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4篇
  免费   147篇
  国内免费   259篇
测绘学   35篇
大气科学   28篇
地球物理   639篇
地质学   422篇
海洋学   172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56篇
自然地理   28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61.
近年来,我国多数地震动物观察站(SAOS)监测虎皮鹦鹉(BG=budegerigar)的叫声频度与地震的关系,并取得了一些观测结果。但是,所用的声记录仪未能考虑BG叫声的声学特性,而不能分辨BG不同的叫声和进一步提取震兆性叫声模式(EPCP),并易受到环境噪声的干扰而产生误计数。 据此,分析了BG不同声行为叫声的声学特性。BG叫声大致上可分为单次叫声(SC)、变音调叫声(VTC)、单音节和多音节抗议叫声(MoSPC和MuSPC)。由此,进一步研制了它们的模式识别系统。该系统是以单片机为核心的微处理机,对BG叫声进行预处理、编码、分析、显示和打印输出。 观察结果表明,在高声场旅游飞机噪声(TAN)干扰下,该系统的BG叫声识别率(CRR)为66.7%,而对TAN没有误计数。在含10次不同声强的TAN干扰(432秒)的30分钟内,该系统记录了588次叫声(SC、VTC、MoSPC和SPC分别为377、22、20和169次),仅丢失65次叫声,其CRR平均为90%。但是,SAOS目前使用的声记录仪,这10次TAN干扰所产生的误计数可能约为BGU叫声的2.6—13倍。 由此可见,这种模式识别系统不仅可满足于BG不同叫声的识别,且具有良好的抗噪声功能。这就使之可为地震前BG声行为观测提供更有用的信息。不仅可给出BG叫声频度的昼夜节律变化与地震的关系,并可为揭示BG的EPCP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62.
徐宝山 《地震研究》1994,17(4):389-395
本文根据江苏省东台市Jiang港农场综合地震测报点微观观测虎皮鹦鹉的实验资料,详细介绍了1985年以来记录到的两次地震前鹦鹉异常反应。并对观测条件和方法、资料的可靠性、异常指标的确定,地震前兆异常与非震异常特征及其鉴别方法等分别作了介绍和讨论,还对动物的微观观测可能成为监视地震的一种有希望的短临前兆手段,进行了估评。  相似文献   
63.
弦支穹顶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弦支穹顶是一种受力性能优良的结构体系,它综合了单层网壳结构和索穹顶结构的优点,详细分析了影响弦支穹顶结构自振特性的各类参数,指出了边界条件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决定性影响。研究表明:当采用径向滑动边界时,即边界节点竖向和法向受到约束而容许径向在水平面滑动时,局部布索的弦支穹顶具有较佳的抗震性能;当边界条件相同时,弦支穹顶在水平地震和竖向地震作用下反应相似,只是程度上不同。  相似文献   
64.
不同型式暗支撑短肢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选取短肢剪力墙结构体系中较为薄弱的抗震构件“一”形短肢剪力墙,采用不同的暗支撑型式进行了两个1/2缩尺的带暗支撑短肢剪力墙构件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比较分析了它们的承载力、刚度、延性、滞回特性、耗能能力及破坏机制,建立了其承载力计算模型与方法。计算结果与实测值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65.
圆钢管混凝土压弯构件荷载一位移滞回性能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在空钢管中填充混凝土可以避免或延缓钢管过早地发生局部屈曲,并有效地提高构件的延性,从而增强构件的抗震性能,本文在对圆钢管混凝土构件弯矩-曲率关系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圆钢管混凝土压弯构件P-△滞回关系曲线,理论计算结果得到国内外大量结果的验证,基于理论分析模型,分析了各参,如构件轴压比,长细比,截面含钢率和材料强度等因素对圆钢管混凝土压变变构件P-△滞回关系曲线的影响,最后,确定了圆钢管混凝土压弯构件P-△恢复力学模型和延性系数的简化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66.
泥质粉砂岩全风化工程性质在有关规范中均未进行定量评价,这给工程技术人员带来困难与不便。本文根据抚州市工程实测资料,评价了软质岩石全风化工程性质,提出确定承载力的方法及承载力的取值。  相似文献   
67.
In this paper, a method is proposed in order to obtain a simplified representation of hysteretic and input energy spectra. The method is based on the evaluation of the equivalent number of cycles correlated to the earthquake characteristics by the proposed seismic index ID. This procedure allows us to obtain peak values of the hysteretic and input energy that depend on the demanded ductility, on the seismic index ID and on the peak pseudo‐velocity. The assessment of the input energy represents a first step towards the definition of a damage potential index capable of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effect of the duration of the ground motions. Copyright © 2001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68.
The effectiveness of tuned mass dampers (TMD) in vibration control of buildings was investigated under moderate ground shaking caused by long‐distance earthquakes with frequency contents resembling the 1985 Mexico City (SCT) or the 1995 Bangkok ground motion. The elastic–perfectly plastic material behaviour was assumed for the main structure, with linear TMDs employed by virtue of their simplicity and robustness. The accumulated hysteretic energy dissipation affected by TMD was examined, and the ratio of the hysteretic energy absorption in the structure with TMD to that without it is proposed to be used,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peak displacement ratio, as a supplementary TMD performance index since it gives an indication of the accumulated damage induced in the inelastic structures. For the ground motions considered, TMD would be effective in reducing the hysteretic energy absorption demand in the critical storeys for buildings in the 1.8–2.8 s range. The consequence is reduction in damage of the buildings which would otherwise suffer heavy damage in the absence of TMD, resulting in economical restorability in the damage control limit state. This is of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n view of the current trend toward performance‐based design. Copyright © 2001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69.
叶素娟  姜亮 《矿物岩石》2001,21(2):38-41
通过对西湖坳陷花港组砂岩成岩作用过程中捕获的有机包裹体研究,表明不同成岩阶段形成的自生矿物中有机包裹体的类型,产状和组分特征各不相同。本研究采用激光拉曼光谱技术测定包裹体有机组分以及α石英ESR测年技术,通过包裹体有机组分的成熟度特征,结合区域埋藏史和烃源岩有机质成熟史,确定了砂岩成岩史与有机质成熟史,并探讨了油气运移时间的关系。本区存在两期油气运移;一期与砂岩晚成岩A阶段的石英加大发育期一致,年龄约为24Ma以后,另一期则与N1末期的龙井运动引起的挤压所造成的裂隙有关。  相似文献   
70.
钢筋混凝土框架砖填充墙结构抗震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本文介绍了一个1/3比例框架填充墙结构模型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研究了结构动力特性与反应特征,提出了钢筋混凝土框架砖填充墙结构层间刚度与抗力的简化估计方法和公式,同时进行了多层框架填充墙结构的弹塑性动力反应分析并结合试验模型将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