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5篇
  免费   261篇
  国内免费   430篇
测绘学   25篇
大气科学   110篇
地球物理   529篇
地质学   634篇
海洋学   990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151篇
自然地理   31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87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100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135篇
  2013年   154篇
  2012年   109篇
  2011年   129篇
  2010年   120篇
  2009年   147篇
  2008年   110篇
  2007年   120篇
  2006年   151篇
  2005年   113篇
  2004年   105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102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8篇
  1978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81.
冠层叶片氮浓度(CNC)是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的重要参数之一。本研究探讨了星载成像光谱遥感在估测亚热带红壤丘陵区人工针叶林CNC的表现。分析包括了星载成像光谱数据(Hyperion影像)覆盖的两条样带上的57个野外样方,并将其分为三个子集(A-C)。利用一元回归和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分析了CNC与成像光谱信息之间的关系。在A-C子集中,CNC与近红外反射率(NIR)之间的相关性一致都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2=0.29,0.33和0.36,P0.05或P0.01)。另外,我们利用归一化的氮指数(NDNI)估计森林CNC的变异。在3个子集中,NDNI与CNC都呈现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相关性不高(R2=0.38,0.20和0.17,P0.01)。然后利用偏最小二乘方法分析了CNC与整个成像光谱数据(反射率、对数变换和一阶导数变换)之间的相关性,对于各个子集相关性不同且相对微弱。在分析已有数据和对比前人文献基础上,文章分析了影响成像光谱遥感森林CNC的可能原因,并指出研究区人工针叶林单一的冠层结构可能减弱了该地区森林CNC与成像光谱信息之间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82.
为研究岩溶区土壤微生物的特性,揭示其在岩溶土壤碳循环的作用,选取桂林毛村岩溶试验场为研究点,采集岩溶区、混合区与非岩溶区中的稻田、玉米和柑橘园表层土壤,采用高通量测序方法,对比细菌群落丰度、组成及多样性特征的异同。结果显示,在得到的48 159条序列中,共有2 602个OTUs。土壤细菌优势门(相对丰度>10%)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优势纲(相对丰度>10%)为酸杆菌纲(Acidobacteria)和β-变形菌纲(β-proteobateria)。岩溶区土壤细菌门水平上的变形菌门和Latescibacteria的细菌和目水平上的酸杆菌亚群GP6的丰度均高于混合区和非岩溶区,而科水平上酸杆菌亚群GP1和目水平上的酸杆菌亚群GP2的相对丰度低于混合区和非岩溶区。冗余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pH和总氮等是引起细菌群落结构变化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983.
作为早期王权国家诞生的核心区域,洛阳盆地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早期发生了剧烈的社会变革,对这一过程中该地区生业经济状况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动植物考古方面,尚需其他证据予以全面评估。为此,本文对仰韶晚期的中沟遗址和龙山晚期至二里头早期的王圪垱遗址出土人骨开展了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研究发现,中沟(δ^13C=-7.5±1.4 ‰,δ^15N=8.5±0.8 ‰,n=28)与王圪垱遗址人群(δ^13C=-9.9±1.9 ‰,δ^15N=8.8±1.1 ‰,n=14)的δ^13C值略有差异,而δ^15N却比较接近。结合植物考古等相关研究结果,我们认为两遗址先民虽然均主要以粟、黍等C4类食物为食,但王圪垱先民食物中水稻的比例有所增加。这种状况可能与龙山晚期之后本地与南方稻作农业人群文化交流更加密切有关。本研究的另一发现是,中沟与王圪垱遗址中墓葬人群(δ^15N=8.9±0.6 ‰,n=17;δ^15N=9.2±1.0 ‰,n=9)的δ^15N值明显高于灰坑人群(δ^15N=7.8±0.7 ‰,n=11;δ^15N=7.9±0.7 ‰,n=5),即前者饮食中肉类比例高于后者。考虑到仰韶中期以来中原地区社会分层越演愈烈,肉食消费的多少一定程度上是人群分化的体现。  相似文献   
984.
风蚀对土壤养分及碳循环影响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土壤风蚀是土壤颗粒在风力作用下的剥蚀、搬运和沉积的过程。风蚀使土壤中的大量营养物质损失,导致土地生产力下降,促使地表养分的再分配,促进碳(C)循环。土壤颗粒团聚体稳定状况、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和人类活动都会影响土壤风蚀度的大小,从而进一步影响土壤中养分的分布及C在土壤圈、大气圈和生物圈中的循环。针对过去对土壤风蚀引起的土壤养分及碳循环研究的不足,提出今后的研究工作应当注重:(1)土壤风蚀环境效应;(2) 土壤的潜在风蚀微观机理;(3)风蚀物在土壤-植物-大气系统间的互馈机制研究。  相似文献   
985.
δ15N在贵阳地下水氮污染来源和转化过程中的辨识应用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随着城市的发展,贵阳地下水氮污染日趋严重,为评估地下水中氮的分布、来源和迁移转化,我们采集了 72个水样,并测定了三氮 (、和 )浓度、主离子、δ 15N- 和 δ 15N-等.结果显示,在贵阳地下水大多数样品中,- N是最主要的无机氮形态,城区地下水大部分含较高的- N; 然而在城市污水和有些被明显污染的地下水中,却是最主要的无机氮形态,尤其是枯水期.丰水期地下水样有较低的δ 15N值,受农业化肥等影响明显.丰水期地下水- N浓度随着 Cl-浓度升高而升高,表明丰水期地下水硝酸盐可能主要受混合作用等控制.而枯水期地下水中溶解氧与硝酸盐的δ 15N值呈负相关关系,且相对于丰水期地下水具有较高的δ 15N值、较低的硝酸盐浓度和较低的 DIN/Cl值,说明地下水环境中主要受土壤有机氮等影响 , 同时可能存在反硝化.  相似文献   
986.
目的:探讨肺霉菌的CT、X线征象,评价肺霉病在影像学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病例采用GE公司生产的HiSpeed NX/I 型CT机及日本岛津产的1250型X光机,对34例肺霉菌病在CT、X线中的影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34例肺霉菌病中19例为白色念珠菌,10例为孢子群菌霉菌球,均经痰培养及细菌学检查鉴定,5例为新型隐球菌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结论肺霉菌病是一种较少见的肺部病变,通过对CT、X线征象的分析,结合细菌的实验室检查,对霉菌病可做出明确诊断,使影像学在肺霉菌病的诊断中又摸索出一定的经验,在指导临床用药方面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相似文献   
987.
土壤营养元素赋存状态和微生物活性是喀斯特地区生态恢复的关键质量指标,温室气体N2O的排放是全球变暖的重要因子。研究了雨季贵阳不同演替阶段森林表层土壤(0~10cm)微生物生物量(SMB)、反硝化酶活性(DEA)、无机氮(N)库和N转化特征,并与玉米地、茂兰喀斯特原始森林土壤做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微生物群落对土壤水分条件响应强烈,土壤有效N的增加有助于微生物群落的增长,土壤N转化速率越快,微生物N同化作用越低。人为干扰(火烧和农业活动)会增加或降低土壤SMB、增加潜在的气态N流失。总的来说,不同演替阶段土壤SMB、DEA和土壤N库均有显著差异,随植被恢复土壤SMB呈上升趋势,温室气体N2O的排放量呈下降趋势,气态N流失形态从N2O转变为N2,N循环过程趋于优化,表明自发演替是退化喀斯特森林恢复的可靠方式。  相似文献   
988.
Cr(Ⅵ)抗性菌株的筛选及其Cr(Ⅵ)去除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微生物分离纯化方法,从制革厂含铬污泥中筛选分离Cr (Ⅵ)抗性菌株,并研究菌株对Cr(Ⅵ)的去除能力.共分离得到对50 mg/L Cr(Ⅵ)去除率大于50%的菌株20株,16S rRNA基因测序结果表明这些细菌主要属于Acinetobacter、 Microbacterium、Leucobacter、Ochrobactrum和Brachymonas属.对其中7株细菌,考察了菌株生长期、pH值和Cr(Ⅵ)浓度对菌株去除Cr(Ⅵ)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细胞在有较高代谢活性的条件下具较高的Cr(Ⅵ)去除能力;pH值对菌株去除Cr(Ⅵ)的能力具有显著影响,在50 mg/L Cr(Ⅵ)、pH值为7~8的条件下,Microbacterium属16号和21号菌株在36 h时对Cr (Ⅵ)的去除率达80%~95%;高浓度的Cr(Ⅵ)抑制菌株对Cr(Ⅵ)的去除能力,其中21号菌株在110 mg/L的Cr(Ⅵ)浓度下去除效果最佳,Cr(Ⅵ)去除率达80%.  相似文献   
989.
通过荧光显微计数和恢复培养,分析了东天山和卓奥友峰冰川区雪的细菌数量及可培养细菌多样性.结果表明:不同地点不同深度雪中微生物数量都与可溶性离子Ca2+、Mg2+和NO3等的浓度显著相关,两种不同类型冰川雪坑中可培养细菌多样性存在明显差异.从卓奥友样品中培养得到高G+C(67%)、低G+C(22%)、α-Proteobacteria(4%)、β-Proteobacteria(4%)、γ-Proteobacteria(1%)和Cytophaga-Flavobacterium-Bacteroides(CFB)(2%)6种不同类群细菌,但从东天山雪样中仅分离得到β-Proteobacteria(48.5%)、α-Proteobacteria(25.5%)、低G+C(25%)和高G+C(1%)4种不同类群细菌.冰雪微生物的数量及种类与环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90.
Sulphur cycling in organic-rich marine sediments from a Scottish fjord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 this study, the biogeochemical transformations of sulphur in organic‐rich marine sediments in a Scottish fjord are investigated by a combination of pore water and sediment geochemistry with sulphide diffusive gradient thin‐film probes and sulphate isotopic data (δ34S and δ18O). Particular attention is paid to sulphur cycling in the upper sediment profile where sulphate reduction occurs but free sulphide is below the detection limits of conventional pore water geochemical analysis but quantifiable by sulphide diffusive gradient thin film. In the uppermost part of the sediment core, δ18O sulphate decreased from near‐sea water values to +7‰, indicating that anoxic sulphide oxidation dominated during this interval. Sulphate δ34S remained unchanged as there was no net sulphate reduction (i.e. reduction was balanced by re‐oxidation). Below 4 cm depth, there was a slight increase in sulphate δ34S from 20‰ to 23‰ associated with minor accumulation of iron sulphide. The δ18O of the sulphate also increased, to around +10‰ at 10 cm depth, as a result of the isotopic exchange of sulphate–oxygen with pore water and/or sulphur disproportionation reactions mediated during sulphur cycling. These processes continued to increase the δ18O of the sulphate to 14‰ at 20 cm depth with no further change in the δ34S of the sulphate. Below 20 cm depth, free sulphide is detectable in pore waters and both the δ34S of the sulphate and sulphide increase with depth with an offset controlled by kinetic fractionation during bacterial sulphate reduction. The δ34S of the sedimentary organic fraction shifted towards lower, more bacteriogenic, values with depth in the profile, without any increase in the size of this sulphur pool. Thus, the organic sulphur fraction was open to interaction with bacteriogenic sulphide without the occurrence of net addition. Therefore, caution should be exercised when using sulphur isotopic compositions to infer simple net addition of bacteriogenic sulphide to the organic sulphur frac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