力地震泵吸”机制对金矿成矿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0.
IntroductionOnApril26,1990,anMs=7.0strongewthquakeoccurrednearTanggannofarminnerGonghebasin,QinghaiProvince.Aftertheevent,theSecondCrustalDeformationMonitoringCented,ChinaSeismologicalBureau,immediatelyconductedarelevelingsurveyalongthetwolinesacrosstheearthquakeregioninMayandJuneof1990,thereweretotally27levelingpoilltsreoccupied.Alongwiththelastpre-earthquakelevelingsurveyin1978,abigupliftwiththemaximum345mmatDH20aswellasasmallsubsidencewiththemaximum45.1mmatDH16havebeendetected(Figu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