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9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110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132篇
地质学   110篇
海洋学   385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61篇
自然地理   3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691.
赵斌 《湖泊科学》1996,8(2):125-132
1992年11月 ̄1993年10月,在安徽太平湖水库,同时用藻类生长潜力测试法(AGP试验)和外源添加营养的黑白瓶测定初级生产力法,对陵山站的水体分季度进行了分析测试。其结果表明,这两种方法对太平湖水库的营养评价均是行之有效的,而且二者的结果也能相互比较、相互验证;太平湖水库的不同季节,其主要营养限制性因子也各异。在枯水期,磷是藻类种群和密度的第一限制性营养元素;丰水期,由于各营养元素都相对缺乏,  相似文献   
692.
武汉东湖底栖藻类在不同基质上生长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裴国凤  刘梅芳 《湖泊科学》2009,21(3):357-362
测定了富营养化武汉东湖中的底栖藻类在不同人工基质上建群发展为成熟群落的生物量(Chl.a),定性分析了人工和天然基质上成熟硅藻群落的种类组成和结构特征.通过比较建群期间底栖藻类在花岗岩、玻璃、塑料(PVC)和木板4种不同人工基质上的生物量变化,发现底栖藻类在PVC上的生物量峰值(Chl.a,71.0μg/cm2)明显高于其它人工基质,说明PVC是最适合底柄藻类生长的人工基质.分析发现人工基质花岗岩上底柄硅藻群落的种类组成、主要优势种类、群落的相似性指数、多样性指数都和天然基质上的硅藻群落是高度相似的,显示该人工基质能够代表天然基质上的藻类群落,表明花岗岩应该是以底栖藻类作指示生物监测和评价水质的理想人工基质.  相似文献   
693.
魏炜  孟春晓  秦松 《海洋通报》2006,25(4):78-84
转录调控是基因表达调控的重要方式。转录调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启动子的克隆与分析、反式作用因子(即DNA结合蛋白)的检测及转录量的检测三方面。介绍了基因组步移、凝胶阻滞、酵母双杂交系统、cDNA微阵列等基因转录调控的常用研究方法,并对藻类基因转录调控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694.
从藻类化石的垂直分布探讨杭州西湖的演变历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于1994年春在杭州西湖东北面,西面及湖中心小瀛洲3个钻孔共取了70号岩芯样,经浮选,筛选,以显微镜检鉴定化石藻种,并分析其垂直分布,从而探讨西湖的形成历史,西湖自晚更新世以来的6个化石藻带由下而上依次为:轮藻带,微藻带,微红金颗藻-近缘针杆藻-条纹小环藻带,圆筛藻带,圆筛藻-近缘针杆藻-微红金颗藻桥穹藻-异极藻-短缝藻带和水花束丝藻带,从而反映了西湖的6个发育时期,淡水古湖沼期,淡咸水过渡期,海  相似文献   
695.
东太平洋锰结核中叠层石纹层韵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运用反光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手段研究了东太平洋深海锰结核中微小叠层石纹层的韵律。研究表明, 锰结核中叠层石纹层是超微生物韵律性生长的结果, 而且在锰结核的磨光面上清楚地显示出纹层、纹层组和纹层带三个级别的生长韵律。每个纹层、纹层组和纹层带的平均厚度分别为 516 μm 、551 μm 和 556 μm 。根据微生物生长的一般规律以及锰结核中的间断现象倾向性地认为, 锰结核中纹层的生长周期可能在数十年或近百年。  相似文献   
696.
于1981年3月在西沙群岛永兴岛采集原绿藻标本。用光镜和电镜对所采原绿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原绿藻为简单的原核、单细胞藻类,在同一生境的相同宿主体表有4种不同的细胞构造类型:第1种类型,中央大“液泡”,类囊体单条、平行分散于周围区的细胞质中;第2种类型,中央是大“液泡”,周围区内类囊体多,并形成垛叠;第3种类型,许多小泡充满细胞的大部分,类囊体穿插于小泡之间;第4种类型,有中央大“液泡”,还有许多小泡分散在细胞周围区。上述分类以类囊体和“液泡”的结构和分布为主要分类依据,反映出不同结构的进化意义。表明中国西沙群岛有丰富的原绿藻资源。  相似文献   
697.
南麂列岛自然保护区药用海藻资源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南麂列岛国家海洋自然保护区药用海藻的种类组成及其应用。经初步鉴定南麂列岛共有海藻类400余种,其中已知具有药用功效的海藻111种(小于20μm的微型藻类为16种,20~200μm的小型藻类为9种,大于200μm的大型海藻类为86种),隶属于红藻门49种、褐藻门20种、硅藻门15种、绿藻门14种、蓝藻门8种和甲藻门5种。根据藻类的药理、生理特性及药用功效,可划分为9类:(1)抗菌药(AF);(2)抗凝血、止血药(AB);(3)抗病毒药(AD);(4)抗高血压药(AH);(5)清热解毒药(APT);(6)驱虫药(AI);(7)抗肿瘤药(AT);(8)抗心脑血管药(BC);(9)抗艾滋病药(AIDS)。  相似文献   
698.
Abstract. There is scattered information in the literature that sea anemones are not always sedentary but instead may temporarily or permanently live loosely attached, detached or even pelagically. This is the first attempt to summarize and assess these observations and their probable ecological significance for the life cycles of the respective species. According to current knowledge there are no truly pelagic species of sea anemones; thus, the 'Minyadidae' sensu C arlgren , 1949 have to be abolished as a taxonomic group. Instead, there are indications that there are phases and stages within the life course of many anemone species which are liable to lead a free life in response to abiotic and biotic environmental factors. Juvenile, post-metamorphic stages seem to be of major significance in these respects and may be subjected to long distance dispersal. It is speculated that some of these free-living stages may represent morphologically and/or ecologically different stages between larvae and adults. The newly discovered lifestyle of 'straying predator' is described from sublittoral habitats off South Africa.  相似文献   
699.
对大连石庙鲍育苗池冬,春季底栖藻类的组成作了调研,共发现藻类57种(含变种),其中有24种及变种为辽宁省新记录。藻类组成有如下特点:硅藻种类比较丰富;冬、春季藻类群落组成有一定的主次,演替表现十分明显,种类的重现率不高。  相似文献   
700.
台湾东北和西北部沿岸海域的浮游多毛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瑞平  黄将修 《台湾海峡》1998,17(3):351-354
本文报道东北季风初期台湾东北和西北部沿岸海域的浮游多毛类,计11种。文中对2种新纪录种类作了描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