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2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67篇
测绘学   13篇
大气科学   10篇
地球物理   61篇
地质学   333篇
海洋学   103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28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9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4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21.
在成矿作用地球化学与勘查地球化学分析的基础上,选取W、Sn、Mo、B i、Cu、Pb、Zn、Au、Ag、As、Sb、Hg共十二种元素作为南岭地区钨矿勘查的重要指示元素。对这十二种指标元素采用等权平均归一化,相关系数加权累加归一化和异常能归一化三种方法进行处理,都可较好地反映该区钨元素的矿化信息,且均比钨元素单指标异常信息效果显著。相关系数加权累加归一化指标主要反映钨元素信息,而等权平均归一化指标和异常能归一化指标主要反映成矿元素的共同矿化信息,这二者在南岭地区对钨矿成矿信息都具有较好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522.
杨天森  何秋萍 《探矿工程》2006,33(1):26-27,30
通过石灰桩在处理软土地基的工程实践,论述了石灰桩的施工方案及处理效果,证明用石灰桩处理软土地基及提高地基土的承载力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23.
This paper summarises the results of a comprehensive critical review, initiated by the OECD/NEA "Clay Club," of the extraction techniques available to obtain water and solutes from argillaceous rocks. The paper focuses on the mechanisms involved in the extraction processes, the consequences on the isotopic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the extracted pore water and the attempts made to reconstruct its original composition. Finally, it provides some examples of reliable techniques and information, as a function of the purpose of the geochemical study. Electronic Publication  相似文献   
524.
为高效快速去除水中全氟辛酸,选择工业废物煤化工渣对全氟辛酸进行吸附去除探究。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制备了4种煤化工渣(粒径从大到小为CGA1、CGA2、CGA3和CGA4),研究其在水溶液中的全氟辛酸吸附性能。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拉曼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4种煤化工渣的结构特征进行表征分析,并考察了全氟辛酸初始质量浓度和初始pH对吸附进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煤化工渣对全氟辛酸有高效的吸附能力,伪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4种煤化工渣对全氟辛酸的吸附行为及过程,其中CGA4去除全氟辛酸的最大吸附量为25.51 mg/g;随着全氟辛酸溶液初始质量浓度升高,煤化工渣对全氟辛酸的吸附容量逐渐增加;初始pH对CGA3和CGA4的影响微弱,CGA1和CGA2在酸性条件下显示出更优越的吸附性能。由此得出,4种煤化工材料中粒径最小的CGA4具有最优的全氟辛酸去除能力且基本不受pH限制。FTIR分析表明,吸附过程中氢键的形成占主导地位,XPS和Zeta电位检测结果表明,物理吸附和静电吸附在去除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25.
将1株产油淡水微藻——微拟球藻(Nannochloropsis sp.MASCC 11)分别接种到青岛市2家市政污水处理厂(STP)的尾水中,根据其生长、油脂产率和营养盐去除情况,评价了利用STP尾水培养微藻以生产富油的藻生物质同时深度净化尾水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团岛污水处理厂(TD-STP)和李村河污水处理厂(LC-STP)尾水中无机氮和磷酸盐的浓度虽然远低于BG11培养基,但仍能支持微藻生长,而且以未经稀释的尾水更具优势,培养8 d后,藻生物量分别达到BG11培养基中生长微藻的65.23%和44.77%。STP尾水经稀释后处于营养盐缺乏状态,有利于藻细胞内脂质积累,但是油脂产率最大值(10.5 mg·L-1·d-1)仍出现在未经稀释的TD-STP尾水中,为未稀释LC-STP尾水的1.37倍。LC-STP尾水中微藻的油脂产率较低,可能与该处理厂接纳工业废水而在尾水中残留较多有害物质有关。在微藻的直接和间接作用下,TD-STP和LC-STP尾水中磷酸盐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4.5%和100%;无机氮的去除率较低(分别为59.2%和45.4%),与尾水中初始N/P较高有关。上述结果表明,与接纳工业废水的污水厂相比,处理生活污水的污水厂所排尾水较适于培养产油微藻,能够实现产油微藻低耗培养与尾水深度净化相耦合。  相似文献   
526.
循环水及污水中总磷的国家标准方法是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当样品中有机磷含量高时,分解易碳化,操作繁琐,分析误差大.本文应用磷钼黄显色示差分光光度技术测定某钢厂循环管道除垢污水中的总磷,通过正交实验确立了采用硝酸-高氯酸消解样品,将样品中聚磷酸盐、有机磷酸盐转化为正磷酸盐,在硝酸溶液中,正磷酸盐与钒钼酸铵作用生成可溶性黄色磷钒钼酸配合物,基于其颜色强度与磷的浓度成正比测定高浓度磷的含量.实验对使用的氧化剂用量、溶解温度、显色条件、测定波长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磷含量在10.0 ~ 40.0 mg/L范围符合朗伯-比尔定律,方法精密度(RSD)<1.0%(n=5),加标回收率为98.8%~105.0%.建立的示差光度法比一般光度法相对误差小,准确度更高;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的测定结果基本吻合,且测定成本更低.  相似文献   
527.
Residence time of deep groundwater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arameters in safety and performance assessment for high-level radioactive waste geological disposal. In this study, we collected the deep groundwater samples of Jijicao in Gansu Beishan pre-selected region. The deep groundwater residence time at two depths estimated by Helium-4 accumulation method were 3.8 ka and 5.0 ka respectively upon measurement and calculation,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deep groundwater is not derived from the deep crust circulation process. Hence, deep groundwater is featured with long residence time as well as slow circulation and update rate, and such features are conductive to the safe disposal of high-level radioactive waste.  相似文献   
528.
基于开源PostgreSQL空间数据库和SharpMap控件,设计开发了高放废物地质处置遥感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遥感影像的打开、另存、裁剪、空间查询、可视化漫游及数据记录的增、删、改、查等多种功能,对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及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29.
文章论述了古地下水测年法的原理、适用范围及其在高放废物地质处置中的应用,分析对比了各种测年方法的优缺点,旨在为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选址中的水文地质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30.
核素在裂隙介质中的迁移问题是核废物深地质处置中极为关注的问题。为了解裂隙介质中核素的迁移规律,建立了基于双重介质理论的描述核素在裂隙域和基质域中迁移的基本微分方程,利用拉普拉斯变换推导出其解析解;在对西北某核废物处置场预选区地水文地质条件分析的基础上,获取相关参数,利用一维多途径核素迁移模型,选取国内在花岗岩中研究较多的核素Cs-134、Co-57、Tc-99,模拟这几种核素的相对浓度随模拟时间、迁移距离的变化规律。模拟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Cs-134的迁移是最快的,而Tc-99迁移是最慢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