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地球物理   13篇
地质学   11篇
海洋学   8篇
综合类   8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腺肌病(AM)痰湿瘀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 例AM痰湿瘀阻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 例。对照组采用超声聚焦联合常规西药及中药外敷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桂枝茯苓丸加减治疗。观察2组综合疗效,中医证候[主症(痛经程度、月经量),次症] 评分,子宫体积及复发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67%(29/30),对照组为80.00%(24/3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痛经程度、月经量、次症评分及子宫体积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治疗组为10.34%(3/29),对照组为20.83%(5/2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桂枝茯苓丸加减联合超声聚焦、常规西药及中药外敷治疗AM痰湿瘀阻证疗效较好,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2.
臭氧-超声联用处理聚乙烯醇废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采用臭氧-超声(O3/US)联用技术处理聚乙烯醇(PVA)废水,分别考察了PVA初始质量浓度、初始pH、臭氧通入速率、超声功率、超声频率及反应时间对PVA和COD去除效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降解PVA和COD的最佳实验条件。研究结果表明,超声频率对去除率有显著影响,PVA初始质量浓度对去除效率的影响较大,反应时间、超声功率、臭氧通入速率和初始pH的影响相对较小。通过影响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的最佳降解条件为:PVA初始质量浓度100 mg/L、初始pH=9、臭氧通入速率4 g/h、超声功率320 W、超声频率40 kHz、反应时间20 min,此时COD和PVA的去除效率分别为86.4%和99.3%。超声对臭氧降解聚乙烯醇废水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在最佳条件下,臭氧-超声联用技术比单独臭氧技术对PVA的去除率增加了5.1%,对COD去除率增加了19.4%。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超声强化零价铁活化过硫酸盐氧化降解地下水中的二恶烷污染物。主要探讨了零价铁添加量、超声强化、不同过硫酸盐用量及地下水中不同碳酸根浓度等对二恶烷降解效果的影响,并对零价铁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超声能够促进硫酸根自由基和Fe2+的产生,提高二恶烷的降解率;零价铁添加量和过硫酸盐浓度的增加均能促进二恶烷的降解,但零价铁相对过硫酸盐过多时将降低最终降解率;地下水中的碳酸根会消耗硫酸根自由基,因此碳酸根浓度越高,二恶烷降解率越低。超声强化零价铁活化过硫酸盐氧化法能够有效降解二恶烷,并具有应用于处理地下水中二恶烷的潜力。  相似文献   
14.
岩石超声检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初至的拾取,然而该项工作往往费时费力,拾取精度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为提高声波速度检测、声发射定位、以及超声层析成像的应用效率和精度,本研究将地震学中应用比较广泛的AIC初至自动提取技术引入到岩石超声检测中,并进行了适当改进。利用改进前后的AIC方法,自动拾取仿真信号和实际信号的初至,并利用长短时窗比方法(STA/LTA)和手动方法拾取了初至,同时分别与设定的实际初至进行对比。根据实验结果,对于信噪比较低的信号AIC方法要优于STA/LTA方法;改进前的AIC方法适用于起跳干脆、幅度变化大的信号,而改进后的AIC方法则适用于起跳较平缓的信号,且拾取到的初至与手动拾取的初至更加接近。   相似文献   
15.
超声与16层螺旋CT在小肝癌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应用超声和16层螺旋CT进行小肝癌联合诊断的对照研究。方法:采用常规超声及高质量扫描模式的16层螺旋CT对18例小肝癌和17例肝脏良性小肿瘤进行对照诊断研究,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或超声引导下穿刺证实。结果:大部分肝脏良恶性小肿瘤在超声图像上有其典型的特征,与CT和病理检查结果相符的有小肝癌14例和良性小肿瘤15例。但,超声诊断怀疑为血管瘤1例和增生结节3例,CT和病理诊断为小肝癌;超声误诊为小肝癌2例而CT和病理均诊断为硬化结节1例,另1例CT诊断与超声相符,但病理确证后为炎性假瘤。结论:超声是肝脏常规检查的首选方法,对肝脏良恶性肿瘤均有较高的检出率,但对一些不典型病例还需16层螺旋CT和病理检查以做出进一步的定性诊断,提高诊断的准确率,二者联合诊断能提高对肝脏良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16.
Pothol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may be influenced by joint sets and other heterogeneities within bedrock, as well as by hydraulics. Previous research indicates that most potholes found in rivers of the mountainous Spanish Central System exhibit preferred orientations associated with dominant joints and correlate more strongly with variations in substrate resistance than with hydraulics. Weathering and erosion weaken rock surfaces, which leads to decreased mechanical resistance. We start from the hypothesis that different mechanisms of pothole formation may create around the pothole a distinctive signature in terms of ultrasound pulse velocity and surface hardness. We develop a conceptual model and test it using potholes for which we know the mechanism of formation, demonstrating that the spatial and statistical distributions of dynamical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surface hardness of a pothole may provide insight into its genesis. Copyright © 2016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7.
着重研究了多功能医用超声波治疗机研制方面的几个技术问题。其中部分技术方案已应用于超声波工业处理机或经过实验的验证。同时 ,也分析了设备研制和实用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相应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8.
随着地下空间开发的深入,钻孔岩壁上特殊区域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为了克服传统超声波钻孔成像技术分辨率低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超声波合成孔径技术的钻孔成像方法,提高钻孔图像的分辨率和图像质量。采用高分辨率的合成孔径SAFT成像技术综合处理大量的断面扫描回波信号,达到增强反射信号和抑制干扰信号的目的,使对应的岩壁特征区域回波更加突显,在该基础上提取出扫描断面回波信号的声幅和声时参数。综合声幅和声速参数的特征,提出了基于相关性的超声波钻孔图像重建原则,选择合适的成像数据点,在叠加不同深度的探测数据后形成了关注区域更加明显的钻孔重建图像。将该方法应用到了实际工程中,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任萍  汪明启 《物探与化探》2004,28(3):222-223,221
研究了超声波水浴提 BCR顺序提取法在铅形态分析中的应用,优化了水系沉积物样品铅的各分步提取时间。与传统的BCR法相比,改进BCR法所用的提取时间由原来的几十小时缩短为几十分钟。氢化物 原子荧光法测定样品中3种形态铅含量的统计结果显示,改进BCR法分析精度好,各形态铅的提取效率高,是一种快速、定量铅形态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20.
作者报告了50例肾癌。分析了肾癌在静脉尿路造影,肾动脉造影、B型超声和CT表现。讨论了各项检查的特点。作者认为:诊断肾癌B型超声检查应为首选,静脉尿路造影为常规检查,对晚餍病人造影后可立即行栓塞疗法,在早期诊断方面CT为最佳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