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95篇
  免费   3355篇
  国内免费   3888篇
测绘学   1609篇
大气科学   975篇
地球物理   5412篇
地质学   9674篇
海洋学   2028篇
天文学   2034篇
综合类   1467篇
自然地理   2539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212篇
  2022年   522篇
  2021年   588篇
  2020年   671篇
  2019年   826篇
  2018年   672篇
  2017年   722篇
  2016年   762篇
  2015年   827篇
  2014年   962篇
  2013年   915篇
  2012年   1034篇
  2011年   1147篇
  2010年   902篇
  2009年   1308篇
  2008年   1199篇
  2007年   1281篇
  2006年   1258篇
  2005年   1081篇
  2004年   1099篇
  2003年   1082篇
  2002年   848篇
  2001年   773篇
  2000年   748篇
  1999年   657篇
  1998年   686篇
  1997年   473篇
  1996年   435篇
  1995年   391篇
  1994年   356篇
  1993年   299篇
  1992年   257篇
  1991年   153篇
  1990年   114篇
  1989年   111篇
  1988年   83篇
  1987年   79篇
  1986年   51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13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5篇
  1954年   1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71.
唐山震区深反射剖面分析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进一步研究唐山地区深部地壳构造与唐山大地震孕育及发生的关系,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在石油部物探局的协助下,于1985年1月在唐山震区完成了64km长的深反射剖面野外观测,获得了高分辨率的整个地壳结构的详细资料。分析结果表明,唐山震区内深度500m以上的沉积层十分破碎;结晶基底为前震旦纪地层,埋深2-7km不等,覆盖地层倾斜,且断层发育,其中陡河断裂为正断层,延深至6-7km,推断该断层为1976年唐山发震的重要构造之一。测线上大约21km深处普遍存在一反射层;莫霍面深度在31-32km左右,与该地区折射剖面得到的结果相当一致。  相似文献   
972.
新疆特克斯-昭苏地震断层的发现及有关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86年作者在特克斯-昭苏盆地首次发现长70公里、最大垂直和水平位移均达8米的地震断裂带和地震形变现象,并认为是1716年地震时形成的。地震断裂带的展布和运动方式,与科博河-昭管处断裂相一致。特克斯断裂带是一条复杂的断裂带,它由多条断裂组成。1716年地震表明该断裂带具有新的活动性  相似文献   
973.
Seismic reflection and refraction data off Washington and Oregon are used to determine the style of sediment deformation and to infer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accreted sediments on the lower slope. Onshore-offshore seismic refraction data off Washington are used to determine the location of the trench, or where the plate bending starts.We find that off Washington the subduction zone is characterized by a trench whose physiographic expression is buried under several kilometers of sediments and is tens of kilometers landward of the lower slope, which is accreting seaward as the result of the offscraping of sediments.Seismic reflection data support previous observations that offscraping occurs along seaward and landward dipping thrust faults. Refraction data indicate that a sediment package thrust up along a seaward dipping fault (off Washington) was not measurably changed in velocity with respect to a Cascadia basin section. However a package uplifted by thrusting along a landward dipping fault (off Oregon) did have increased velocity.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increased velocities off Oregon could be the result of erosion and exposure of more deeply buried and compacted sediments, rather than the result of dewatering due to tectonic stress. Off Washington the sensitivity of velocity to porosity and resolution of the seismic method does not preclude dewatering due to tectonic stress, but it does limit the degree of dewatering.In the deeper parts of the lower slope section off Washington and Oregon velocities as high as 3 to 4 km/sec are found. Heat flow data indicate that the temperatures in this high velocity regime are greater than 100°C. It is hypothesized that lithification related to clay diagenesis may be partly responsible for the high velocities, rather than simply compaction. It also appears that the high velocity sediments are subducted while the unlithified low velocity sediments are offscraped.  相似文献   
974.
采用金刚石压砧高压设备,对立方结构掺钕钇铝榴石多晶进行高温高压相变研究。实验分同时加温加压、独立加压、独立加温三类。对压力温度作用后相变产物进行了 X 射线衍射研究,对相变前后样品的配位数、晶体结构、晶胞参数、体积、密度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975.
本文将正四面体、正八面体、正六面体归为结晶类,将正二十面体、正十二面体归为准晶类。大小相近的原子倾向于形成正二十面体配位;再将正二十面体看成球体,那末符合m35对称的理想堆垛方式是以等大正二十面体共角顶连接,形成大一级的正二十面体。继续按照这一规律连接将不断形成更大一级的正二十面体,从而获得理想准晶结构模型。此模型很好地解释了Al—Mn准晶体的高分辨结构图及Penrose拼图与准晶体的高分辨结构图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76.
广西构造实为一弧形构造,它由四个并排的北东—北西向的轭状弧带所组成。每个弧带的前部,为坚硬的岩块所组成,所产生的断裂及岩浆活动对寻找与火成岩有关的矿产有一定意义。每个弧带的后部,产生盆地型沉积,有利于沉积矿产的形成。  相似文献   
977.
俞帆  王铁儒 《岩土力学》1993,14(3):29-40
本文在邓肯-张模型进行深入探讨的基础上,提出了切线模量实质物理意义是剪切模量的观点,并分别采用应力法和应变法推导了剪切模量和体积模量(或变形模量)公式,还进行了考虑Biot固结非线性弹性油罐地基有限元实例分析。对不同的变形模量计算方法进行了比较,提出了改进的非线性弹性模型。  相似文献   
978.
麻粒岩区构造地质编图原则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麻粒岩区的边界及亚区划分标志常为等变线、断层或剪切带。主要地质单元包括灰色片麻岩、花岗片麻岩、混合岩、副变质表壳岩、层状侵入体、高级变质绿岩等,基性岩墙群为划分不同地质单元、建立其相对时序的重要标志。以上单元普遍被构造叠置,常可识别出侵入关系。表壳岩系底部不整合及地层层序的研究对于认识大陆克拉通化过程及沉积环境演化具有重要意义。早期大规模水平构造先后被两类变形序列叠加,第1类与麻粒岩相变质发生于同  相似文献   
979.
崔军文 《地质论评》1994,40(2):106-110
在综述有关青藏高原隆升的各种观点和模式后,依据青藏高原新生代变形和岩石圈组构特征,提出了高原隆升的新的动力学模式——岩石圈深层扩张模式。其基本观点是强调由于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的强烈俯冲造成岩石圈组构和变形的不均一性及岩石圈中存在的碰撞→收缩(重力不均衡)→伸展(均衡调整)的正向转变和由伸展→收缩的逆向转变的反复交替。据此将青藏高原的造山带划分为三种成因类型:喜马拉雅型、冈底斯型和昆仑型。  相似文献   
980.
鄂东北大别杂岩中混合岩形成的动力学机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王江海  杨问华 《地质学报》1994,68(4):308-323
本文针对中小位移量伸缩缝构造进行设计研究,提出了一种常温固化型桥梁伸缩缝。经过对伸缩量Δ20cm,Δ=40cm的多座桥梁的实验应用表明,这是一种适用于中小位移量桥梁中性能良好的伸缩缝,施工简便。其桥缝具体结构为,在两侧拍击区采用钢纤维混凝土增,缝内用高分子聚合物与一定比例的水泥及掺合物拌和均匀,经一段时间与桥面和加固铺装层固化成具有较高弹性和一定强度的整体式桥梁伸缩缝。其效果良好,供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