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36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14篇
地质学   106篇
海洋学   5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3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under climatic variations has resulted in substantial loss of marshes in the West Songnen Plain in the past decades. In this paper, the shrinkage and fragmentation process of marshes and its possible causes in the West Songnen Plain from 1954 to 2008 were explored using historical topographic maps and remote sensing data.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West Songnen Plain underwent considerable shrinkage and fragmentation of marshes in that same period. Marshes occupied 6404 km2 in 1954, but this area has decreased by 74% in the past 54 years. The average annual decrease rate of marshes was 88 km2 per year. Meanwhile, the number of marsh patches decreased from 1411 to 514, and the mean patch size decreased from 454 to 320 ha. Cropland and salinized wasteland were the two main land use types into which marshes were converted. During the same period, grassland decreased by 54%, cropland increased by 22%, and salinized wasteland expanded by 612%.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air temperature and index of dryness was found in the study region, along with decreased precipitation, thereby affecting the marsh systems through the changing hydrological regimes. On the other hand, population, gross domestic product, and livestock number increased considerably as marshes shrank and became fragmented. Governmental policy changes played a key role in land use transformations in the study region.  相似文献   
112.
利用人口与经济变化组合关系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探索新时期吉林省城市发展的空间分异现象及成因。结果表明:(1)吉林省形成了绝对增长型、绝对收缩型、精明增长型和人口集聚中心4种城市发展类型。(2)绝对增长型城市产业结构不断多样化,科技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日益提高;精明增长型城市先进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迅速发展,但生活性服务业发展相对不足;绝对收缩型城市以传统制造业为主导产业,城市竞争力不断丧失,存在持续收缩的发展趋势;人口集聚中心凭借发达的公共服务业抑制了主导产业衰退背景下的人口流失现象。(3)产业结构、企业组织、政府调控以及集聚-扩散效应是新时期吉林省城市增长与收缩分化的成因。顺应区域城市发展趋势,编制存量和减量规划,分类引导城市的精明增长与收缩,是未来吉林省空间重构的主要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13.
孙平军 《地理科学进展》2022,41(8):1478-1491
城市收缩是中国当前快速城镇化进程中不断涌现的一个新现象,给传统基于“增长情景模拟”的区域—城市规划范式和发展认知论带来极大的冲击和挑战;如何构建城市收缩“中国化”理论分析框架也由此成为学术界和规划管理部门关注的焦点话题。据此,论文围绕如下几个问题展开分析:① 系统梳理城市收缩概念的由来、城市收缩与城市增长、城镇化,以及与本土化、国际化的关系认知,指出城市收缩与城市增长是城镇化发展过程中2个方向互异的过程产物,也是一个嵌入全球化而根植于本土化的结果产物,研究中应避免“就收缩城市论收缩”;② 辨析与界定城市收缩与收缩城市的概念内涵,指出当前收缩城市识别标准的不统一,源于城市收缩与收缩城市概念混淆、概念重现象描述而忽视要素—效应的发展关联;③ 从研究范围、研究时段、界定标准和研究背景与区情差异性等方面对城市收缩内涵的“中国化”进行了初探,提出以城市建成区为研究范围、以10年为考察期、以综合取代单一人口指标构建收缩城市识别标准与方法体系,立足区域关联剖析、预测与响应收缩城市等内容与形式来落实“中国化”城市收缩内涵; ④ 基于产权区域、场势理论、区域关联与区域差异性构建中国语境收缩城市研究框架与实践路径。研究结果以期抛砖引玉唤起国内广大地理学者对城市收缩研究的“中国化”进行深入探讨,为世界城市收缩研究提供“中国经验”。  相似文献   
114.
唐山曹妃岛大酒店位于沿海第四系软层的工程地质施工区,针对第四系缩径软层地热深井钻井技术难点,在设计施工中采取了低失水量、高密度钠土泥浆护壁钻进、控制泵量等工艺技术措施,效果显著。总结了一眼缩径软层地热深井钻井和成井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15.
钻孔缩径是小口径岩心钻探经常遇见的问题,不仅严重影响施工进度,浪费施工材料,加大施工成本,严重时会造成孔内事故,甚至报废钻孔。通过几个实例,分析了缩径原因及其危害,介绍了事故的处理过程,总结了钻穿缩径地层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6.
21世纪天山南坡台兰河流域径流变化情景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台兰水文站2003—2005年观测的水文气象数据,通过参数率定和验证获得了适用于台兰河流域的HBV水文模型优化参数。应用RegCM3气候模式在IPCC SRES A1B情景下的预估数据,经Delta降尺度方法生成流域未来气候数据,并结合流域冰川退缩情景预估台兰河流域径流在21世纪中期(2041—2060年)和末期(2081—2100年)可能发生的变化。结果表明:在21世纪中期和末期,台兰河流域气温将显著上升,而降水变化不大;21世纪中期冰川3种可能退缩比例为15%、20%和25%,末期分别为20%、30%和40%;无论冰川处于哪一种退缩情景,21世纪径流较基准期(1981—2000年)都呈增加趋势,中期和末期最小增幅将分别为17.3%和18.6%;最大增幅可达45.9%和66.0%;耦合RegCM3气候模式预估增幅为28.9%和41.5%;台兰河流域未来径流年内分布与基准期大体相同,但又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具体表现为,在21世纪中期5月份径流增加很快,径流峰值出现在7月份,而到21世纪末期径流峰值出现在8月份。  相似文献   
117.
古蔺矿区煤层破碎,瓦斯含量高,在钻进中易发生坍塌;煤系地层中粘土质岩较多,吸水性强,易造成缩径,给钻探施工带来了困难。通过现场分析和反复实践,并结合绳索取心的特点,采用了在泥浆基浆中加入柴油,用油包水的低固相物质作基浆,制作了低固相油基泥浆。矿区115-2、114-3和114-2孔的应用表明,该泥浆不仅解决了煤层坍塌问题,而且具有钻进效率高、安全和经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8.
合徐高速公路南段膨胀土矿物成分及微结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运用X—射线衍射、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以及化学全量分析等方法,对合徐高速公路南段膨胀土的矿物组分及微结构等方面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探明其特殊的工程性质不仅与膨胀土的矿物组分、阳离子交换量有关,更与其微结构密切相关,特别是其结构联结特征;膨胀土的胀缩特性随着粘土矿物含量的增大,特别是蒙脱石、阳离子交换量能力的增强而增强;土的微结构是控制膨胀土胀缩性的另一个重要因素,随着粘土基质中的卷曲片状物质的增多而增强,而膨胀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膨胀土粘土颗粒之间的结合连接程度。  相似文献   
119.
某多层住宅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事故分析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比较普遍,而建筑物的破坏经常从裂缝开始,不同性质的裂缝其危害性不同。对某多层建筑住宅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进行了现场详细调查,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根据不同的裂缝性质及其危害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通过一年多的监测,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20.
外加直流电场下粘土矿物的膨胀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研究了外加直流电场作用下粘土膨胀率的变化。结果表明,在电场作用下,粘土膨胀率降低,电解膨率大小与粘土性质、电场强度、体相溶液矿化度及施加电场时机等有关。在相同电场强度条件下,膨胀性强的蒙脱石的电解膨率最大,而伊利石、高岭石的电解膨率较小。蒙脱石的电解膨率随着电场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当电场强度高于临界值(本实验中为2 V/m)时,电解膨率值基本不变。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蒙脱石的电解膨率以指数规律降低。施加电场时机对电场降低粘土膨胀率的效果有较大影响:在注入蒸馏水的同时施加电场可以有效防止粘土膨胀;在注入蒸馏水之后施加电场可以有效降低粘土膨胀率;先施加低强度电场(EFS=2 V/m)然后再注入蒸馏水,可以造成粘土的膨胀,即使提高电场强度,粘土膨胀率仍然很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