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64篇
  免费   410篇
  国内免费   389篇
测绘学   1832篇
大气科学   196篇
地球物理   532篇
地质学   901篇
海洋学   528篇
天文学   154篇
综合类   454篇
自然地理   36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60篇
  2021年   222篇
  2020年   206篇
  2019年   226篇
  2018年   115篇
  2017年   266篇
  2016年   231篇
  2015年   265篇
  2014年   265篇
  2013年   272篇
  2012年   252篇
  2011年   257篇
  2010年   189篇
  2009年   192篇
  2008年   180篇
  2007年   233篇
  2006年   197篇
  2005年   157篇
  2004年   141篇
  2003年   120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83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73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41.
由于要获取PPP需要的精密钟差文件至少有2d的时间延迟,因此通过提取IGS当天发布的超快星历中的卫星钟差数据,并对钟差数据进行插值,将插值结果做成标准格式钟差数据文件应用到PPP中,可以将精密单点定位的实时性提高为3~9h。基于Bernese软件,采用生成的钟差文件以及当天的超快星历文件对大量实测数据进行PPP。结果表明,对于4h的观测数据,该方法解算精度达到厘米级;当观测时间大于6h时,解算精度基本能够稳定在1~5cm。  相似文献   
142.
为了进一步研究移动测量系统的数据处理问题,该文根据点云的基本特征,归纳了由7个特征构成的点云原始特征向量,在此基础上,结合语义环境构建了由17个特征构成的点云扩展特征向量,并采用支持向量机模型对车载LiDAR点云进行行道树点云识别的一系列实验。实验中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和遗传算法对支持向量机进行参数寻优;采用不同特征向量和不同数目样本对点云进行学习和目标识别;分析了特征向量的学习曲线和识别精度。实验结果表明,支持向量机模型能够在行道树点云识别中取得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43.
针对HY-2A卫星定轨中存在系统误差的问题,该文提出了加入经验加速度补偿系统误差。为了获得HY-2A卫星的高精度轨道,采用星载DORIS距离变率数据探索了经验加速度对定轨精度的影响。探讨了1d、3d和7d作为经验加速度周期的定轨精度差异,分析了3d作为经验加速度周期时在径向、法向和切向3个方向设置经验加速度对定轨精度的不同影响。研究结果表明:HY-2A卫星在径向和切向不存在系统误差,而在法向存在系统误差,因而在法向设置经验加速度进行力学模型补偿能够取得较好的定轨结果;3d作为经验加速度的补偿周期较为合适,不仅能够减少解算参数个数,缩短计算时间,而且径向定轨精度可达到1.00cm,满足HY-2A卫星精密定轨需求。  相似文献   
144.
针对航空和地面LiDAR数据配准中点云数据的共轭特征较少且精度差异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可移动角点的航空和地面LiDAR数据配准方法:从航空和地面LiDAR数据中分别提取相应的建筑物角点,采用6参数模型对角点进行初始配准;以地面角点为参照,利用迭代移动方法对误差较大的航空角点进行修正;最后根据移动后的航空和地面角点计算获得点云配准关系。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方法可取得较好的点云配准效果,角点修正后能有效提升点云配准精度,适合于含有角点特征的航空和地面LiDAR数据配准。  相似文献   
145.
田镇  杨志强  石震  党永超  马骥 《测绘科学》2016,41(11):31-34,55
针对在工程应用中,经常需要根据某些圆形物体上的离散点求取其圆心坐标,而采用何种算法简单易行,其精度又与哪些因素有关的相关研究较少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利用曲线拟合求取圆心坐标的简洁算法,并编程实现。然后采用模拟仿真结合统计分析的方法评估了该算法在不同条件下的拟合精度,得出测点误差越大,拟合精度越低;测点个数越多,分布越均匀,拟合精度越高;圆半径对拟合精度影响甚小等结论。在某工程项目中使用该算法得到的结果精度较高,验证了其有效可行,且与采用其他方法得到的坐标值较为接近,说明了该算法的可靠性高。  相似文献   
146.
为了对BDS实时精密单点定位性能进行评估,该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BDS系统的实时精密单点定位算法。采用无电离组合模型作为双频实时精密单点定位的数学模型,采用电离层残差法和Melbourne-Wübbena组合实时探测相位周跳,进而单历元实时估计坐标、模糊度等参数,实现了BDS双频实时精密单点定位算法。基于此算法,采用轨道钟差产品和采样间隔为1s的观测数据,模拟实时BDS双频精密单点定位算法,并评估其定位精度。实验结果表明:BDS双频实时定位的平面精度和三维精度均为0.2m左右。  相似文献   
147.
The effect of self‐shading and competition for light in the seagrass Enhalus acoroides were investigated with a density reduction experiment in Haad Chao Mai National Park, Trang Province, Thailand. The study was carried out in a monospecific meadow with a natural density of 141.0 ± 8.7 shoots·m?2. The intent was to determine the response of E. acoroides beds to loss of shoots and thinning, which often occur during typhoons and severe storm activity. Permanent quadrats were manipulated by clipping the seagrass shoots to 140, 72, 36 and 16 shoots·m?2, to yield natural, 50%, 25% and 10% densities, respectively. Reducing shoot density in E. acoroides increased underwater light intensity below the canopy, generating increased leaf surface area and shoot weight. Seagrass leaf width, growth rate, and number of leaves per shoot also increased with greater light. The extent of flowering varied among treatments with no consistent trend. Our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increasing the available light to E. acoroides produces an increasing leaf size response as self‐shading in the bed is reduced.  相似文献   
148.
在实验室条件下,对大连蜈蚣藻(Grateloupia dalianensis H.W.Wang et D.Zhao)的孢子早期发育、盘状体的形成和直立枝生长进行了详细研究,对其生活史进行了详细观察,并进行了温度和光照强度对孢子发育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1)孢子发育类型为间接盘状体型;(2)生活史由雌、雄配子体、四分孢子体和果孢子体三相世代组成,配子体与孢子体形态相同,属于同型世代交替,与属模蜈蚣藻(G.filicina)一致;(3)温度对盘状体和直立枝生长均有影响,最适温度均为16℃;(4)光照强度对盘状体和直立枝生长均有影响,最适光照强度分别为7 500 lx和10 000 lx。  相似文献   
149.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深入,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正发生不断的变化.城市内部形成的不同功能区标识研究,对城市结构理论以及政策制定,资源配置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些不同的功能区包括住宅区,工业区,教育区以及办公区等.本文以大数据为依托,重点研究城市功能区的特点和分布状态,选取广州市6个区为样本,以最新道路网络为分割依据把研究样本分为439个区域.对历时一周的海量浮动车(GPS)数据以及兴趣点数据采用时空语义挖掘方法,建立潜在的狄利克雷模型(LDA)以及狄利克雷多项式回归模型(DMR);通过OPTICS聚类方法对不同模型的结果进行聚类,进而利用POI类别密度,居民出行特征等方法进行分区结果识别.同时,参考百度地图的地理信息,将研究得到的广州市功能分区结果与广州市城镇用地现状图,居民日常出行特征进行对比验证分析.研究表明,该方法基本能识别出具明显特征的城市功能区,如成熟居住区,科教文化区,商业娱乐区,开发区等.识别出的广州市不同类型的功能区呈现了以居住区和商业区为主导,其他类型功能区围绕其展开的特点.研究证明,利用大规模,高质量的个体时空数据开展人们移动行为和日常活动组织及社会空间的研究,能从一个新的视角揭示城市功能区的形成及其机制.  相似文献   
150.
Dolines are the most typical landform in karst landscapes. The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karst hydrogeology; they are effective sediment traps that provide information about past climates and karst evolution, and can also be indicators of tectonic activity. The morphometic analysis of those depressions can help in their study and interpretation. However, detailed identification and delineation of dolines becomes increasingly difficult when the study area is very large, of limited access or covered by vegetation. Here, we have used a method developed by the authors for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and delineation of karst depressions based on the use of a pit removal algorithm. Next a complete morphometric analysis of the karst depressions has been carried out. The main advantage of the methodology is that by delineating and identifying the depth of each doline from its rim, many morphometric statistics can be obtained, including the relation of doline depth and area with respect to altitude, the main doline orientations, doline density, the fractal dimension of doline area and frequency, and point field analysis, among others. The results are interpreted from a geomorphological point of view and the mapped dolines can be easily integrated into geomorphological mapping. A case study is presented from the large Sierra Gorda karst massif in southern Spain, where 3100 depressions have been identified. A strong structural control of doline shape and orientation is demonstrated; the main areas of doline density are highlighted and doline size is shown to follow a fractal law.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