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9篇
  免费   162篇
  国内免费   206篇
测绘学   209篇
大气科学   230篇
地球物理   192篇
地质学   350篇
海洋学   151篇
天文学   28篇
综合类   108篇
自然地理   16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8 毫秒
951.
三峡水库区滑坡发育与多种因素相关。这些影响因素可以归纳为两大类:外部因子和内部因子。其中斜坡相对高差是滑坡发育的必要内部条件之一,对斜坡的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文章借助于GIS技术,采用贡献率法重点研究斜坡高差对研究区滑坡发育的贡献。通过对研究区内已有的205个滑坡样本点进行细致剖析,结果表明相对高差在500~1000m的斜坡对滑坡贡献率最高,是滑坡发育的主要高差区间;400m、1100~1300m斜坡贡献率中等,是滑坡发育的次要高差区间;100~300m、1400~1700m斜坡的贡献率较低,是滑坡发育相对较弱的高差区间。文章运用贡献率法定量地分析了三峡水库区滑坡发育与斜坡相对高差之间的关系。所得研究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较好,为库区以后的规划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952.
三峡库区巴东地区紫红色泥岩的崩解特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在地制裁调查及大量岩土实验的基础上,研究了巴东县新城区中三叠统巴东组二段T2b^2紫红色泥岩的膨胀崩解特性。测定了强风化泥岩的矿物及化学成分,对岩石在不同状态和不同浸水时间条件下表现出的快速胀裂、崩解现象进行了细致观察,同时对不同浸水状态的岩石进行了强度试验,发现该区紫红色泥岩风化后具有微弱的膨胀性,以及沿微裂面快速崩解的特性,其膨胀崩解特性与岩石的物理状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53.
西双版纳海拔变化对水湿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西双版纳三个海拔梯度(570m、1105m、1610m)的水湿状况进行了3a的观测(2002~2004年)。随海拔上升,年平均降雨量增加,年平均相对湿度降低,总雾日数减少,年平均气温和水气压线性递减,降雨日数和蒸发量的变化相对较小。随海拔上升,雨季(5~10月)降雨量显著增加,但干季(11~4月)降雨量变化很小,其中在干热季节(3~4月)还会降低。雨季空气相对湿度随海拔上升而增加,但干季的情况却相反。在海拔570m,雾凉季节(11~2月)的雾日为100d,而海拔1105m和1610m,此时期的雾日都仅为6d。以上结果显示:在印度季风环境下,山地与低海拔的坝子相比,干湿季节交替更加明显,在山地上干季期间不存在雾凉季节,在雨季期间,热带山地雨林的水湿气候条件优于较低海拔的季节雨林,但干季山地雨林的水湿条件更差。  相似文献   
954.
龙翠玲  余世孝 《山地学报》2007,25(6):684-690
通过对茂兰喀斯特森林林隙更新状况及林隙环境特征的调查,分析了茂兰喀斯特森林主要树种在不同大小和年龄林隙中的更新密度、无性繁殖特征以及林隙特征、立地条件等因素对树种更新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树种的更新密度随林隙大小的变化因树种的耐荫性强弱而存在差异,表现为耐荫性较强的树种在小面积林隙中更新密度较大,而耐荫性较弱树种在大面积林隙中更新密度较大;主要树种的更新密度随林隙年龄的变化曲线有单峰型和双峰型两种类型,可用多项式进行最好的拟合;大部分树种在林隙中的萌枝率较非林隙中的高,无性繁殖的幼苗数量随林隙面积的增大而增多,随林隙年龄的增大而减少,表明林隙的形成对喀斯特森林的无性繁殖也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无性繁殖亦是喀斯特森林的重要更新对策;林隙面积、年龄、枯落物厚度及小生境类型等是林隙树种更新的主要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955.
中国南极长城站绝对重力基准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2004~2005年南极夏季期间,我国第21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利用FG5绝对重力仪在长城站两个站点(C001和C002)进行了绝对重力测量,精度在±3×10-8ms-2以内,并同时进行了重力垂直梯度测量和水平梯度测量;利用2台LCR相对重力仪在韩国站、智利机场(2点)和菲尔德斯半岛地区的山海关、盘龙山、香蕉山、半边山等7个站点进行了高精度相对重力测量,精度达±10×10-8ms-2,并进行了相对重力仪比例因子的标定,建立了我国南极长城站地区绝对重力基准。  相似文献   
956.
刘坤  刘贤赵  李希国  孟翠玲 《水文》2007,27(1):36-39,25
鉴于水质类型和分级标准存在模糊性,将模糊数学中的相对隶属度理论和概率神经网络相结合,构建了模糊概率神经网络水质评价模型(FPNN)。阐明了该模型的构建方法,提出了基于指标相对隶属度矩阵插值构建训练样本的方法,并将该模型应用于实际水质评价。通过与综合评判法、属性识别法和BP网络法的比较,验证了该模型操作简便,评价结果客观可靠。  相似文献   
957.
以相对穿阈率为评估指标,探讨了强非线性杜芬系统稳态随机振动的等效化问题。结果表明,在不同位移阈值条件下,随着系统振动非线性的增强,立方恢复力等效模型预测精度逐步提高。该等效模型对强非线性杜芬系统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958.
讨论了雨区在天气图上占的相对面积问题。发现不同的雨区相对面积联系着不同的概率,从而形成了一个概率分布函数。还得到了雨区相对面积的出现概率与气象站出现降水的气候概率的理论关系。  相似文献   
959.
黄土高原半干旱雨养区日光温室小气候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小气候观测系统对黄土高原半干旱雨养农业区日光温室各部位温湿度进行系统全面的监测分析,结果表明:秋栽黄瓜整个生育期,室内气温和地温呈现波动式降低,而相对湿度在采收初期以前呈波动式增加,但在普遍采收期以后波动下降,这3个因子都随高度而变。不同生育期室内气象要素的日变化趋势和波动基本相似,但变幅不同,一天中峰值出现的迟早略有差异。在垂直方向,温室内不同高度的气温和相对湿度明显不同且日变化较剧烈,在低层形成低温高湿的小环境,而高层形成高温低湿的小环境,但整个温室总体上始终处于高湿环境。不同层次土壤温度明显不同,10 cm地温在一天中变化最敏感,变幅最大;30 cm地温变幅较小,且最高温出现的时间比10 cm土层滞后2 h;50 cm地温在一天中几乎没有什么变化,与上层土壤比较,始终处于低温水平。在水平方向,气温和地温都表现为南高北低,湿度相反,但这种南北差异很小,可近似认为水平方向温湿度和地温分布比较均匀。  相似文献   
960.
传统摄影测量是基于测点的前方交会和后方交会,所以共线方程(即物点、像点与摄影中心位于一条直线上)是整个摄影测量的核心。相对定向和绝对定向则基于同名像点共面的思想,而在工业计量测量和飞机姿态测量等领域,大量存在的是一些直线或者曲线,并不存在明确意义的点。因此,提出了基于广义点的相对定向和绝对定向的方法,解决了传统相对定向和绝对定向不能解决的问题,理论上证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