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105篇
测绘学   22篇
大气科学   198篇
地球物理   20篇
地质学   38篇
海洋学   14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2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41.
一种基于FCM算法的雷达反射率基数据的质量控制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FCM(fuzzy C-means,模糊C均值)算法初步建立了一种适用于我国多普勒天气雷达反射率资料的质量控制方案,对2009年6月3—5日蚌埠、阜阳雷达站部分雷达体扫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降水和非降水回波水平反射率结构(T)和垂直反射率差(V)均有不同的参数分布特征,并可有效区分。在此基础上以这两个参数作为FCM算法的输入特征向量,自动识别出降水回波和地物杂波。质量控制结果表明,恰当选取降水回波和地物回波的特征参数,作为FCM算法中的输入特征向量,能够有效识别这两类回波,从而剔除非降水回波,以提高质量控制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2.
用石蜡分别与多壁碳纳米管及大内径薄多壁碳纳米管按不同的质量比混合,制得了复合吸波材料.采用同轴法测量了复合材料在2~18 GHz范围内的复介电常数和复磁导率,并计算了材料对微波的反射率,分析了其吸波性能.结果表明: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在2~18 GHz范围具有吸波性能.其中质量分数为15%的多壁碳纳米管的最大吸收峰在10.4 GHz,其值为-21.7 dB,质量分数为15%的大内径薄壁多壁碳纳米管的最大吸收峰在11.2 GHz,值为-17.6 dB.  相似文献   
143.
江西省地闪气候特征及其活动强弱评价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科学评价雷电活动强弱和为雷电预报的效果检验提供参考依据,基于2003—2010年江西省闪电监测定位系统资料,分析了逐小时的闪电频数变化,发现0.01°×0.01°经/纬度分辨率格点上的地闪频数最大值出现在2004年9月18日17:00—18:00,为64次/h;相较其他时段而言,16:00—17:00闪电活动最强。基于地闪观测资料、探空及多普勒雷达资料,分析了雷达回波强度与地闪数的相关性统计特征发现,在0.1°×0.1°经纬度网格点上,0℃层以上最大回波强度大值与相应时段内的地闪频数大值常不一一对应,但地闪频数大值多出现在强回波附近。格点上的12 min内的地闪数大都≤60个,以1—20个为最多;地闪数≥40个的格点数则明显减少;对应的0℃层以上最大回波强度集中于35—60 dBz,回波强度≤35 dBz或≥60 dBz的格点数则明显偏少。回波强度介于45—55 dBz的格点数明显大于回波强度>55 dBz以及<45 dBz的格点数,表明这个区间内的闪电活动最强。因此,借助0℃以上最大回波强度可简单地区分闪电活动强弱。  相似文献   
144.
陆能  刘财  郭智奇  刘喜武 《世界地质》2017,36(1):283-292
为认识和研究上覆层为VTI时,垂直裂缝发育储层的地震反射AVAz响应特性,提出了相适应的正演模拟方法。该方法类比Shoenberg传播矩阵法中水平慢度分量的表达形式,引入了用入射角、方位角和VTI介质中相速度来表达的水平慢度分量作为输入,简化了各向异性反射率法的框架。利用该方法模拟和分析了各向异性层状模型的地震反射响应随方位的变化,讨论了入射角、上覆层各向异性程度对目标层顶底界面反射波AVAz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适当大的观测入射角进行AVAz分析更为合理,上覆层为VTI时会减弱目标层的AVAz特征。测井尺度理论模型的数值模拟说明了该方法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5.
偏振雷达观测强对流雹暴云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根据偏振雷达原理,用C波段双线偏振天气雷达观测得到4例强对流雹暴演变过程的水平反射率ZH(dBZ)和差分反射率ZDR(dB)垂直剖面RHI定量回波资料,分析了这些雹云不同演变阶段的回波参量和偏振特性的关系,说明ZH、ZDR双参量对判别降雹有着明显优势,用雨滴谱的ZH-ZDR分布边界关系对这些雹云回波进行判别降雹分析,给出我国用偏振雷达观测和识别冰雹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46.
哀牢山北段金矿田地面波谱反射率与TM图像亮度存有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基于这种线性相关性,笔者用矿田内典型金矿床地面波谱的野外实测数据,经TM的相关分析,在哀牢山北段建立了9个地空相关模型。据这些相关模型,将TM图像反演成与金矿地面波谱有关的地空相关图像后,文章对该图像应用效果进行了讨论,认为其有较好的找矿靶区优选与定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7.
麦田能量转化和水分传输特征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本文利用麦田微气象和土壤水分观测资料,分析了冬小麦田水分能量转化传输等征,结果表明,灌溉前比灌溉后波文比大,日际午间(11:00~15:00)波文比与空气动力学阻力相关系数达0.72,比波文比与净辐射,土壤含水量关系显著,灌溉前比灌溉后反射率大;日平均反射率在孕穗期最大,在0.21~0.22间,而后逐渐下降,乳熟期仅为0.15~0.16左右,从3月20日~5月30日,麦田总蒸散量为297mm,净辐  相似文献   
148.
通过计算分析用双线偏振雷达可测到的差分反射率ZDR(dB)和反射率ZH(dBz)与降雨率R(mm·h-1)的关系,得知ZDR与滴谱尺度分布和不同截断直径谱的谱型变化有关。用(ZDR,ZH)双参数技术可以推测雨滴尺度分布的形状变化在测量降雨上的影响,能有效提高测而精度,并可提供相态雨区水成物粒子信息。  相似文献   
149.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earth system microwave remote sensing,the research of microwave spectrum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round truth (earth objects) was carried out in laboratory.A laboratory for microwave remote sensing of the earth objects has been constructed to improve the remote sensing level,the laboratory consists of four parts:the measuring system of dielectric constants,the microwave emissivity meter,the microwave reflectometer and the microwave remote sensing simulation experiment in field.In this paper,the principle of measurement,the correction of near field process,the structure of instrument,the calibration method and the measurement of the earth substances,including soil,water and oil,are discussed.The laboratory may supply the condition for measuring the parameters of thc earth substance remote sensing and help to interpret the remote sensing data.  相似文献   
150.
通过模拟分析,我们发现:由主瓣引起的水平和垂直偏振反射率因子dB数误差比旁瓣引起的同物理量dB数误差至少高一个数量级,并均与该点的反射率因子梯度有一定的相关性。主瓣引起的差反射率因子dB数误差有时可达到0.5 dB左右。这为今后对雷达天线的改进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