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67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22篇
地球物理   60篇
地质学   148篇
海洋学   13篇
天文学   18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2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江西石城国家地质公园的龟裂地貌主要产于晚白垩世河口组红色砂岩中,造型奇特、多样,形成许多象形景观,如龟寿石、松果石、鳄鱼石、仙人犁田等,引人注目。但是,对这些龟裂地貌的微观研究不足,导致对其成因的解释比较模糊。本次在野外用罗盘测量裂隙走向,同时采集砂岩样品进行偏光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实验观察,分析龟裂地貌形成的原因。野外观察发现,龟裂地貌主要发育在颗粒相对均匀的厚层细粒砂岩中,可产在砂岩层面或其它暴露面上,向下延伸一般不超过15 cm。在偏光显微镜下,砂岩样品的碎屑颗粒主要为次棱角状-次圆状,分选性较好,填隙物中含有方解石胶结物。在扫描电镜下,颗粒胶结疏松,颗粒表面的溶蚀小孔和裂隙比较常见。结合国内外类似研究,本文认为岩性是龟裂地貌发育的基本要素,裂隙走向的玫瑰花图显示,断裂构造控制了一部分龟裂的形成,但并不是唯一的原因。在风化作用过程中,由于硅、铁、锰氧化物沉淀而在砂岩表层形成薄层结壳,后由于应力拉张使结壳破裂,形成细小的裂隙,流水沿着裂隙侵蚀使其扩大,最终形成龟裂地貌。最后,提出龟裂地貌的四个阶段演化模式。  相似文献   
72.
73.
Based on rotational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REOF),max-entropy and Mexico-hatwavelet transform techniques,monthly SSTA of the tropical Pacific,Atlantic and Indian Oceans(32.5°S—32. 5°N)is investigated.It is shown that the inter-decadal variability and inter-annualvariability take on global scale,and there exist their own significance areas.Moreover,throughthe total time series,the intensity of the variabilities is time-variable.And in fact,both thevariabilities are usually coexistent.In significance areas of each of the variabilities,anothervariability is sometimes quite strong.  相似文献   
74.
恒山高级变质岩区是中国早前寒武纪变质岩研究的经典地区之一。通过对区内露头尺度的构造研究,识别出恒山灰色片麻岩在新太古代晚期发生了2期剪切变形,2期剪切变形形成的构造形迹在空间分布、岩石的变形习性、变形组构等方面均存在差异。重点分析了早期构造变形形成的各种构造形迹的特点,认为恒山中东部的灰色片麻岩早期形成的自北而南由网结状分布的强变形带向均匀带状展布的强变形带的变化是构造变形分解的结果,代表了岩石在中深构造层递进变形的过程,具有时空演变的意义。这一过程是由均匀的岩石、各向异性不均匀的岩石向强烈定向的岩石转变的过程。  相似文献   
75.
Soil models based on kinematic hardening together with elements of bounding surface plasticity, provide a means of introducing some memory of recent history and stiffness variation in the predicted response of soils. Such models provide an improvement on simple elasto‐plastic models in describing soil behaviour under non‐monotonic loading. Routine use of such models requires robust numerical integration schemes. Explicit integration of highly non‐linear models requires extremely small steps in order to guarantee convergence. Here, a fully implicit scheme is presented for a simple kinematic hardening extension of the Cam clay soil model. The algorithm is based on the operator split methodology and the implicit Euler backward integration scheme is proposed to integrate the rate form of the constitutive relations. This algorithm maintains a quadratic rate of asymptotic convergence when used with a Newton–Raphson iterative procedure. Various strain‐driven axisymmetric triaxial paths are simulated in order to demonstrate the efficiency and good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 Copyright © 2001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76.
本文详细地研究了夹层橡胶隔震支座的全刚性性能,同时还研究了夹层 橡胶隔震支座的回刚性,并给出了竖向压力及剪切变形对隔震支座回转刚性的影响结果,文末给出了隔震支座在高压缩应力作用下的基本力学性能,研究结果显示在竖向压缩压力达到30MPa时,隔震支座仍可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77.
地球电磁响应函数的旋转不变量特征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论述了不变量为整体或全局所共有的约束关系与旋转不变量的地球电性结构研究中的重要性,根据电磁响应函数的旋转特性,提出了几个基本的旋转不变量,也由此导出了其它一些旋转为变量,并指出这些不变量与电性分布的关系,最后,简单给出了大是电磁阻抗张量旋转不变量的Mohr圆应用。  相似文献   
78.
岩土材料应力路径无关硬化参量的构成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汀  姚仰平 《岩土力学》2007,28(1):69-76
在分析砂土试验结果的基础上,揭示了基本硬化内参量(塑性体积应变、塑性剪应变)变化的应力路径相关性,提出了应力路径无关硬化参量的一般表达式。并指出了塑性功硬化参量及其提出的黏土和砂土统一硬化参量均是所提一般表达式框架下的特例。还将该统一硬化参量直接和修正剑桥模型结合,并与试验结果对比,表现出描述剪胀特性的简单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9.
非线性硬化与非线性软化的巷、隧道围岩塑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岳  王志强  吴敏应 《岩土力学》2006,27(7):1038-1042
在符合岩体实际的弹性、应变非线性硬化和具拐点的非线性软化的三段式光滑连接应力-应变关系条件下,求得静水压力下圆形巷、隧道围岩塑性硬化区和软化区的应力分布表达式。证明了所求得的巷道围岩径向和切向应力曲线在硬化区半径 和软化区半径 处均光滑连接,特别是所求得的切向应力 - 曲线没有尖峰向上的应力集中,此结果与日本学者久武胜保的试验结果一致。指出基于理想弹、塑性本构模型的Kastener解有明显缺陷,其 - 曲线尖峰向上的应力集中与实际不符。  相似文献   
80.
关于分级单屈服面模型的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王德玲  葛修润 《岩土力学》2004,25(7):1059-1062
在大理岩、红砂岩和花岗岩的单轴压缩和常规三轴压缩试验的基础上,发现它们的极限包络线可以大致设为一条平均直线,利用此直线可以确定其斜率和粘结应力。用于计算硬化的两个硬化系数应选取应力-应变曲线上应力峰值前若干点的数据计算。试验发现岩石的破坏与阶段改变处相距不远,不能用Desai提出的方法确定阶段改变参数n。笔者认为取稍大于2的值是比较合适的。在预测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时,提出一种简单实用的方法,即把岩石初始压密阶段的终点作为初始状态,用该点的应力状态计算初始的硬化参数和累积塑性应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