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59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54篇
地质学   102篇
海洋学   37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 毫秒
211.
肖诗云  许东 《地震学刊》2009,(6):668-675
根据混凝土单轴动力特性试验,引入了应变率的影响,对规范给出的混凝土应力一应变关系表达式进行了修正;针对只考虑混凝土的动态特性和既考虑混凝土的动态特性、也考虑钢筋的动态特性这两种情况,利用修正的表达式对钢筋混凝土柱的动态特性进行了数值分析。结果表明,混凝土的动态特性对于大偏心柱的承载力影响很小,但对于小偏心柱的极限承载力影响显著;钢筋的动态特性对大、小偏心柱的极限弯矩和极限曲率都有明显的影响。本文还分析了柱的极限弯矩、极限曲率和极限轴力随偏心距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212.
水平荷载作用下PCC桩复合地基工作性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利用河海大学岩土所自行研制开发的大型试验模型槽进行PCC桩水平承载足尺试验,实测得到了水平荷载作用下桩身弯矩分布。利用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方法,研究了PCC单桩与等截面实心圆桩、PCC桩复合地基与等截面实心圆桩复合地基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工作性状,对其桩身弯矩和水平位移的分布规律进行了比较,分析了竖向荷载、褥垫层厚度、基础埋深和置换率对PCC桩复合地基桩身性状的影响。研究表明,PCC桩复合地基在水平荷载作用下,随着竖向荷载、褥垫层厚度、基础埋深和置换率的增加,其桩身弯矩和水平位移随之减小。因此,在PCC桩复合地基设计时可以通过适度调整这些影响参数来减小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桩身弯矩和水平位移,确保桩身的安全。  相似文献   
213.
对四根不同轴压比的灌浆连接段试件进行压弯试验,研究了不同轴压比灌浆连接段试件的压弯承载力、延性和破坏模式,并且分析了压弯荷载作用下的灌浆连接段钢管应变分布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灌浆连接段试件具有良好的延性和较高的承载力,且随着轴压比的增加,灌浆连接段试件水平承载力与延性不断减小。  相似文献   
214.
就PHC管桩替代钻孔灌注桩在某基坑中的设计应用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设计中几个取值问题.  相似文献   
215.
简述了四川省珙县筠连矿区大雪山矿段(东段)煤矿普查工程的概况、项目由来及定向孔设计。重点介绍了钻探施工定向钻进的技术路线、方案及技术要点,有线随钻定向钻进效果、经济效益、取得的成果。主要工作包括:配套XY-2000型立轴式液压钻机、BW-320/10型泥浆泵、HC绳索取心钻杆;采用ADST测斜仪,通缆水笼头有线随钻测量定向,螺杆马达孔底动力钻具造斜施工受控定向钻孔。在2个1000 m以深的钻孔中,共造斜29回次,总进尺7378 m。钻孔轨迹基本受控,达到了地质目的。施工中,探索了定向钻进螺杆钻具弯接头的角度选择、适宜绳索钻杆钻进的弯曲强度等问题。  相似文献   
216.
绳索取心钻杆折断事故的原因、预防与处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宽  李鑫淼  梁健 《探矿工程》2018,45(7):48-51
针对地质钻探中时常发生的钻杆折断事故,本文从钻杆材质与加工、复杂地层条件、钻孔弯曲等方面分析了导致绳索取心钻杆折断的主要因素,并从钻杆材质优选、钻杆加工工艺和热处理工艺、螺纹结构优化和精细处理、钻孔结构与钻具级配优化、护壁堵漏技术、现场操作规程等方面总结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建议通过数值模拟优化钻具级配和钻进规程参数,加强钻杆腐蚀缺陷、裂纹等的探伤检测,以提高整个钻探体系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17.
Based on fault geometry, petrography, and geochronology of granitic rocks as well as palaeomagnetic data from the Gyeongsang Basin, two conjugate fault sets are explained as a reflection of NNE-trending right-lateral wrench tectonics. According to this interpretation, the Gaum and Yangsan fault sets correspond to antithetic faulting by R′-shear and synthetic faulting by R-shear, respectively; they have rotated clockwise and counterclockwise, respectively, due to NE–SW compression (shortening), as a result of a NNE-trending wrenching force (simple shear). During progressive deformation, NS- or NNW-trending strike–slip faulting by P-shear occurred in the Yeongyang sub-basin, and finally the Yangsan fault formed as a wrench fault bisecting the P-shear and R-shear directions. Extension of the faults (R-shear, striking ~N22°E) generated by block rotation on the east side of the Yangsan fault (wrench fault, striking ~N13°E) resulted in convex eastward deflections. We suggest that this was caused by oroclinal bending of the existing faults generated by block rotations in opposite directions and is inferred to have been closely related to the East Sea (i.e. Sea of Japan) opening.  相似文献   
218.
海洋柔性立管弯曲加强器参数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荆彪  朱克强  杨然哲 《海洋工程》2016,34(3):99-104
针对海洋立管弯曲加强器所受环境载荷与功能载荷的特点,基于有限元法对某海洋柔性立管弯曲加强器结构进行数值分析。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弯曲加强器与柔性立管组合等效模型,重点讨论了弯曲加强器的设计参数对其自身防弯性能的影响,根据弯曲加强器的曲率及柔性立管的应力分布,对弯曲加强器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得到结论可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219.
水平荷载下桩的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洪平  洪汉平 《岩土力学》2004,25(7):1111-1115
由于桩及桩周土的材料性能参数的不确定性,桩的响应也是不确定的。在考虑桩的水平荷载、桩周土反力及桩的刚度等不确定因素情况下,采用一阶可靠度分析方法对水平受荷桩的最大弯矩及桩顶的最大位移进行了可靠性分析,进 而,考虑分布参数的不确定性,用点估计法预估桩的失效概率,对给定的p-y曲线进行桩的可靠性分析。研究表明,在失效概率相对较低的情况下,水平荷载下基桩的失效概率与随机变量的分布类型假定有较大关系,随机变量分布参量的不确定性只会对桩的失效概率产生较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20.
周厚德  介玉新 《岩土力学》2007,28(Z1):300-304
在岩土工程的数值计算中,除了将岩土材料本身划分为实体单元外,设置在岩土体中,与岩土材料相互作用的其他材料也常常划分为实体单元,比如桩基、堤坝防渗墙和面板等。由于对桩基、防渗墙等往往需要利用内力和弯矩进行设计,这就提出了如何利用有限元得到的应力和位移信息计算结构弯矩的问题。通过对一悬臂梁的计算分析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发现用应力计算弯矩为提高精度需要划分较多单元。用位移计算可以减少单元划分的工作量,但计算易出现振荡,结果不可靠。同时,对剪切闭锁现象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