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33篇
  免费   2267篇
  国内免费   4238篇
测绘学   87篇
大气科学   568篇
地球物理   3450篇
地质学   9662篇
海洋学   1054篇
天文学   22篇
综合类   657篇
自然地理   638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41篇
  2022年   333篇
  2021年   359篇
  2020年   416篇
  2019年   591篇
  2018年   498篇
  2017年   430篇
  2016年   559篇
  2015年   583篇
  2014年   683篇
  2013年   754篇
  2012年   720篇
  2011年   705篇
  2010年   616篇
  2009年   725篇
  2008年   659篇
  2007年   739篇
  2006年   777篇
  2005年   587篇
  2004年   616篇
  2003年   536篇
  2002年   438篇
  2001年   407篇
  2000年   481篇
  1999年   410篇
  1998年   360篇
  1997年   342篇
  1996年   311篇
  1995年   269篇
  1994年   221篇
  1993年   197篇
  1992年   162篇
  1991年   106篇
  1990年   101篇
  1989年   79篇
  1988年   46篇
  1987年   45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1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9篇
  1974年   1篇
  1954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1.
In the frame of 2D-static problems one approaches the problem of elastic-NRT (not-resisting tension) semi-plane loaded on its limit line. This problem is intended to model the stress situation induced in the soil by a foundation structure. The solution, in terms of activated stress field, is searched for in the class of stress fields satisfying equilibrium and admissibility conditions, by applying an energy approach. Copyright © 2004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2.
江山—绍兴断裂带是中国南方最重要的构造带之一。它是江南陆块与华夏陆块神功运动形成的碰撞拼贴带。它表现出明显的多期变形、构造叠加的特征:神功运动形成近东西向平卧褶皱;印支运动沿断裂带有向北西强烈的推覆挤压。断裂带不同时期的活动反映了不同特征的构造环境,形成不同的构造变形特征,并对两侧的地质历史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利用钻孔测井资料并运用地层倾角测量信息分析法,给出了江汉盆地地应力最大水平主压应力方向为NE60~65°  相似文献   
14.
洛坝铅锌矿床位于黄诸关韧脆性变形带所波及的范围内,断裂、褶皱、劈理、节理等形态构造类型均很发育,经对小型构造的统计及应力场分析证明,矿区变形主要是在海西—印支期长期存在的南北向古应力场持续作用下形成的。  相似文献   
15.
ImooUonONSCCisoneofthemosttwortantcausoffailureofstaiuleSsstalequipmentandfacilitieS.Studiesonunh0refacilitiesshowedthatanaddicchloridesolutionfilmcouldbefo~onthescheeofstalandthatstaiuleSSstalisinaCtivedissolutionstateinaedicchloridesolutionopinetal.,l99O;Gnanamoorthyetal.,l99O).ltisgenerallythoughtxthatSCCcannotoimrwhenthematerialisinaCtiveanodicdissolutionstate,soitsomcewithresultingcasualties(0ldfieldetal.,l99O)arousedattentiont0it.SomeSCCmeCanisrnsproposedpeuang,l988,Newmanctal.,…  相似文献   
16.
The finite‐element formulation and integration algorithms developed in Part I are used to analyse a number of practical problems involving unsaturated and saturated soils. The formulation and algorithms perform well for all the cases analysed, with the robustness of the latter being largely insensitive to user‐defined parameters such as the number of coarse time steps and error control tolerances. The efficiency of the algorithms, as measured by the CPU time consumed, does not depend on the number of coarse time steps, but may be influenced by the error control tolerances. Based on the analyses presented here, typical values for the error control tolerances are suggested. It is also shown that the constitutive modelling framework presented in Part I can, by adjusting one constitutive equation and one or two material parameters, be used to simulate soils that expand or collapse upon wetting. Treating the suction as a strain variable instead of a stress variable proves to be an efficient and robust way of solving suction‐dependent plastic yielding. Moreover, the concept of the constitutive stress is a particularly convenient way of handling the transition between saturation and unsaturation. Copyright © 2003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7.
北秦岭侵入岩带中的中酸性侵入岩主要形成于晋宁旋回的中晚期阶段。主要岩石类型包括辉石闪长岩、闪长岩、石英闪长岩、英云闪长岩、花岗闪长岩、斜长花岗岩、花岗岩和钾长花岗岩。岩石化学、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证明,这些岩石主要形成于B型俯冲和碰撞造山的构造环境中,而钾长花岗岩形成于后造山的伸展阶段。据此,该侵入岩带揭示了北秦岭褶皱带在晋宁旋回中晚期阶段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8.
应用GPS观测青藏高原东北缘应力场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各向同性弹性地球模型推导了地面位移场速率与地壳内任意点应力场变化的边界积分关系,同时利用青藏高原东北缘1999~2001年观测的GPS资料对观测区地壳深度为5 km和25 km的主应力和最大剪应力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主应力变化主要集中在祁连山断裂、海原断裂等,在1920~1954年间历史上发生过多次震级为7.0~8.5级强震的断裂附近,并具有主应力变化沿断层走向分布、最大剪应力沿断层走向交替变化等特征.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对德尔尼铜矿的成因存在着不同认识。从矿石组成和结构、构造来看,应属典型的块状硫化物矿石,矿床亦应属于含铜黄铁矿型矿床。但从其地质产状来看又与一般的黄铁矿型矿床大不相同,与一般的岩浆熔离铜镍硫化物矿床也有较多差异。这就是本矿床类型独特之处。近年来通过工作又取得一些新资料,特别是超基性岩和矿石的同位素年龄数据。本文在综合新老资料基础上,提出新看法,认为该矿床形成于上地幔,再就位于地壳浅部。其成因类型暂定为:“深部熔离—构造侵位矿床”。鉴于本矿床与一般块状硫化物矿床相比有其独特性,建议命名为“德尔尼型”。  相似文献   
20.
从地形地貌特征、重磁地球物理场、深部构造与断裂构造以及地震活动、震源机制等多方面论述北东东向构造是南海北缘的主要活动构造。对于长期以来认为新华夏系北东向构造是该区主要活动构造的观点来说,这是一种新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