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30篇
大气科学   26篇
地球物理   38篇
地质学   37篇
海洋学   10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1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5 毫秒
21.
范庆来  张可誉  张令诺 《岩土力学》2008,29(Z1):621-624
对于非均质各向异性软土地基上管桩基础的承载力,基于塑性极限分析理论考虑软土强度的非均质与各向异性效应,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三维极限分析上限解法。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采用Hill理想弹塑性模型,对软基上管桩水平承载力进行了数值模拟,由此所得到的破坏模式与极限分析方法中的假设失稳机制基本一致。通过变动参数对比分析,探讨了软黏土不排水抗剪强度的各向异性和非均质性对于管桩基础承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22.
腾冲火山及邻区速度结构的三维层析成象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利用1984~1998年新间期间发生在腾冲火山及邻区30个台站记录的数知个地震的P波资料,采用地震层析成象法重建了腾冲火山及邻区地壳、上地幔不同深度的三维速度结构层析成象图。结果给出,在腾冲火山区下面地壳内约3~9km存在低速带,扰动量达-20%;10~15km深度为高波速带,扰动量达7.3%;16~24km深度为低波速带。扰动量达-9.1%;25~40km为波速带,扰一达10%;大于莫霍面深度(  相似文献   
23.
地下电性非均匀结构对地电场信号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马钦忠  钱家栋 《地震》2003,23(1):1-7
在数值模拟的基础上探讨了地下电性非均匀性问题对地电场信号的影响程度。这些影响主要包括地下电性非均匀体对天然电磁感应电场的影响和对产生于震源区附近的异常地电场的影响。结果表明, 地下电性不均匀体的电性特征与周围介质的电性特征差别越大, 则其对地电场的影响也会越大; 地下电性不均匀体的空间范围越大, 则其对地电场的影响也越大。在孕震区作为可能的电荷源模型中, 地下电性不均匀体的存在对电荷源所形成的异常地电场信号在地表的表现形式也有很大的影响。在地表所观测到的地电场异常空间分布不均匀性与地下电性不均匀体的空间位置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4.
非绝热加热对热带气旋径向非均匀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雷小途 《海洋学报》2000,22(4):24-30
利用平面极坐标系下无摩擦有外源(非绝热加热)的正压无辐散方程,将热带气旋的物理量分解成环境场和扰动,进而求出了热带气旋扰动的行波解,并分析了风场(切向、径向)和重力位势扰动场的径向非均匀松紧结构.表明:这种松紧结构与热带气旋所在纬度的科氏参数(f)、热带气旋的强度(Ω)、热带气旋扰动的圆频率(ω)、热带气旋扰动在θ方向的角波数(m)有关,且不同要素的松紧结构不尽相同;同时还受非绝热加热(Q1)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使风场(切向、径向)呈内紧外松的非均匀分布.  相似文献   
25.
26.
In this paper, the three-dimensional thermal structure and the two-dimensional thermal stress caused by the horizontal inhomogeneity of the thermal structure in the crust of the Bohai Sea and its surroundings were analyzed using the geothermal and the crust structural data by means of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As resulted, the horizontal distribution of the temperature in the upper crust is obviously different from that in the lower crust in most part of the region. But the horizontal distribution of the heat flow is constant in the crust. There is a belt where the thermal structure of the crust is intensely changed around Tangshan. There are som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hermal stress of the crust around Tangshan, in the North-China plain, in the Bohai Sea gulf, and in the middle part of the Bohai Sea. Utilizing those results, the distribution features of the seismic activity in the region were explained in this paper. 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is paper appeared in the Chinese edition ofActa Seismologica Sinica,14, 29–35, 1992. This project is supported by the Chinese Joint Seismological Science Foundation.  相似文献   
27.
王宝钧 《地震地质》1990,12(1):47-52
大地电磁测深结果受表层构造横向不均匀性的影响,其视电阻率曲线会发生畸变。为了分析表层构造横向不均匀性对测深曲线的影响,本文采用有限单元方法对几种野外常见的表层横向不均匀构造进行了模拟计算。研究结果表明,表层构造的横向不均匀性对于测深曲线的影响是严重的  相似文献   
28.
利用上海嘉定区2006-2015年9个自动气象观测站的逐小时观测资料,通过对气温和降水日变化差异、年变化特征、空间分布状况的分析,研究了该地区气温和降水时空非均匀性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嘉定区气温和降水日变化存在局地差异和季节差异,日最高气温出现时间在四季中最为集中,而日最低气温出现时间则比较分散;年平均气温呈走低趋势,而年降水量从整体上来说却呈增加趋势;上海嘉定区东南角为气温高值区且降水量相对偏大,中部地区为降水量高值区且气温也相对偏高,而北部降水量偏少且气温偏低,表明嘉定区东南部和中部相对暖湿,而北部偏干冷;气温和降水的标准差空间分布差异大,表明上海嘉定区气温和降水的空间非均匀性特征显著。通过嘉定气温和降水的时空演变规律的揭示,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小尺度局部区域气候特征,也能为准确认识该地区的极端事件、精细化天气预报及区域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提供更加科学的气候变化背景。  相似文献   
29.
山东省45年年平均气温均一性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凤姣  李长军 《气象科技》2007,35(5):744-749
采用回归检验法对山东省120个台站1961~2005年的年平均气温序列进行了显著非均一性检验。通过与台站历史沿革信息的比较分析,表明在显著性水平α=0.01时回归检验法能有效地检验出年平均气温序列的非均一性。分析结果显示,气象台站的位置、环境、观测方法和时制、仪器类型和高度等变动,对年平均气温序列的非均一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台站迁移对温度序列的均一性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30.
类型变更的相邻气象观测站的日气温资料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景云  卞娟娟 《地理研究》2012,31(4):579-588
利用日气温资料,分析了因气象观测站类型变更而致的气候资料连续性和均一性问题及其影响,提出了订正相邻观测站日气温并将因观测站类型变更而致的相邻站不连续日气温资料整合的方法。主要结论有:(1)气象观测站类型变更而致的气候数据不连续既影响资料的均一性,也影响气候变化研究的结果。在考虑或不考虑测站类型变更(仅1980年以后)时,对我国过去60年1月气温趋势变化的估计结果差别达6.0%。(2)虽然海拔差异明显影响相邻站气温,但城乡差别等下垫面及其周边环境差异因素的作用极为显著;可导致两个地理位置相近的测站最大月气温差别超过0.50℃。(3)利用相邻测站的月气温差异进行各月的日气温订正可以消除海拔、台站下垫面及其周边环境差异对观测资料的均一性影响;使订正后的序列能更好地反映出气候的年际变化特征;从而可为我国正在开展的气候区划新方案、气候变化对区划影响及冷暖期环境格局变化等研究工作提供更均一的气候观测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