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512篇
  免费   7765篇
  国内免费   8999篇
测绘学   5475篇
大气科学   7537篇
地球物理   8031篇
地质学   22478篇
海洋学   4645篇
天文学   3466篇
综合类   3437篇
自然地理   11207篇
  2024年   178篇
  2023年   560篇
  2022年   1604篇
  2021年   1958篇
  2020年   1859篇
  2019年   2093篇
  2018年   1658篇
  2017年   2134篇
  2016年   2115篇
  2015年   2313篇
  2014年   2852篇
  2013年   3327篇
  2012年   2969篇
  2011年   3229篇
  2010年   2708篇
  2009年   3284篇
  2008年   3249篇
  2007年   3313篇
  2006年   3236篇
  2005年   2979篇
  2004年   2563篇
  2003年   2384篇
  2002年   2077篇
  2001年   1813篇
  2000年   1756篇
  1999年   1530篇
  1998年   1345篇
  1997年   1033篇
  1996年   789篇
  1995年   696篇
  1994年   627篇
  1993年   522篇
  1992年   373篇
  1991年   318篇
  1990年   221篇
  1989年   168篇
  1988年   137篇
  1987年   78篇
  1986年   51篇
  1985年   42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14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4篇
  1954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61.
高速滑坡问题是当前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学界极为关注的问题。本文对诸如滑体高速滑动所对应的时空界限、滑体滑动过程所产生的热效应以及空气浮托力等高速滑坡产生机制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2.
63.
中国古生教授学会微体古生物学分会举行代表大会和学术年会中国古竽物学会微体古物学分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分暨第六次不术年会于1996年1月24日到30日在福州市召开。来自全国地质、石油、煤炭的和产、科研和大学的100多位代表参加了这次大会和学术研讨。大会共...  相似文献   
64.
莱州湾南岸潍河下游地区咸水入侵灾害成因及特征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通过对莱州湾南岸咸水入侵较严重地潍河下游地区晚更新世以来沉积特征及现代自然环境条件变化的分析,探讨了沉积相对咸水入侵产生及空间范围特征的环境机理。晚更新世以来的三次海平面升降变化造成了潍河下游地区海陆沉积环境交替,形成了巨厚的海陆交互相沉积层。海进时期,大面积的滨海平原被淹没,在近海平原洼地滞留的海水经过蒸发、浓缩变为卤水,成为咸水入侵的物源;海退后陆源碎屑在滨海地区沉积形成了巨厚的古河道砂层。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随着对地下淡水的过度开采,淡咸水水头压力差减小.卤水通过古河道砂层快速南侵。通过对潍河下游地区100余个地质钻孔水化学连续监测资料分析,阐明了咸水入侵的特征,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咸水入侵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5.
66.
从太湖流域旱涝史料看历史气候信息处理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历史气候信息处理建立在信息提取的基础上,目的在于建立一套方法,将定性的历史气候信息转化为气候变化参数,并消除各种不均—性,从而建立历史气候序列。本文着重介绍建立太湖流域历史旱涝等级序列的方法与步骤: 1)确立信息源,建立信息网络;2)站点等级的确定与订正;3)弱信息处理;4)信息的综合。  相似文献   
67.
为了促进小卫星数据在地质灾害监测中的应用与推广,本文以监测采矿图斑变化为目标,通过对北京地区的2006年和2007年两期北京一号小卫星4m全色影像采用正射校正、配准和迭加对比的方法发现变化信息。结合1∶50 000影像图、野外调查和测量,确定变化图斑的边界、变化原因和规模,并对小卫星全色图像的变化监测能力进行分析和总结。本文通过对小卫星4m全色影像数据的分析,基本上可以概括出其变化监测能力。  相似文献   
68.
69.
We study the self-consistent, linear response of a galactic disc to vertical perturbations, as induced, say, by a tidal interaction. We calculate the self-gravitational potential corresponding to a non-axisymmetric, self-consistent density response of the disc using the Green's function method. The response potential is shown to oppose the perturbation potential because the self-gravity of the disc resists the imposed potential, and this resistance is stronger in the inner parts of a galactic disc. For the   m = 1  azimuthal wavenumber, the disc response opposes the imposed perturbation up to a radius that spans a range of 4–6 disc scalelengths, so that the disc shows a net warp only beyond this region. This physically explains the well known but so far unexplained observation that warps typically set in beyond this range of radii. We show that the inclusion of a dark matter halo in the calculation only marginally changes (by ∼10 per cent) the radius for the onset of warps. For perturbations with higher azimuthal wavenumbers, the net signature of the vertical perturbations can only be seen at larger radii – for example, beyond 7 exponential disc scalelengths for   m = 10  . Also, for the high- m cases, the magnitude of the negative disc response due to the disc self-gravity is much smaller. This is shown to result in corrugations of the mid-plane density, which explains the puzzling scalloping with   m = 10  detected in H  i in the outermost regions ∼30 kpc in the Galaxy.  相似文献   
70.
为了研制亚毫米波射电天文用超导SIS(超导 -绝缘体 -超导 )接收机 ,我们重点开展了如下研究 ,1 )Nb超导SIS结在其能隙频率附近的量子混频特性 ,及其结合高能隙超导薄膜 (NbTiN)和高电导率金属薄膜 (Al)分布结阵在 780 - 950GHz频率区间的量子混频特性 ;2 )亚毫米波超导混频器嵌入阻抗的数值和实验表征 ;3)高电流密度小面积Nb超导SIS结的制备和特性表征 ;4)一个 60 0 - 72 0GHz超导SIS混频器的研制和特性表征。本文详细介绍了相关的数值分析和实验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