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4篇
  免费   281篇
  国内免费   376篇
测绘学   1236篇
大气科学   542篇
地球物理   356篇
地质学   373篇
海洋学   239篇
天文学   63篇
综合类   315篇
自然地理   10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114篇
  2016年   130篇
  2015年   148篇
  2014年   157篇
  2013年   201篇
  2012年   180篇
  2011年   211篇
  2010年   143篇
  2009年   156篇
  2008年   149篇
  2007年   178篇
  2006年   168篇
  2005年   129篇
  2004年   99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82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6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01.
Diagnosing the source of errors in snow models requires intensive observations, a flexible model framework to test competing hypotheses, and a methodology to systematically test the dominant snow processes. We present a novel process‐based approach to diagnose model errors through an example that focuses on snow accumulation processes (precipitation partitioning, new snow density, and snow compaction). Twelve years of meteorological and snow board measurements were used to identify the main source of model error on each snow accumulation day. Results show that modeled values of new snow density were outside observational uncertainties in 52% of days available for evaluation, while precipitation partitioning and compaction were in error 45% and 16% of the time, respectively. Precipitation partitioning errors mattered more for total winter accumulation during the anomalously warm winter of 2014–2015, when a higher fraction of precipitation fell within the temperature range where partition methods had the largest error. These results demonstrate how isolating individual model processes can identify the primary source(s) of model error, which helps prioritize future research.  相似文献   
102.
Weather routing methods are essential for planning routes for commercial shipping and recreational craft. This paper provides a methodology for quantifying the significance of numerical error and performance model uncertainty on the predictions returned from a weather routing algorithm. The numerical error of the routing algorithm is estimated by solving the optimum path over different discretizations of the environment. The uncertainty associated with the performance model is linearly varied in order to quantify its significance. The methodology is applied to a sailing craft routing problem: the prediction of the voyaging time for an ethnographic voyaging canoe across long distance voyages in Polynesia. We find that the average numerical error is an order of magnitude smaller than the performance model uncertainty. These results illustrate the significance of considering the influence of numerical error and performance uncertainty when performing a weather routing study.  相似文献   
103.
分析现阶段伽利略空间信号的精度,并评估伽利略广播星历及其对单点定位的影响。统计30 d健康卫星广播星历,结果表明,FOC和IOV两种类型的广播星历卫星轨道误差优于0.8 m,并且径向误差最小,法向误差次之,切向误差最大;伽利略卫星的钟差误差精度达到1.0 ns;从空间信号测距误差对伽利略卫星进行整体分析,广播星历精度优于1.0 m,FOC与IOV卫星精度相当;用广播星历进行事后单点定位的精度可以达到dm级。  相似文献   
104.
郝旦  王芬 《测绘通报》2019,(3):159-162
随着全自动智能型全站仪的发展及光学水准仪的逐步淘汰,精密三角高程测量在跨河高程传递方面应用广泛。本文详细介绍了基于全自动照准全站仪的精密三角高程测量的四边形跨河水准测量方法的原理及步骤,并对该方法中对向观测获取跨河点间高差进行了理论推导和精度分析,证明了控制在一定跨河距离内并采取相应措施消除其他误差的情况下,该方法可用于二等水准跨河测量;最后通过实例证实了该方法能满足二等跨河水准测量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05.
为确保海底爆破施工所诱发的振动不对中华白海豚造成危害,基于量纲分析法对萨道夫斯基经验公式进行修正,建立适用于预测海底爆破质点峰值振动速度的相似准数方程。在此基础上根据现场试验数据进行非线性回归运算,得到相关参数并分析了海底爆破振动强度衰减规律。分析表明:海底爆破质点峰值振速主要由单段装药量、监测点距爆心水平距离、覆盖层厚度及海水深度等因素决定。将参数值分别代入萨氏公式及新建公式计算预测值并进行误差估计,其平均误差分别为20.3%和10.0%,新建公式提高了对质点振速预测的准确性。利用新建公式及超压内安全振速估算保护中华白海豚的安全距离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为同类工程施工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6.
GPS网间接平差是测绘类本科专业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针对GPS网间接平差存在的观测数据多、计算量大、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很难讲解清楚等问题,提出基于Matlab的GPS网间接平差教学设计与实现方法。给出GPS网间接平差课堂教学的内容及难点,阐述基于Matlab的GPS网间接平差程序设计流程及关键步骤的实现方法。结合3个具体的GPS网平差实例,展示程序运行的结果。结果表明,基于Matlab进行GPS网间接平差教学既有助于加深学生对GPS网间接平差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又可以实现学生所学计算机高级编程语言与专业知识的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和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07.
在利用三维激光扫描仪进行测量工作前,我们首先应了解其实际测量精度是否符合标称精度,而可靠的评价方式对得到精确的数据结果至关重要。本文利用北京卓立汉光TSA50-C型电动位移台作为评价标准,通过其精确的位移功能,准确地评价了RIGEL VZ-400三维激光扫描仪在测量单点位移时的误差,从而得到了其最佳工作距离。  相似文献   
108.
随着精密单点定位技术的发展,对于精确的卫星坐标以及卫星钟差改正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精密卫星星历以及精密卫星钟差的求解成为制约精密单点定位技术发展的瓶颈。本文基于修复周跳的载波相位观测值与相位平滑伪距观测值,采用无电离层延迟星间单差精密卫星钟差估计模型,在先估计出整周模糊度后,进行了精密卫星钟差的估计,并采用与IGS事后精密钟差作二次差的方法进行精度分析,这对于提高精密单点定位精度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9.
国产机载LiDAR系统安置角误差检校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载激光扫描仪(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LiDAR)系统是由多个子系统集成,其中,安置角误差是集成误差中最大的误差源,安置角误差检校的方法多种多样,高效率、高精度的检校方式还需要试验的支撑。本文对平差模型法和几何模型法进行了试验分析,试验结果很好地证明了不同方法的优越性,为机载LiDAR系统的安置角检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0.
AEKF在星敏感器低频误差补偿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卫星需要精确的姿态信息来满足后续对地定位等工作,因此姿态确定精度十分重要。星敏感器的低频误差是影响卫星姿态确定精度的重要因素之一,主要是由空间周期性的热环境变化引起的。为进一步提高卫星姿态确定精度,对星敏感器的低频误差产生机理即星敏感器主光轴做周期性扰动进行了分析,设计了星敏感器低频误差补偿方案,建立了考虑星敏感器低频误差在内的组合定姿模型,利用拓维卡尔曼滤波(AEKF)对低频误差进行补偿,并引入RTS平滑滤波进一步提高姿态确定精度。仿真实验表明,设计的星敏感器低频误差补偿方案能有效对其进行补偿,提高卫星姿态确定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