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3篇
  免费   91篇
  国内免费   310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79篇
地球物理   56篇
地质学   604篇
海洋学   117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21篇
自然地理   3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61.
西北低阶煤中生物成因煤层气的成藏模拟实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往经验认为,具有商业价值的煤层气资源主要存在于中煤阶的煤层中,煤阶太低,一般含气量不高,不具有勘探价值.但是近几年来发现美国的粉河和澳大利亚的苏拉特等低煤阶盆地煤层厚度大,渗透率高,资源丰度大,含气饱和度高,可获得商业性的气流.从其气体的成因来看,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生物成因的煤层气.通过本次采用FY-Ⅱ型煤层气成藏模拟装置和西北低煤阶含煤盆地的煤岩样品开展了低煤阶生物成因的煤层气成藏模拟,从实验角度证明了中国西北地区虽然煤层煤阶较低,热成因气较少,但是却存在着具有商业价值的二次生物成因的甲烷气,再加上含煤层系众多,煤层厚度大,资源丰度极高,仍具有巨大的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862.
地质成因的甲烷释放对大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地质成因自然源的甲烷释放在整个大气甲烷估算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既是不含放射性14C甲烷源(死碳源)缺失部分的重要代表,也是甲烷重碳源的重要部分.概述了国内外关于地质成因甲烷释放对大气甲烷源与汇影响的研究进展,详述了来自地质成因化石燃料泄漏的人为甲烷释放以及来自沉积盆地(含油气盆地)、泥火山、地热区、海洋和甲烷水合物的地质自然源甲烷释放对大气甲烷源与汇的贡献及其影响因素;说明由于地质成因甲烷分布的区域性、不均匀性和时空的高度变化性,以及目前地质成因甲烷的通量估算仅建立在区域性的少量甲烷通量测试基础上,造成了地质成因甲烷释放通量估算的高度不确定性;指出研究中国西北地区油气田集聚区的甲烷释放通量,对油气田地质成因甲烷释放通量的估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63.
中国煤层气选区评价标准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煤层气选区评价关系到勘探的成功与否,是煤层气勘探研究最基础的工作.近年国内外煤层气成藏理论、开发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低煤阶气藏、连续薄层气藏、高煤阶低渗气藏等都获得成功开发,大大拓宽了煤层气的开发领域.此前国内在中煤阶成藏优势论基础上建立的选区标准已不适合当前的要求.根据当前存在的问题,结合煤层气成藏类型、地质特点和技术现状,对中国煤层气勘探选区评价标准进行了研究,试图建立一套煤层气选区评价标准,以期对国内煤层气选区评价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64.
865.
黑牛洞铜矿床经历了早期韧性变形-变质作用和成矿期的韧-脆性变形作用。早期韧性变形-变质作用过程中围岩可能分异出含CO2流体,并形成顺片理发育的磁黄铁矿、黄铜矿等矿化。成矿期为伴随江浪穹窿隆升的韧-脆性变形期,含矿石英脉中流体包裹体主要以富液相流体包裹体为主,次为纯气相流体包裹体。流体包裹体成分测试结果显示,富液相流体包裹体主要成分为水,含少量CO2和甲烷等烃类碳质流体;纯气相流体包裹体主要为甲烷,表明成矿流体为富水含炭质流体。流体包裹体氢、氧同位素测试结果表明,黑牛洞矿床含矿流体中的水主要来源于围岩中的变质水。燕山期花岗岩侵位,江浪穹窿隆升,韧-脆性变形形成系列滑脱断层。在此减压、降温过程中,成矿流体被活化并聚集、填充到滑脱断层内。  相似文献   
866.
神狐海域是我国天然气水合物勘探试采的重点区域,在甲烷渗漏过程中会形成黄铁矿和蓝铁矿等具有指示意义的矿物,这些矿物和Fe、P、S等元素密切相关,通过Fe-P-S等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来研究该区域的甲烷渗漏对进一步了解南海水合物的成藏状况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南海北部神狐海域Site 2A柱状沉积物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主微量元...  相似文献   
867.
针对沁水盆地煤层气开采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问题,基于统计学方法对采集的129件水样进行分析,系统评价了地下水与煤层气排采水之间的关系。Piper三线图对各含水层地下水和煤层气排采水水化学特征的分析表明,沁水盆地区域地下水常见离子以HCO3-、SO42-、Ca2+、Mg2+为主,煤层气排采水水化学类型以HCO3-、Cl-、Na+为主,与地下水水化学类型差异大。箱式图结果表明:煤层气排采水中F-平均质量浓度远高于区域地下水中的,可选取F-作为煤层气排采水的示踪剂;沁水盆地未出现地下水F-质量浓度大范围升高现象,仅柿庄区块南部水样(1027-4、1027-5)和郑庄区块(1030-3)东南部水样地下水出现高F-质量浓度。通过聚类分析评价地下水和煤层气排采水之间的F-质量浓度关系,结果显示:柿庄区块南部煤层气排采水F-质量浓度与Na+、HCO3-、Fe3+质量浓度相关性好,水样1027-4同时出现Na+、HCO3-、Fe3+偏高现象;郑庄区块东南部煤层气排采水F-与NO3-质量浓度相关性好,但1030-3未出现NO3-质量浓度偏高现象。结果表明:沁水盆地煤层气开采未造成大范围地下水污染,但柿庄区块南部局部地区浅层地下水混入煤层气排采水。  相似文献   
868.
Shale gas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carry the risk of causing groundwater contamination and enhancing the greenhouse effect through methane leakage. Identifying the source of abnormal methane in groundwater of shale gas development areas is becoming a research hotspot in the fields of groundwater and climate change. This paper reviews the traditional methodology in identifying sources of methane and its deficiency in groundwater application. Then potential and advantages of using noble gases were discussed on how to overcome these limitations of the traditional method. Finally, based on noble gas, the current application status and future challenges of methane source identification in groundwater were analyzed. It can be summarized as:(1) due to chemical and/or microbial processes in the aquifer system, the traditional methodology for methane source identification, which utilizes molecular and isotopic compositions of hydrocarbon gas, has multiple interpretationsand large uncertainties;(2) the non-reactive nature and well-characterized isotopic compositions of noble gases in the atmosphere, hydrosphere, and crust, make noble gases ideal indicators of the sources of methane in groundwater. Moreover, the mechanism of formation and release of crustal noble gas prevent shale gas signatures from being interfered with by natural gas;(3) the key scientific tasks surrounding the use of noble gases for methane source identification include quantitatively separating the components of atmosphere-derived, mantle-derived, and crust-derived noble gases from the bulk noble gases in groundwater. It quantifies the solubility fractionation of noble gases induced by water-gas interaction during methane migration to the aquifer. The application of noble gases can bring a new perspective to tracing the source of methane in groundwater and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protection of groundwater quality in shale gas development areas and mitigation of climate change.  相似文献   
869.
青藏高原冻土区是我国最重要的湿地分布区之一,其碳循环系统在陆地生态环境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系统地研究青藏高原冻土区湿地甲烷排放特征,采用静态箱采气法,通过对近地表游离气甲烷碳同位素含量进行现场测定;结合吸附气烃类气相色谱分析,利用已有的天然气气源判别图解,对研究区甲烷气源成因进行判别。结果显示,在青藏高原冻土区木里地区,土壤甲烷排放在春季最高,以生物成因为主,夏季为混合成因,秋季较低,且以热成因为主,生物作用是影响该区甲烷排放的主要因素,同时地下天然气水合物中的气体逸散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区地表甲烷浓度。  相似文献   
870.
酸解烃是油气化探方法中准确度相对较高的一项指标,已得到广泛的应用,深入研究酸解气有助于对其机理的进一步解释,并且有利于开发新的分析指标。本文利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油气化探样品经盐酸分解后所得气体中烃类组分与非烃气体组分的含量,发现了酸解气中甲烷与氢气的含量具有正相关性。进而通过X射线荧光光谱和X射线衍射分析样品的元素和矿物组成、样品再粉碎分析以及激光拉曼光谱分析包裹体成分等实验,获得以下结论:(1)酸解气中的甲烷和氢气含量与样品元素组成无关,与碳酸盐矿物正相关,其含量可以反映深部油气的情况;(2)两种气体并不是以物理吸附形式存在于样品中,而是存在于更小的空间内,证明了酸解烃分析方法具有相当高的稳定性;(3)获得了甲烷和氢气同时存在于包裹体的直接证据,由此推测这两种气体可能具有同源性。由于甲烷和氢气含量相关性的存在,酸解脱气中氢气的含量测定有望成为油气化探的新指标,应用于油气资源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