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7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160篇
大气科学   16篇
地球物理   89篇
地质学   327篇
海洋学   206篇
综合类   46篇
自然地理   5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691.
Incubation experiments are carried out to study the exchange rates of dissolved inorganic nutrients including silicate, phosphate, ammonium, nitrite, and nitrate (^vSiO3-Si,^vPO4-P, ^vNH4-N, ^vNO2-N and ^vNO3-N) at the sediment-water interface in the Jiaozhou Bay. Major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exchange rates are discussed in detail, which include the dissolved inorganic nutrient concentrations in porewater (Cpw), water and clay contents, and grain size of the sediments (CH2O, Cclay and GSsed). The results may provide insight into the dynamics of nutrient transport and the environmental capacity of nutrients in Jiaozhou Bay, and should be beneficial to solving the problems caused by excessive nutrient input this area.  相似文献   
692.
水滑石及其焙烧产物对磷酸根的吸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共沉淀法合成了n(Mg)/n(Al)为2∶1的水滑石,通过在500℃下焙烧得到了其焙烧产物。研究了反应时间、pH及磷酸根浓度对磷酸根在水滑石及其焙烧产物上吸附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滑石对磷的吸附容量小于其焙烧产物,其吸附等温线都可以用Freundlich等温方程描述。在磷酸根浓度较低时(<0.05mmol/L),水滑石及其焙烧产物都可作为磷的高效吸附剂;当磷的浓度大于0.05mmol/L时,水滑石不能作为磷的高效吸附剂,但当磷酸根浓度在0.05~2.5mmol/L时,其焙烧产物仍可作为磷的高效吸附剂。在酸性环境下,水滑石及其焙烧产物在对阴离子的吸附过程中都有中和酸性溶液的作用。水滑石及其焙烧产物对磷的吸附具有不同的机理,并得到了X射线衍射的证实。  相似文献   
693.
以太湖重度蓝藻水华发生的西北湖区为研究对象,从河口至湖心区设置5个采样点,于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逐月采集表层水体样品,测定了水温、溶解氧和浮游细菌丰度,并分析了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组成、溶解性无机氮(DIN)和有机氮(DON)浓度以及氮磷比.研究结果表明,太湖西北湖区浮游植物主要由蓝藻、硅藻、绿藻和隐藻组成.可能由于风、浪等混合作用使太湖西北湖区不同采样点之间蓝藻细胞密度没有显著差异.蓝藻生物量在浮游植物中所占比例最高为34%±15%,春季部分点位隐藻生物量高于50%,表明隐藻与蓝藻的相互竞争趋势显著.CCA排序图结果表明,DIN、DON浓度以及总氮∶总磷比(TN∶TP比)是影响西北湖区浮游植物优势属分布的重要环境因子.5个采样点铵态氮(NH_4~+-N)与DIN浓度具有显著差异,与DON浓度没有显著差异.夏季蓝藻水华暴发期间,可能由于蓝藻的吸收利用引起NH_4~+-N和硝态氮(NO_3~--N)浓度迅速降低.此外,由于NH_4~+-N浓度还可能受到沉积物NH_4~+-N释放的影响,因此,蓝藻细胞密度与NO_3~--N的相关系数和显著水平均高于NH_4~+-N.夏季TN∶TP比和DIN∶TP比降至最低,表明该湖区浮游植物,尤其是蓝藻的生长可能受到氮限制.蓝藻细胞密度与DON浓度呈显著负相关,表明在氮限制条件下,DON可能是蓝藻氮素利用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694.
设-5,0,6℃三种温度,测定其对南极冰藻Chlorophyceae L-4细胞膜相对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的冰冻状态,Chlorophyceae L-4的质膜可以维持相对的稳定性,从而可以维持细胞膜的正常功能和细胞内环境的稳定。X-射线微区分析结果表明,温度对细胞质内的主要无机离子Ca2 ,Na ,K 和Cl-含量影响不同,无机离子在Chlorophyceae L-4的低温生存中发挥一定的作用。Ca2 在Chlorophyceae L-4细胞中同Ca2 在高等植物中的作用一样,在Chlorophyceae L-4的抗冷生理中发挥第二信使的功能。Chlorophyceae L-4在-6℃条件下,Ca2 的含量在短时间内(6~12 h)迅速增加,此后,Ca2 迅速回到正常水平。因此,维持Ca2 的含量的稳态和活跃的Ca2 转运系统,对南极冰藻的低温生存是有利的。在低温下,维持细胞质中K 的含量稳定,以及Na ,Cl-等的平衡,对南极冰藻的低温生存也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95.
中国磷矿基本特征及分布规律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以地质作用为主要依据 ,将中国磷矿分为内生磷矿床、外生磷矿床和变质磷矿床三大类。中国内生磷矿主要分布在辽宁、河北、陕西、山东及黑龙江等省 ,可分为六种类型 ,其中超基性 -碱性 -碳酸盐类磷矿颇具远景。中国外生磷矿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湖南、湖北、四川五省 ,它们在形成时代、大地构造、沉积环境、岩石组合类型及生物作用等方面都有某些共同的规律 ,是中国最主要的磷矿床。中国变质磷矿主要分布在中南地区的东北部、华东地区东部、华北及东北地区 ,早元古代晚期沉积变质磷矿最具代表性。中国磷矿可分为 8个成矿区 ,16个成矿带及若干个聚磷矿区。在此范围内可以圈定出不同类别的预测区。  相似文献   
696.
我国微米级无机多孔非金属矿及其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无机多孔非金属矿,按孔径及其应用特点可划分为纳米级(1~100nm )、微米级(0.1~100μm)及毫米级(0.1~1mm)等三种类型。微米级多孔非金属矿主要有硅藻土、轻质蛋白石、多孔凝灰岩、多孔硅质岩等,大都分布于地台活化区内,为后地台稳定条件下形成。它们的物相主要为蛋白石、微晶石英或流纹质玻屑等;化学成分上具有高硅、低铝铁等特征;孔隙结构除具有孔径相似、孔形态丰富、孔隙率大、堆密度小及多开孔等相似性外,在微米级孔径范围内(0.1~100μm),孔隙的大小、形状及抗压强度等方面也具有相异性。因此它们具有与纳米级和毫米级多孔非金属矿不同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697.
Nutrient concentrations (nitrate + nitrite, phosphate and silicate) in deep seawater (321 m depth) of Toyama Bay, Japan, were measured from August 1996 to July 1997 to determine the magnitude of daily variations. Significant daily variations were observed; concentrations ranged from 4.42 to 22.4 µM for nitrate + nitrite, from 0.86 to 1.98 µM for phosphate, and from 9.91 to 47.7 µM for silicate, respectively. However, there were not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s between nutrient concentrations and water temperature, or between nutrients and salinity. Since temperature and salinity in the >300 m depth layer were constant through the year,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re may be water masses with different nutrient concentrations in the deep layers (at about 320 m depth) of the bay, and a horizontal advection of these water masses may be responsible for the observed daily variations.  相似文献   
698.
实验观察磷酸吡哆醛对培养的海马神经细胞形态学的影响 ,选用妊娠 18d Wistar大鼠胎鼠 ,采用酶消化法获得单个海马神经细胞 ,通过原代低密度细胞培养法观察磷酸吡哆醛 (PLP)对其形态学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浓度为 1,10μ m时 ,能明显地促进海马神经细胞轴突的伸展 ,但对树突总长度、每个轴突上的分叉数及胞体的突起数均无明显影响 ;Ifenprodil和 Picrotoxin尽管能明显拮抗 PL P介导的神经细胞营养作用 ,但对 PL P的促神经细胞伸展作用却无明显影响。总之 ,认为 PL P之所以具有促海马神经细胞轴突伸展作用 ,不是通过 PL P神经细胞的营养作用来发挥的。其详细机理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699.
沉水植物黑藻对沉积物磷吸附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室内模拟条件下,通过吸附动力学实验,研究了沉水植物黑藻对沉积物吸附磷动力学模型拟合和吸附速度的影响,并从有机质和铁铝氧化物含量的角度,讨论了沉水植物黑藻对沉积物吸附磷动力学的影响机理。初步得出如下结论:(1)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虽然从模型拟合的角度达到了极显著水平,但不能真实地反映沉水植物对沉积物吸附磷动力学过程的影响。其余三个模型均能很好地反映,其中抛物线扩散模型的拟合效果最好,修正的Elovich模型和双常数速率模型的拟合效果较好。种植沉水植物与否并不影响这一趋势;(2)沉水植物黑藻提高了沉积物吸附磷的强度和速度,特别是提高了0~0.5h内的吸附速度,沉水植物影响有机质和铁铝氧化物含量是增强沉积物吸附磷强度和速度的重要机理。  相似文献   
700.
用连续流同位素质谱对水样中溶解无机碳含量和碳同位素组成的测量方法进行了研究,使用德国Finnigan公司DeltaPlusXP同位素质谱仪和GasBenchⅡ在线制样装置对实验室制备的四个实验室标准进行了反应流程、平衡时间、信号强度、数据精度、标准稳定性等检测,结果显示平衡时间大于4h检测信号达到稳定,同时发现44CO2信号强度和水样中溶解无机碳(DIC)浓度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因此可以利用信号强度来计算原样品中的DIC浓度。在四个实验室标准中,由NaHCO3配置的标准具有非常好的稳定性和精度,可以作为测试的工作标准。本方法测量水样中溶解无机碳的δ13C分析精度为0.1‰。本方法可以广泛应用于自然界各种水体中溶解无机碳(DIC)含量及其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