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96篇
  免费   738篇
  国内免费   1534篇
测绘学   45篇
大气科学   273篇
地球物理   747篇
地质学   3239篇
海洋学   594篇
天文学   45篇
综合类   156篇
自然地理   16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101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138篇
  2019年   152篇
  2018年   158篇
  2017年   127篇
  2016年   154篇
  2015年   181篇
  2014年   245篇
  2013年   262篇
  2012年   239篇
  2011年   269篇
  2010年   211篇
  2009年   257篇
  2008年   242篇
  2007年   269篇
  2006年   275篇
  2005年   224篇
  2004年   212篇
  2003年   210篇
  2002年   155篇
  2001年   159篇
  2000年   144篇
  1999年   114篇
  1998年   120篇
  1997年   88篇
  1996年   85篇
  1995年   74篇
  1994年   69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中国西北部“4.5”沙尘暴过程中尺度低压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9,他引:3  
利用改进型PSU/NCAR中尺度数值模式(MM4标准版),取模式水平格距40km,46×61网格,垂直方向a取15层,即从地面到模式顶(100hPa),σ=0.0、0.1、0.2、0.3、0.4、0.5、0.6、0.7、0.78、0.84、0.89、0.93、0.96、0.98、0.99、1.00,采用NCAR的30'×30'地形资料,以常规观测资料作为初始场,较好地模拟了此次沙尘暴过程的海平面气压的演变和分布,特别是张掖、柴达本盆地以及敦煌附近的三个中低压。同时,模拟了张掖中低压与蒙古冷高压之间的甘肃河西沙尘暴东大风。敏感性试验表明,沙尘暴中低压的形成发展主要是受于物理过程制约;沙尘暴中尺度系统的研究与暴雨中尺度系统的研究是有区别的,积云对流参数化并不是特别重要,在设计研究沙尘暴的数值模式中,应当合理地处理其他的热力、动力过程及大气外强迫源的作用。模式水平格距、地形真实程度对模拟中低压的位置、中心强度有重要贡献;下垫面变化中低压强度有一定影响。张掖热低压的形成发展主要是在有利的环境形势下,特殊地势起了重要作用,表现为直接动力强迫和间接热力强迫。  相似文献   
122.
高围压下冻结砂土的强度特性   总被引:2,自引:6,他引:2  
马巍  吴紫汪 《冰川冻土》1996,18(3):268-272
在高围压条件下,对冻结兰州砂土在不同温度和不同应变速度下进行三轴压缩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围压的增大和应变速度的减小明显增强了冻土的塑性性能;同时,随围压的增大,冻土的抗剪强度增加,但随围压的进一步增加,它出现降低的趋势,存在一个临界 围压,此临界围压值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但不随应变速率而变化。  相似文献   
123.
恢复烃源岩古地层压力和对于研究其生留排烃过程具有重要意义。Nakayama[1]等在开展盆地模拟研究时应用Rubey(1959)和Chapman(197)等人提出的数学地质模型对欠压实地层的古地层压力进行恢复。本文通过对松辽盆地欠压实地层的研究发现欠压实因子随地层厚度、埋深、围岩渗透性等地质条件的不同而改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欠压实地层压力恢复的统计模拟法,克服了目前Nakayama[1]等将地层埋藏过程中的欠压实因子视为常数的不足,从而使计算结果更接近实际。统计模拟法在松辽盆地的应用结果表明了这一方法在实用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4.
华北克拉通北缘晋冀内蒙交界地区有变质程度连续变化、从高压基性麻粒岩、麻粒岩到角闪岩相的变质岩系出露。它们的古变质压力由>1.4GPa(50km)变化到0.5GPa(15km);岩石类型从变辉长岩、中酸性正片麻岩到表壳岩变化;变质矿物组合由不含水的耐火组合变为富含云母和角闪石的组合;地球化学性质表现出从贫Si和Al、轻度亏损生热元素到具有正常的化学成分的连续变化;包裹体流体性质在轻度亏损生热元素的麻粒岩中均为CO2流体,而在麻粒岩相的表壳岩和角闪岩系中H2O流体逐渐增加。上述变质岩系剖面的组成和特点符合大陆下地壳的定义,可能代表了包括最下部地壳在内的华北地块太古宙克拉通型大陆下地壳。据此本文建立了我国第一条克拉通型大陆下地壳剖面,并讨论其地质意义以及相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5.
分析了水压与钻孔联合爆破的特点,给出了设计方法及参数,实践表明,在坚固筒体内构筑物拆除中应用该技术可取得安全,快速解体破碎和定向倾倒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6.
华北中北部高级变质岩区的构造区划及其晚太古代构造演化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李江海  翟明国 《岩石学报》1996,12(2):179-192
通过区域构造编图及重点地段的详细研究,在华北克拉通中北部识别出一条NNE向的构造带——龙泉关-桑干带,它以大规模的韧性剪切带网络、重熔钾质花岗岩带、数量众多的高压麻粒岩构造透镜体或岩片为特征。剪切带以低角度逆冲为主,矿物拉伸线理指示运动方向为NW-SE向。这些剪切带造成东西两侧基底杂岩与表壳岩系包括孔兹岩系的广泛构造叠置,以及高压麻粒岩的近等温减压上隆。从更大的范围看,龙泉关-桑干带处于鄂尔多斯克拉通和阜平-赞皇克拉通之间,并且被五台-吕梁裂谷型绿岩带截切或不整合覆盖。该带应形成于晚太古代,记录了上述两个克拉通斜向拼合的构造过程  相似文献   
127.
Water is the most active component in all geological systems.It has an important effect on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minerals and melts.It also plays a key role in the evolution of the Earth.Accurate thermodynamics data on water are currently confined to pressures below 1.0GPa and temperatures below 900℃.Presented in this paper are new data available on the P-T properties of water at pressures up to 5.0GPa,develoged from 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sis and ultrasonic wave amplitude analysis.It has been found that there may exist another ternary point at 3.0GPa and that ultrasonic wave amplitude change of ice-water transition shows two inflection points above 2.0GPa, consistent with the two peaks of differential thermal curves above 2.0GPa .It may be a new phenomenon which needs further study.  相似文献   
128.
A review and analysis of chemical and nuclear explosive-induced porewater pressure increases and induced rise in groundwater table elevations (groundwater mounding) is presented. Our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residual pore pressure increases and groundwater mounding can be induced by underground chemical and nuclear explosions to scaled distances of 879 m/(kt)1/3. This relationship is linear over seven orders of magnitude of explosive energy ranging from a 0.01 kg chemical explosion to a 100 kt nuclear explosion and is valid for a wide variety of saturated geological profiles. Underground chemical explosions, and probably underground nuclear explosions have the potential to induce liquefaction of water-saturated soils to scaled distances of about 260 m/(kt)1/3.  相似文献   
129.
大别山双河片麻岩氢氧同位素特征及其变质地球化学意义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傅斌  郑永飞 《岩石学报》1997,13(4):451-472
  相似文献   
130.
郑海飞  谢鸿森 《地质学报》1997,71(3):274-280
在0.25-3.75GPa和20-370℃条件下测量了NaCl溶液的电导率。结果表明(1)电导率随温度增高而增大,且电导率的对数与温度的倒数为线性关系,但不同压力不其斜率不同。(2)电导率与压力的 关系较为复杂,存在着不连续性。即在2.25-3.37GPa压力范围,电导率随压力增大而增大;在1.25-2.00GPa压力范围,电导率与压力几乎无关;0.75GPa压力的电导率高于相邻力的电导率。上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