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1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121篇
测绘学   130篇
大气科学   84篇
地球物理   54篇
地质学   262篇
海洋学   64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47篇
自然地理   12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01.
周斌 《水科学进展》2017,28(3):472-478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重点专项是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后首批启动的重点专项之一。该专项立足中国水资源安全形势和国内外科技发展现状及趋势,以提升国家水资源安全保障的科技支撑能力为目标,通过全链条创新和全景式布局,凝练了现阶段中国水资源安全领域亟需解决的重点研究任务。深入分析了"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重点专项的总体布局、科学目标、主要任务和立项情况,剖析了2016年和2017年项目立项和申报中存在的现象和问题,讨论了下一步支持的重点任务方向,对于加强重点专项项目的立项、申报和管理,保障总体目标实现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2.
利用2001~2015年三峡数字遥测地震台网记录到的数字地震观测资料,结合三峡工程水库蓄水情况,采用Atkinson方法分析该地区的地震波衰减特征,得到不同蓄水阶段、不同库段的非弹性衰减结果。结果显示,Q值与频率变化的线性关系较好,各频点在拟合线附近波动;3个库段在不同蓄水阶段均具有较小的Q0值和中等的η值,表明三峡工程水库重点监视区构造复杂,且介质的均匀程度较低;仙女山-九畹溪断裂附近地区Q值较大,表明该地区构造运动比较稳定;巴东高桥断裂附近地区Q值较小,表明该地区构造运动比较强烈;泄滩地区随着水位的升高,Q0值增大,表明该地区介质均匀程度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03.
韩立军  蒋斌松  韩贵雷  渠涛 《岩土力学》2010,31(6):1841-1846
晋城矿区15#煤直接顶K2石灰岩厚8~12 m,结构致密坚硬,为坚硬难垮落顶板。针对厚层石灰岩顶板可能面临的大面积断裂和垮落,从而导致冲击地压等问题,通过岩石力学性质试验获得相关岩层力学参数,并运用关键层理论、数值模拟和相似材料模型试验,研究了厚层脆韧性石灰岩顶板的变形与垮落特性,得到了顶板初次来压步距20~25 m和周期来压步距10~15 m及垮落规律,并提出了顶板控制的技术途径,即初期中深孔爆破结合顶板关键层缓慢下沉综合控制技术。实践表明,厚层石灰岩顶板的垮落形态和垮落步距与理论和试验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该项成果为晋城矿区厚层脆韧性石灰岩顶板控制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4.
从多元地质条件及其时空匹配关系的角度出发,对三肇地区扶杨油层油气成藏过程中的主控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上覆青山口组一段源岩有效排烃范围、超压和T2反射层油源断裂组合关系控制了油气垂向向下“倒灌”的运移范围、距离及层位;古构造背景、T2断层与储层砂体配置关系控制着油气侧向运移的方向、通道和距离;基准面旋回、沉积微相类型与现今构造配置关系控制着油气的垂向聚集层位及平面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结合构造发育史、油源条件及沉积微相研究成果,对研究区扶杨油层油气成藏模式进行了总结,认为研究区扶杨油层主要存在4种成藏模式:源内--顶生下储式油气成藏模式、近源--短距离侧向运移--斜坡带断层遮挡油气成藏模式、源外--长距离侧向运移--继承性构造隆起带油气成藏模式、多源--多方式侧向运移油气成藏模式。  相似文献   
105.
106.
Transboundary water, more competitive utilization and uncertain availability under the globalization trend, the issue of its apportionment which directly impacts national benefits of each riparian state is becoming one of the important topics in the world. Water is scarce in China, the most important upstream state in Asia, and this task has to be thought over in the coming future. Based on "International Freshwater Treaties Database" (1820-2007) by Oregon State University, and publications and reports on transboundary water utilization and management since 1999, 28 indicators of water apportionment adopted in 49 international treaties and cases in 1864-2002 are divided into 6 types,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dopted indicators are analyzed in order to find the key indicator(s) of transboundary water apportionment. The major results include: the major adopted indicators,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5 regions/continents, the indicators at rank first and second place in the developed region (North America and Europe) according to the adopted times are "keeping minimum water flow" and "mean annual runoff", but in the developing region (Asia, Africa and South America), the ranking order of the above two indicators is reversed; the major adopted indicators in the watersheds with insufficient water are "mean annual runoff" and "keeping minimum water flow", the ones in the watersheds with sufficient water are "keeping minimum water flow" and "maximum water intake"; the international treaties signed from the first phase to the fourth phase, the developing process shows a progress of "fewer-increasing a lot-decreasing rapidly-equation basically", the regional distribution of the treaties shifts mainly from the developed region to the developing one, especially to Asia and Africa; the major adopted indicators shifts from "keeping minimum water flow" and "mean annual runoff" in 1864-1945, to "keeping minimum water flow" and "maximum water intake" in 1946-1971, then to "hydraulic facility operation" and "mean annual runoff" in 1972-1991, and finally to "keeping minimum water flow" and "mean annual runoff" in 1992-2002, the process shows similar a loop. Finally, the key indicator on transboundary water apportionment can be determined as "keeping minimum water flow".  相似文献   
107.
张勇  王玉功  王荣社  刘娟 《陕西地质》2012,30(2):92-97,101
活性炭吸附—氢醌容量法测定金是一种准确快速成本低的测金方法,测试中应把握好各个技术环节的技术和关键点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8.
西安地铁四号线沿线地裂缝的灾害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安地裂缝是一种地区性的地质灾害现象。目前西安共发育有14条地裂缝。地铁四号线将穿越13条,给隧道施工造成了诸多考验。文章选取西安市地铁四号线沿线的地裂缝灾害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地裂缝对隧道工程的影响因素和致灾特点、以及相关的评估理论方法。最后针对地裂缝灾害特征以及工程特点提出若干防治措施,对于科学研究地裂缝的灾害特点、合理防治地裂缝的灾害发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9.
甘肃省是我国铀矿产出较多的省份,蕴含有较多的铀矿类型,有的铀矿类型在全国较为特有。本文综述了甘肃省35年铀矿勘查现状,论述了主要铀矿类型及其目前找矿方向。提出运用新的成矿和找矿理论,加强研究,加大找矿投入,在硬岩型和砂岩型铀矿找矿方面具更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110.
温室气体CO2的大量排放给全球气候和环境带来的巨大影响,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实现CO2的深度减排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CO2地质储存是缓解碳排放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本文通过以下几方面论述了国外CO2地质储存的现状以及对未来的展望:1)CO2捕集机理,2)CO2地质储存,3)CO2地质储存项目现状与未来预测,4)CO2地质储存场地储量评估,5)CO2地质储存监测技术,6)CO2地质储存模拟工具,7)CO2地质存储经费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