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78篇
  免费   1882篇
  国内免费   2587篇
测绘学   558篇
大气科学   2930篇
地球物理   1790篇
地质学   4377篇
海洋学   976篇
天文学   180篇
综合类   435篇
自然地理   701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108篇
  2022年   252篇
  2021年   353篇
  2020年   317篇
  2019年   381篇
  2018年   357篇
  2017年   346篇
  2016年   368篇
  2015年   399篇
  2014年   545篇
  2013年   522篇
  2012年   521篇
  2011年   492篇
  2010年   444篇
  2009年   547篇
  2008年   548篇
  2007年   650篇
  2006年   566篇
  2005年   559篇
  2004年   457篇
  2003年   395篇
  2002年   379篇
  2001年   320篇
  2000年   291篇
  1999年   267篇
  1998年   280篇
  1997年   229篇
  1996年   194篇
  1995年   125篇
  1994年   158篇
  1993年   111篇
  1992年   97篇
  1991年   85篇
  1990年   59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47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7篇
  1976年   1篇
  1971年   2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91.
三峡库区百万移民的搬迁建设导致大量高切坡的形成。未及时治理或治理不当的高切坡,不同程度地发生破坏,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甚至引发了地质灾害。因此,科学认识及治理高切坡十分必要。重庆市万州区高切坡主要有风化及差异风化、崩塌和土体滑塌等破坏形式。影响破坏的因素主要为工程地质条件、气候及时间效应。针对高切坡不同的破坏形式,以安全、经济及环境和谐的人文理念作为设计指导思想,充分论证了高切坡的防护方案,即:削坡、排水以及格构防护较适合万州区高切坡的防护。这些措施,既能很好地解决高切坡的防护问题,又能兼顾环保、降低造价。研究结果可以作为三峡地区高切坡类地质灾害防护设计的参考。也可为其它流域类似问题借鉴。  相似文献   
92.
非饱和含水介质在吸湿和脱湿的不同过程中,水力传导度随介质含水率的变化规律是不同的。本文选取大沽河流域两种代表性砂土,对其吸湿-脱湿两个过程分别进行试验观测,并使用VanGenuchten—Mualem模型对其吸湿-脱湿过程进行水力传导度的拟合。研究结果表明:砂土在吸湿过程的非饱和水力传导度与脱湿过程的非饱和水力传导度大小并不相同,在含水率相同的情况下,吸湿过程的水力传导度要比脱湿过程大,在含水率较低时(小于15%)相差可达1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93.
廖家坪高陡斜坡详细勘查结果表明廖家坪坡体上分布有7层软弱层,发育有两组高倾角节理,相互垂直,形成众多危岩体岩柱。上部软弱层为蠕滑层,悬崖壁存在的众多危岩体及岩柱以软弱层为基底。根据平推式滑坡的变形失稳机理分析,计算其起动临界水头高度,认为该斜坡上部坡体平推式滑动的可能性较小。根据工程地质类比法认为由于基础风化压缩,也可造成硬岩拉张,形成次生倾倒破坏;采用离散元分析验证了廖家坪高陡斜坡倾倒破坏演化过程,模拟结果与野外调查的变形破坏现象完全一致,表明该高陡斜坡的变形破坏机制为倾倒失稳模式。这一破坏模式的判定为廖家坪高陡斜坡的稳定性分析和防治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4.
邹平铜矿处于齐河-广饶深大断裂带南部的邹平火山岩盆地中,形成于破火山口火山通道充填的石英正长闪长岩岩颈中央上部,包括伟晶岩型铜矿和细脉浸染状斑铜矿床两种类型。前者矿体较小,但品位高;后者品位较低,但规模中等。含矿石英正长闪长岩等密度小、磁性弱,故在火山岩系中呈现高背景重力场上的重力低和杂乱高磁场背景中的低负异常,即“重磁同低”,且高极化。重磁同低异常区和高极化率异常带,是本区寻找铜矿的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95.
基于高分辨率影像城市建筑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筑物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人口与城市建筑物日益增多,及时获取建筑物的空间分布以及建筑覆盖率、建筑容积率等相关指标,有利于城市居住环境状况进行科学评价,促进土地利用优化配置,还可为交通与通讯等科学规划提供参考.随着高分辨率影像应用的日益推广以及信息提取技术的不断提高,利用高分辨率卫星影像提取城市建筑物及建筑覆盖率、建筑容积率等指标与传统手段相比具有快速、高效等特点,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丰硕成果.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基于高分辨率城市建筑物提取及相关研究的理论基础、存在问题、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分析,对于高分辨率影像城市建筑物研究系统化、促进城市遥感的深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6.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自然地物的影响越来越显著,大量地改变了地表的状况,在遥感图像上则表现为灰度值变化剧烈,其中的纹理信息发生改变.在频率域上说,人工改变的区域部分的高频成分比其他区域部分要丰富很多,小波变换能够有效地将其中的高频信息提取出来,用假彩色分割图将其中的异常值明显地表示出来.湖北大冶的铁山矿区分布着六大露天矿区,地表开挖范围广,影响程度大,以该地区为例,分析小波变换在遥感图像上矿区空间定位方面的应用.使用本文介绍的方法处理效果比较明显.矿区位置的确定还需要参考断层分布信息,这意味着使用小波变换进行处理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97.
高地震区公路隧道地震动力响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土一结构相互作用理论,对高地震区一实际重大工程的公路隧道洞口段结构进行了抗震计算,得到了衬砌结构各控制点的位移、加速度及内力响应规律。结果表明:在人工合成地震波条件下,衬砌墙脚、拱腰为抗震薄弱位置;结构的加速度波形与输入波形相似;这些结果为抗震设计提供了一些依据。  相似文献   
98.
To image th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distribution, fluxgate magnetometers are operated at five sites in Andaman and Nicobar region. Transfer functions are estimated for the period range 8–128 min, from nighttime transient geomagnetic variations, using robust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observed induction arrows in Andaman Islands are found to point towards east despite deep sea located towards its west. This indicates that fore-arc basin (Andaman–Nicobar deep) is more conducting than the region of outer non-volcanic Island arc.Thin sheet model requires the conductance of 10,000–35,000 S (with increase conductivity towards the south) for explaining the observed induction pattern. The observed induction pattern at Andaman–Nicobar stations can be explained in terms of high conducting Cretaceous–Tertiary sediments filling the Andaman–Nicobar deep. High conductivity over Invisible bank has been attributed to the partial melts/volatile fluids derived from the subducting Indian plate that are intruding into the eastern margin of fore-arc basin through the West Andaman Fault (WAF).The induction pattern at Great Nicobar station (Campbell Bay) may be related to the highly conducting sediments filling the Mergui basin along with mafic intrusions. Also crustal transition occurs below the Mergui Terrace at the Malayan coast contributing to the enhanced conductivity anomaly.  相似文献   
99.
Hydraulic conductivity (K) for an alluvial system in a riverbank filtration area in Changwon City, South Korea, has been studied using grain-size distribution, pumping and slug tests, and numerical modeling. The alluvial system is composed of layers: upper fine sand, medium sand, lower fine sand, and a highly conductive sand/gravel layer at the base. The geometric mean of K for the sand/gravel layer (9.89?×?10?4 m s?1), as determined by grain-size analyses, was 3.33 times greater than the geometric mean obtained from pumping tests (2.97?×?10?4 m s?1). The geometric mean of K estimates obtained from slug tests (3.08?×?10?6 m s?1) was one to two orders of magnitude lower than that from pumping tests and grain-size analyses. K estimates derived from a numerical model were compared to those derived from the grain-size methods, slug tests and pumping tests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degree of deviation from the numerical model. 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 K estimates determined by the slug tests resemble the uppermost part of the alluvial deposit, whereas the K estimates obtained by grain-size analyses and pumping tests are similar to those from the numerical model for the sand/gravel layer of the riverside alluvial system.  相似文献   
100.
以国家重大产业技术开发专项“西部煤炭资源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技术”项目的由来、意义和总体研究目标为引,概括的介绍了项目依托工程中各个专项技术研究完成情况,并对非均匀介质成像技术、高精度三维地震静校正技术、高密度采集技术、特观技术、岩性反演技术、属性体解释技术等六项重大关键技术取得的突破性进展进行了重点说明。指出随着我国煤炭生产重点的逐步西移,应加强诸如叠前、叠后深度偏移技术的研究,以解决复杂山区三维地震面元内地震反射波散射问题,提高其三维地震勘探精度,为西部煤炭工业做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