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7篇
  免费   110篇
  国内免费   129篇
测绘学   115篇
大气科学   61篇
地球物理   155篇
地质学   286篇
海洋学   78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46篇
自然地理   8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3篇
  1973年   1篇
  197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01.
Current, spatially explicit, and high-resolution assessments of population vulnerability to climate change and variabilit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can be difficult to create due to lack of data or financial and technical capacity constraints. We propose a comparative, multiple-approach framework to assess the spatial variation of population vulnerability to climatic changes using several high-resolution variables related to climate, topography, and socioeconomic conditions with an objective to detect the spatial variability of climate vulnerability in Nepal. Nepal is one of the most vulnerable countries to the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 due to frequent climatic hazards and poor socio-economic capacity. We used a climate vulnerability index (CVI) approach to derive climate vulnerability maps at the one-kilometer resolution and test an additive and a principal components-based composite method of data aggregation. In this work, we attempt to answer three questions. 1) How do different methods of assessment inform the spatial variation of the climate vulnerability in Nepal? 2) How do different variables interact to shape climate vulnerability in Nepal? 3) What proportions of the population in Nepal are vulnerable to climatic disasters and why? Our analysis uncovered significant spatial variations in population vulnerability to climate change across Nepal, with the highest vulnerability being experienced by the High Mountain region followed by the regions in the lower elevations. We find that although the lack of adaptive capacity is the biggest cause of population vulnerability to climate change in Nepal, a resilient community is shaped by both biophysical and socioeconomic characteristics. By performing an iterative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our thirteen variables both at the aggregate level (nationally) as well as at the more disaggregated (physiographic region) level, we contribute to identifying important, multi-scalar driving factors for vulnerability that can be employed as leverage points for lowering vulnerability at different scales. After performing analyses at multiple regions, we conclude that region-specific variable selection is needed for more detailed assessments and in order to prioritize adaptation strategies at scales that go beyond the hierarchy of administrative divisions.  相似文献   
702.
熔融制样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岩盐中的主量成分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李可及 《岩矿测试》2016,35(3):290-294
以XRF分析岩盐,需解决标准物质缺乏和Cl在分析过程中的损失问题,选择合适的前处理方法以保证结果重现性。经实验发现用于粉末压片法的人工标准物质中氯化钠、硫酸钙等组分经X射线照射后呈现向样片表面扩散的趋势,其中氯化钠进一步分解,难以建立稳定的工作曲线;熔融制样则不存在这一问题,具备定量基础。本文选择熔融制样作为前处理方法,将光谱纯盐类、氧化物与土壤、水系沉积物国家标准物质以不同比例混合,配制人工标准物质建立工作曲线。熔融制样条件为:取样量0.6000 g,四硼酸锂+偏硼酸锂(12:22)混合熔剂10.000 g,熔融温度1000℃,预熔时间300 s,熔样时间300 s,静置时间30 s,所得样片平整通透,因样品中所含Cl具有脱模效果无需补充脱模剂。本方法测定主量元素的精密度(RSD)均小于1.5%,与经典方法相比减少了分析时间与试剂消耗,可作为岩盐主量成分分析的备选方法。  相似文献   
703.
基于二维码的城市部件移动巡查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市政部门在数字城市建设中提高城市基础部件巡查维护效率的需求,引入二维码技术到城市部件移动巡查系统架构中,剖析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研究二维码技术应用、ArcGIS Server地图服务发布和移动终端定位等系统构建关键技术,设计并实现基于二维码技术的城市部件移动巡查系统。系统达到提高城市部件移动巡查工作效率和质量的效果,为提高城市部件移动巡查工作提供良好的解决方案和思路。  相似文献   
704.
大湖金矿在构造上位于华北地台南缘中段,是一个石英脉型大型金矿.本文应用格里戈良分带指数法对该金矿8线周围330m、295m、260m三个中段各微量元素和烃类组分含量变化规律以及矿体周围各元素(组分)异常展布特征经行计算分析总结,得出其原生晕分带序列为:烃类、Hg(矿前缘)→As、Sb(矿头)→Au、Ag、Pb、Cu、Ni、Mo、Bi、W(矿中)→Sn、Zn、Co(矿尾),以此为基础建立了该矿床的地球化学异常分带模型,并总结了其地球化学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705.
拉拉IOCG矿床是我国西南地区著名的大型铁铜矿床,矿床中与铜(钼)矿化密切相关的钠长石化、碳酸盐化、钾长石化、黑云母化、萤石化等蚀变作用广泛发育。本文在对该矿床中黑云母片岩系列和钠长石变粒岩系列大量赋矿岩石样品进行岩相学研究的基础上,选取典型蚀变与矿化样品进行主、微量元素分析测试,通过质量比簇判别法和等浓度公式元素定量迁移计算研究矿床中蚀变元素特征及其与矿化的关系。质量比簇判别法和等浓度图解法确定了两个系列岩石共有的主量元素不活动组分为SiO_2,微量元素不活动组分为Yb。主量元素定量迁移计算表明黑云母片岩系列铜矿化与钠长石化和碳酸盐化成正相关关系,钠长石变粒岩系列铜矿化与钾长石化和碳酸盐化成正相关关系,且变粒岩系列碳酸盐化程度较片岩系列更强。稀土元素和金属元素定量迁移计算发现拉拉IOCG矿床中U、Co、Mo、Ni等成矿金属元素在蚀变过程中随Cu矿化大量带入,说明热液蚀变是拉拉Fe-Cu-Au-U-Mo-REE多金属矿床形成的主要原因。蚀变与矿化关系分析表明二者基本是同步发生,蚀变的过程也是矿化的过程,即蚀变的标志也是找矿的标志。拉拉IOCG矿床中蚀变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与矿化关系的研究,对于矿床成矿理论的丰富及矿区进一步找矿勘探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06.
环境温度对盐湖卤水化学组成及储卤层渗透性变化的制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柴达木盆地昆特依盐湖浅部储卤层是一个多场耦合的动态平衡系统,受到水动力、气候、化学等多种因素控制。本文对昆特依盐湖浅部储卤层不同季节(夏季和冬季)卤水组成和储卤层渗透性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卤水中的主要离子含量从夏季到冬季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其中,K、Mg、Ca、Cl的含量都相应增加,增加幅度为:Cl、Mg、K、Ca;而SO_4~(2-)和Na的含量却均有下降,且SO_4~(2-)下降更显著;抽水试验计算结果发现,从夏季到冬季,钻孔ZK08渗透系数K由178m/d降至97m/d。本文研究表明,随着环境温度的降低,芒硝(Na_2SO_4)从卤水中结晶析出,是以上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随着芒硝的析出,促进了含K、Mg、Ca等硫酸盐矿物(杂卤石)的溶解,使得卤水中K、Mg、Ca浓度增加;另一方面,析出的芒硝一定程度上堵塞了储卤层的孔隙,卤水的粘度也因温度降低而增加,这两个因素共同作用降低了储卤层渗透性。  相似文献   
707.
细粒沉积物理模拟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沉积物理模拟是指在限定条件下对不同沉积环境中的沉积过程进行模拟的实验,其对研究水利工程、环境科学、环境工程、海洋学、沉积学及油气勘探等具有重要意义,但其发展远不能满足生产需求,特别是近年来快速崛起的非常规油气勘探的需求。前人基于无黏性均匀沙的研究,已经建立一系列的泥沙运动理论及方程,在泥沙特性、沉积底形、地貌景观、重力流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在黏性泥沙(细粒沉积物)方面的研究进展有限。从颗粒特性、侵蚀和沉积作用机制及底形特征、输运机制与沉积模式,以及有机质富集和保存机制等四个方面对细粒沉积物理模拟进行综述,在此基础上结合现代青海湖研究提出一种新的富有机质细粒沉积富集假说,进一步丰富了非常规油气沉积学的含义。细粒沉积物理模拟是泥页岩沉积古环境恢复和岩相分布预测的有效手段,对于非常规油气“甜点”的成因分析和优选有重要意义,多学科交叉和定量化分析是其发展趋势,多类型与多尺度实验是传统模拟实验的必要补充。  相似文献   
708.
任留东  宗师  王彦斌  刘平 《岩石学报》2021,37(2):575-588
东南极拉斯曼丘陵长英质片麻岩中产出大量的电气石-硼柱晶石-硅硼镁铝矿之硼硅酸盐矿物组合,这些矿物(电气石除外)的形成晚于变质峰期一般的硅酸盐矿物。电气石可多次出现,硅硼镁铝矿之后形成硼柱晶石,很少见两种以上的硼硅酸盐矿物能够同时结晶,各种硼硅酸盐矿物在同一期、甚至同一阶段内呈递进关系。在硼硅酸盐矿物的结晶过程中,B2O3和Al2O3较为活动从而SiO2的活度相对受到抑制,即存在组分的分异和活性波动,表明络阴离子SiO44-、PO43-、BO33-活动高峰并非同步因而,挥发分组分对深熔作用的影响可能是有限的;同时,结晶的金属阳离子组分不断发生分异。不同的硼硅酸盐矿物形成的介质条件有所差异:电气石形成于富钙的弱酸性溶液,硅硼镁铝矿应为近中-碱性溶液介质,而硼柱晶石形成于含少量氟的偏碱性介质环境。除温压因素外,流体挥发分种类和介质条件也影响到硼硅酸矿物的多期次、多阶段的变化,从而造成矿物组合的复杂性。本区长英质岩石中硼(B)及其他挥发分组分的较高含量可由原岩成分决定,亦可经由变质-深熔作用引起,即深熔作用时熔体的整体优先吸收硼(硼的第一次富集)及随后熔体结晶阶段的局部残留和富集硼(硼的第二次富集)。Gdd-Prs-Trn硼硅酸盐矿物组合的存在,表明发生了以脱水为主的高级变质作用,同时伴随强烈的深熔作用。挥发分组分在露头尺度体系中可能属于开放性质,而在更大尺度和范围内则基本封闭;在深熔作用中,硼等挥发分的存在影响了熔体的组成使得岩浆熔点降低、熔融成分调整粘度有所降低,更容易运移;而且,熔体可以携带这些挥发分,当熔体结晶时挥发分析出、结晶局部富集而形成硼硅酸盐矿物,尤其是沿着一些构造有利部位发生显著的聚集。  相似文献   
709.
选用了ArcObjects组件结合.NET平台,进行了GIS二次开发,整合了售票业务流程与地理导航功能。  相似文献   
710.
玻璃熔片制样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矾土中主次量组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薛秋红  李静  丁玉龙  马青 《岩矿测试》2010,29(2):182-184
建立了玻璃熔片-X射线荧光光谱测定进出口矾土中主、次量组分的分析方法,用可变α系数校正元素基体效应,同时进行谱线重叠校正。利用高纯化学试剂配制合成标准参考物质,球磨机混匀,熔融玻璃片法制备系列校准样片,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对样品中的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铁、三氧化二铝、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钾、五氧化二磷、二氧化钛进行测定。方法回收率为98.1%~111.0%,经国家铝矾土标准物质GBW 07178、GBW 07179验证,结果与标准值基本一致。建立的方法解决了测试过程中标准样品种类和数量不足的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