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28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48篇
地质学   160篇
海洋学   11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1年   3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竖向排水井地基工后沉降预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预测工后沉降是排水固结预压加固软土地基的关键问题之一。根据等应变竖向排水井地基固结理论,提出了沉降曲线的近似计算方法。通过实测沉降资料与近似理论曲线的拟合,获得竖向排水井地基的最终沉降量和平均固结度,从而预估其工后沉降量。将该方法分别应用于真空预压和堆载预压处理的竖井地基,进行工后沉降预测,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2.
孤岛油田属稠油疏松砂岩油藏,生产过程中油井出砂严重,现有的涂敷砂人工井壁防砂注蒸汽后强度较低,造成防砂成功率低,注汽后高强度采液生产周期较短。为此,通过室内试验,优选出耐高温树脂、高强度骨架颗粒、偶联剂、固化剂,进行室内配方优化试验,评价固结体耐高温性能,测定其渗透率,研制出一种适用于疏松砂岩油藏注蒸汽热采井的HD-1注汽井新型防砂材料。在孤岛油田稠油注蒸汽热采区共试验72口井,成功率为91.0%,截止目前,累计产油为121 572 t,单井平均有效期为233 d。现场应用表明:HD-1注汽井新型防砂材料耐高温、强度高,防砂成功率高,有效期长,能够有效改善注蒸汽热采井的防砂效果。  相似文献   
53.
临沂市地处鲁西隆起南部,地热资源丰富。该文介绍了临沂市的地层、岩浆岩、构造、地热背景、主要控热断裂及20余眼温泉(井)的情况和分布。通过分析汤头温泉、白塔地热井、汤坊崖地热井、铜井地热井、松山地热井、新村地热井、西高都地热井等主要温泉(井)的控热断裂、成热机制,认为该区地热主要分布在沂沭断裂带与NW向深大断裂交会处,地下水补给多沿NW—SE断裂,热源以深大断裂沟通深部热源,水温、水量较好地热井均处在沂沭断裂带沂水-汤头断裂以西的、控热断裂为张性断裂或的张扭性断裂凹陷区内。结合临沂市区域地质构造特点,认为蒙山断裂与鄌郚-葛沟断裂深部交会处,尼山断裂、峄城断裂与鄌郚-葛沟断裂交会处为地热勘探靶区。  相似文献   
54.
为了解决广西岩溶石山区人畜饮水和农田用水问题 ,需对丰富的地下水资源进行详细勘查和合理开发 ,采取有效措施 ,就能实现岩溶石山区人民的脱贫目标。  相似文献   
55.
老168平台丛式井组是2009年中石化及胜利油田的重点产能建设项目之一,平台上共部署58口海油陆采定向井。该丛式井组的施工主要有以下难点:井网密集,防碰工作量大;造斜点浅、井斜大、造斜困难;位移大、裸眼稳斜段长,稳斜难度大;钻井液技术必须考虑环境保护问题,可借鉴经验非常少。因此钻井施工难度极大,通过实施优化井场布局及井眼轨道技术、大井眼松软浅地层定向技术、高精度轨迹控制技术、大位移井安全钻进技术,优质无污染海水钻井液技术,最终实现了老168钻完井一体化作业,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效率,为今后胜利油田丛式井组施工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56.
地质钻孔——水文地质观测孔的转换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钻孔转换技术可使地质勘探孔在封孔以后仍能观测水位,水温等,仪器的各项指标符合勘探规程,适用于野外作业的恶劣,简陋条件。  相似文献   
57.
金川含铂硫化铜镍矿床成矿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汤中立 《甘肃地质》1991,(2):104-124
金川矿床产出于过渡区,位于中朝地块西南部阿拉善边缘隆起上,含矿岩体是多期上侵贯入形成的,时代为1508±31Ma。 导源于地幔深部富硫的铁质超基性岩浆,沿超壳深断裂上侵到达地壳岩浆房。注入岩浆房的岩浆发生熔离作用和岩浆分异作用,按重力效应在岩浆房中自下而上先后形成了矿浆、富矿岩浆、含矿岩浆和岩浆分层格局。随着温度下降,在构造应力脉动式驱动下,岩浆房中自上而下按岩浆、含矿岩浆、富矿岩浆和矿浆的顺序,先后分别沿相同通道上侵、贯入于现存空间成岩成矿、每次上侵、贯入的浆体都沿着前次浆体的下侧部和根部定位。 整个成矿过程由岩浆房中的深部熔离、岩浆分异和重力分层作用→第一期次岩浆上侵→第二期次含矿岩浆上侵→第三期次富矿岩浆贯入→晚期矿浆贯入→接触交代成矿→热液叠加成矿,构成一个完整的硫化铜、镍矿床的成矿模式和时空分布系列。  相似文献   
58.
For over a thousand years many settlements in Korea forbid the digging of water‐wells. This custom can be explained using geomancy, which personifies local landscapes or names them after animate or inanimate objects. In ‘sailing boat’ landscapes the digging of water‐wells was prohibited because this was viewed as analogous to making a hole in the bottom of a boat, which would thus bring misfortune to local residents. Based on this geomantic reasoning, people considered the custom of forbidding well digging to be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art of geomancy, with its origin in a geomantic belief system. My earlier research sustained this explanation but this paper, which is based on two recent instances of field work, rejects the established view on the custom.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critically re‐examine this established view and suggests a new idea that the folk custom of prohibiting well digging in Korea was not originally derived from geomancy, but was conceived from a non‐geomantic indigenous Korean idea and have become linked to geomancy through the enforcement process of practicing the custom in traditional Korean society.  相似文献   
59.
为了经济有效开发浅层(300~600 m)低渗透、低丰度油藏,提高油藏采收率,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尝试利用旧井场在老井区部署加密浅层水平井进行调整开发,开展了在复杂工程、地质等多种不利限制条件下具有延长油田特色的浅层高密井网水平井防碰绕障技术研究。通过优化井眼轨迹,精细防碰扫描以及配套的现场工程技术措施,有效控制井眼方位,进行主动防碰绕障。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在该技术指导下浅层水平井均成功穿越或避开老井网,保证了钻井作业的安全进行,为油田浅层难动用油藏中后期开发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60.
“十二五”期间,河南省深部探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根据专业学科特点和环境资源新形势,紧密结合生产实际,围绕“加强科技创新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和原则,积极开展系列自主创新活动。将空气潜孔锤、气举反循环、孔底螺杆马达、石油钻井、液动潜孔锤、绳索取心等技术根据地层特点进行组合,实现了多工艺钻探技术。在国家应急抗旱救灾、地热清洁能源勘查、复杂地层钻探和钻探相关标准化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结合环境形势和地质工作新常态、利用大地质理念提出了民生地质(工业地质、农业地质、灾害地质、医学地质、新能源地质等)新概念和“十三五”钻探工作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