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91篇
  免费   3613篇
  国内免费   4283篇
测绘学   4027篇
大气科学   2740篇
地球物理   6231篇
地质学   9003篇
海洋学   2773篇
天文学   442篇
综合类   1839篇
自然地理   3232篇
  2024年   63篇
  2023年   212篇
  2022年   590篇
  2021年   742篇
  2020年   852篇
  2019年   976篇
  2018年   733篇
  2017年   896篇
  2016年   905篇
  2015年   1087篇
  2014年   1307篇
  2013年   1252篇
  2012年   1412篇
  2011年   1566篇
  2010年   1299篇
  2009年   1397篇
  2008年   1371篇
  2007年   1569篇
  2006年   1516篇
  2005年   1414篇
  2004年   1350篇
  2003年   1110篇
  2002年   1056篇
  2001年   827篇
  2000年   789篇
  1999年   656篇
  1998年   634篇
  1997年   537篇
  1996年   466篇
  1995年   390篇
  1994年   343篇
  1993年   261篇
  1992年   190篇
  1991年   141篇
  1990年   103篇
  1989年   101篇
  1988年   52篇
  1987年   50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1篇
  1971年   1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21.
基于矢量信号处理的水声定位系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将传统的水声定位系统与矢量水听器相结合,设计了一种全新的轻便型长基线被动水声定位系统。介绍了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并结合近年来出现的矢量信号处理技术,设计了新的实时信号处理软件。经湖试和海试,系统的可行性得到了初步的验证。  相似文献   
122.
动荷载作用下海底粉土的孔压响应及其动强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选用近海分布较广的粉土为研究对象 ,利用室内动三轴试验结果 ,找出动荷载作用下粉土的动应力应变关系 ,分析模拟波浪荷载作用下粉土中的孔压响应、临界循环次数 ,确定波浪作用下粉土的应力状态、破坏临界循环次数 ,判断不同深度处的粉土发生液化的可能性及发生液化所需要的时间 ;研究粉土在动荷载作用下的强度降低 ,为海上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3.
对称式布置锚链系统的线性化处理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用悬链线方程求解了不同锚链状态的锚链力 ,并用多项式回归了锚链力与锚固点位移的关系 ,由此求得锚链恢复力刚度系数。分析了对称式布置锚链系统的非线性程度 ,阐述对称式布置锚链系统所提供的恢复力作线性化处理的可行性及方法 ,并给出了对称布置锚链系统的线性刚度矩阵。为各类受对称式布置锚链系统约束的浮动结构物的动力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4.
给出并讨论了海洋系统中由于热量交换、物质交换以及外力做功引起的熵通量的表达式;同时,根据新近调整的全球海 气界面的气候平均资料,估计了全球海洋与大气界面气候年平均的熵通量(熵流),这一熵通量主要取决于海 气界面的热量和物质交换的空间不均匀性。计算结果显示,由热量交换分量引起的熵通量对海洋系统的总熵通量起到主要的贡献作用,其值约为-555.6mW·(m2·K)-1;由海表风应力做功引起的熵通量相对较小,约为-0.09mW·(m2·K)-1;由物质交换引起的熵通量最小,仅为-0.02mW·(m2·K)-1。总的来说,海洋系统从外界获得的总熵通量为-555.7mW·(m2·K)-1,这也就意味着在气候平均定态下,海洋系统内部的熵产生在量值上等于系统的熵交换,即为555.7mW·(m2·K)-1。海洋系统的负熵流与其内部的各种不可逆过程引起的熵产生取得平衡,确保了全球海洋系统处于非平衡热力学定态,并维持着海洋系统中各种尺度的时 空有序现象的消长过程。  相似文献   
125.
长江口深水航道数学模型信息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GIS二次开发软件ArcView,完成数学模拟所需的计算网格生成及线边界法中地形数据提取的优化。集成ArcView、Visual Basic及长江口潮流数学模型,实现了数值模拟计算成果的三维可视化及实时互动的动态演示。所开发的长江口数学模型信息系统能根据整治工程需要,提交各类工程数据库。  相似文献   
126.
于冬梅 《海岸工程》2002,21(2):59-65
信息时代的召唤,地球信息科学应运而生.经过10a左右的发展,地理信息科学已见雏形.总结了10a来地球信息科学的研究结果,并介绍了地球信息科学的研究内容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7.
In this study, unlike most previous investigations for wave-induced soil response, a simple semi-analytical model for the random wave-induced soil response is established for an unsaturated seabed of finite thickness. Two different wave spectra, the B-M and JONSWAP spectra, are considered in the new model. The influence of random wave loading on the soil response is investigated by comparing with the corresponding representative regular wave results through a parametric study, which includes the effect of the degree of saturation, soil permeability, wave height, wave period and seabed thickness. The maximum liquefaction depth under the random waves is also examined. The difference on the soil response under the two random wave types, B-M and JONSWAP frequency spectra, is also discussed in the present work.  相似文献   
128.
利用历史资料和Landsat TM卫星遥感图像,研究了唐山市滨海湿地自建国以来的演变特征,着重对1987~2004年陡河———滦河之间的滨海平原湿地类型进行了识别,绘制了不同时期的景观面解译图。利用Mapinfo制图软件计算出两个时期的面积(比例)转化矩阵,显示该区滨海湿地破碎化加重,其动态演变特征呈明显退化趋势,进而提出引起其退化的原因和发展趋势预测。  相似文献   
129.
“大洋一号”勘查技术体系的设计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宁 《海洋学研究》2005,23(4):61-65
介绍了"大洋一号"远洋科学考察船在近1年的改装施工后所建立的现代化船舶勘查技术体系.由于引进了世界先进的调查设备,自主研发和改造了深海浅地层岩芯钻等大型调查设备,自主设计并完成了网络信息集成系统,同时对实验室、住舱等工作、生活环境进行了改造,"大洋一号"远洋科学考察船已集成了具有高精度水下定位、全覆盖地形地貌、可视化海底取样、地球物理(重、磁、震、浅地层)、深拖(声学、光学)、成矿环境(水文、化学)和生物等专业设备的联合探测分析系统,实现了各系统的科学同步作业和信息融合,大大提高了我国海洋科学考察工作的效率和管理水平,使我国的深海探测技术和方法基本实现了与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130.
The effects on ethoxyresorufin O-deethylase (EROD), NADPH-cytochrome c reductase and NADH cytochrorne b5 reductase activities of digestive gland in Meretrix meretrix exposed to tributyltin (TBT) at environmental levels (0.1,1.0,10.0 ng/dm as stannum concentration),in experimental condition, were evaluated. The EROD, NADH cytochrorne b5 reductase activities were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after exposure to 10.0 ng/dm^3 TBT for 8 and 20 d, the NADPH cytochrorne c reductase activities were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after exposure to 0.1,1.0 and 10.0 ng/dm TBT for 8 d and to 1.0 and 10.0 ng/dm for 20 d, as compared with the matched control, while NADH cytochrorne b5 reductases and NADPH cytochrome c reductase activities were induced after exposure to 10.0 ng/dm^3 TBT for 2 d. The EROD activity in the 10 ng/dm^3 group,and the NADH cytochrome b5 reductases activities in 1.0 and 10.0 ng/dm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induced when transferred to clean recovery tanks for 7 d. The three enzymic activities in the clams exposed to TBT were recovered to the level corresponding to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transfer to clean recovery tanks for 20 d. NADPH cytochrome c reductase activity in Meretrix meretrix seems to be more sensitive to exposure of TBT than that of the EROD and NADH cytochrome b5 reductases.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induction and inhibition by TBT to the monooxygenase system enzymic activity in Meretrix meretrix would simultaneously exist. The enzymic activities were inhibited by exposure for a long time.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inhibition of the monooxygenase system should be an indication of the exposure to environmentally relevant concentrations of TBT for a long tim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