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50篇
  免费   4050篇
  国内免费   2435篇
测绘学   443篇
大气科学   1305篇
地球物理   10371篇
地质学   4687篇
海洋学   3408篇
天文学   101篇
综合类   833篇
自然地理   1587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64篇
  2022年   403篇
  2021年   563篇
  2020年   630篇
  2019年   828篇
  2018年   643篇
  2017年   616篇
  2016年   585篇
  2015年   733篇
  2014年   829篇
  2013年   884篇
  2012年   994篇
  2011年   1032篇
  2010年   842篇
  2009年   969篇
  2008年   940篇
  2007年   1234篇
  2006年   1179篇
  2005年   966篇
  2004年   990篇
  2003年   852篇
  2002年   743篇
  2001年   589篇
  2000年   599篇
  1999年   544篇
  1998年   535篇
  1997年   432篇
  1996年   471篇
  1995年   394篇
  1994年   369篇
  1993年   319篇
  1992年   223篇
  1991年   167篇
  1990年   94篇
  1989年   94篇
  1988年   79篇
  1987年   46篇
  1986年   35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20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1篇
  1954年   1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81.
北京地区地震、爆破和矿震的记录图识别   总被引:2,自引:7,他引:2  
以北京地区台网数据为例,讨论了天然地震、人工地震和矿山地震的区别,并对多重地震和不同地区的地震特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82.
TemporalchangesinshearwavesplittingaftertheM=5.2ShimianEarthquake of June 9,1989Tian-ChangCHEN;Zhi-JunLI;Run-ShengZHANG;GuoGu...  相似文献   
983.
陈学庭 《地震研究》1995,18(1):29-40
本文根据Aki的尾波散射理论,在前几年圈定的滇东重点监视区范围内量取了11个台近站2500个地震尾波资料,计算了各台在研究的大区域及6个小区域内的随时间变化的Q值,并分析了其随时间变化的特征,得出滇东重点监视区在未来3至5年内不会有7级以上大震发生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984.
地震科技信息的积累和应用是我国地震科学事业发展的基础,我国的地震信息工作在地震预报的探索和研究中以及地震工程应用中,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进一步认识地震科技信息的重要性,发展这一事业,本文就地震科学研究与地震科技信息的内在联系,地震科技信息的运行机制及地震科技信息工作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  相似文献   
985.
Effects of topography on the propag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inertia gravity waves areinvestigated by means of WKBJ method.The equation of wave action conservation is obtained.It isfound that the inertia gravity wave tends to propagate to the higher elevation area,meanwhile theamplitudes of the waves increase.While the inertia gravity waves propagate to a lower elevation area,their amplitudes decrease.  相似文献   
986.
考虑β随纬度变化下的Rossby孤立波与偶极子阻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文献[4]得到的推广的β平面近似式为f=f0+β0 y—(δ0/2)y2,研究由δ0项所引起的一类Rossby孤立波,而不考虑基流切变和地形等因子的作用。经过计算可以发现,当经向波数为1时,这种孤立波具有显著的南低北高的偶极子阻塞结构,它主要存在于弱西风气流中,并且偶极子的能量随着纬度的增高更容易集中(即高纬偶极子结构趋于局地化),因而,β随纬度的变化可能是中高纬度地区偶极子阻塞产生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87.
通过北极4个区的海水DQ%指数和全国160站7月份降水关系的诊断分析指出,6月份格陵兰海冰异常与黄河中上游7月份旱涝存在着明显的联系,6月份格陵兰海冰少(多)时,黄河中上游7月份易涝(旱)。产生这种联系的物理机制是6月份格陵兰海冰异常影响7月份欧亚大气环流,导致黄河中上游7月份降水产生异常。通过对相关场进行显著性检验,确认了6月份格陵兰海冰异常与黄河中上游7月份旱涝联系在统计上的可靠性。同时发现,有时随机数序列与气象要素场的相关场会达到很高的显著水平,而且这种相关场中的显著相关区的分布并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成片分布的。这项工作指出了把对相关场的显著性检验与相关场成因的物理机制分析相结合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88.
本文用钢管混凝土柱作为结构底层耗能柱、用承重墙和隔震器控制结构底层倒塌破坏,从而提出了一种新的耗能-隔震柔性底层结构体系。通过本文12根钢管混凝土柱和文献[7]中7根钢管混凝土柱的低周疲劳实验,初步确定了钢管混凝土柱地震损伤模型的参数;通过两个钢管混凝土-钢筋混凝土三层框架模型和一个纯钢筋混凝土三层框架模型的拟动力实验,研究和比较了两类结构体系的地震损伤。  相似文献   
989.
应用混合变量弹性动力学方程和线性常微分方程组的矩阵指数解法,将层状介质中广泛应用的弹性波传播矩阵解法推广至横向非均匀介质,给出了一种可计算复杂地质体中弹性波传播的广义传播矩阵数值解法。该方法可模拟任意震源及所产生的各种体波、面波,数值结果表明具有很高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990.
Abstract Slab detachment is a geophysical instability whose manifestation can be revealed by seismic tomography. Evidence of this phenomenon is in the Dinarides/Hellenic and the New Hebrides subduction zones. Subducted slabs in these regions are torn horizontally at depths ranging from 100 to 300 km. We constructed a viscoelastic three-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 model and investigated the state of stress. We found that an area with high stress concentration of the order of several hundred MPa is formed near the tip of the tear inside the slab, which can cause lateral migration of the tear. Favorable conditions for slab detachment are characterized by large interplate frictional force at a subduction zone and small slab resistance force deeper down. Stress concentration increases with the down-dip tension inside the slab. The phenomenon of slab weakening has also been studied from a thermal-mechanical standpoint, using a two-dimensional convection model with non-Newtonian, temperature-dependent rheology. The stress-dependent rheolog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ausing local weakening of the descending slab. In strongly time-dependent situations the fast descending slab is not strong everywhere but has a weak region in the middle, making it vulnerable to slab detachment. The presence of viscous heating will enhance slab detachment tendency by further weakening the interior by the frictional heating. Besides these effects, there are other mechanisms which can also weaken the slab interior and help to make slabs more pliable and susceptible to detach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