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19篇
  免费   3685篇
  国内免费   2378篇
测绘学   1481篇
大气科学   924篇
地球物理   7055篇
地质学   6687篇
海洋学   1654篇
天文学   683篇
综合类   894篇
自然地理   1804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13篇
  2022年   295篇
  2021年   473篇
  2020年   583篇
  2019年   766篇
  2018年   854篇
  2017年   921篇
  2016年   997篇
  2015年   1014篇
  2014年   1061篇
  2013年   1477篇
  2012年   1104篇
  2011年   1104篇
  2010年   914篇
  2009年   938篇
  2008年   975篇
  2007年   885篇
  2006年   918篇
  2005年   837篇
  2004年   750篇
  2003年   651篇
  2002年   580篇
  2001年   459篇
  2000年   454篇
  1999年   335篇
  1998年   308篇
  1997年   263篇
  1996年   215篇
  1995年   182篇
  1994年   147篇
  1993年   132篇
  1992年   91篇
  1991年   84篇
  1990年   53篇
  1989年   56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5篇
  1976年   3篇
  1971年   2篇
  1963年   2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1.
1999年渤海浮游植物生物量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以浮游植物量、浮游动物量、营养盐浓度 (包括无机氮和无机磷 )以及碎屑量为生态变量 ,在HAMSOM水动力学模式的基础上构建了 1个三维浮游生态动力学NPZD模型。采用此模型研究了渤海 1999年浮游植物量和初级生产力的变化情况 ,模拟结果与实测基本相符。模拟结果表明 :1999年渤海浮游植物量的变化大致呈双峰分布 ,春季水华出现在4,5月份 ,秋季水华出现在 9,10月份 ;受透明度和局地水深的影响 ,渤海湾和辽东湾北部浮游植物量的年变化呈夏季大、冬季小的单峰分布。 1999年渤海不同海区初级生产力的变化特征是 :除莱州湾一年中有春、夏 2个峰值外 ,其它 3个海区都是夏季高、冬季低的单峰分布 ;1999年整个渤海年平均的初级生产力为 2 5 7mgC/m2 /d。  相似文献   
912.
南海前新生代基底与东特提斯构造域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综合分析了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古生物学等多方面资料,将南海海域控制新生代主要沉积盆地的基底划分为6个区:北部湾古生界断堑基底区、莺歌海古生界走滑拉分基底区、琼东古生界断陷基底区、西沙北古生界裂谷基底区、西沙南古生界走滑伸展基底区和南沙古-中生界伸展基底区。通过区域地质分析.初步重建了该海域的大地构造演化历史。该海域新生代沉积基底在前新生代时期与其北面陆上云开地区同处于特提斯构造域中,形成于古特提斯构造域背景之中,为东特提斯多岛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古特提斯的东延段在研究区有3个分支,即云开北、琼北、琼南3个海盆,分别表现为现存的云开北、琼北、琼南等缝合断裂带,使该区新生代沉积基底表现出明显的分区性。自晚古生代以来,伴随古、中特提斯的成生、消亡,该区新生代沉积基底经历了5个阶段的演化,其动力机制是一个复杂的研究课题,拆沉-去根-释压熔融是其主要动力机制,造成了特提斯构造演化上的序列性和叠置性。  相似文献   
913.
黄河口快速沉积及其动力过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现场观测资料和卫星遥感校准图像计算表明 ,185 5年以来 ,黄河三角洲新淤陆地 36 99km2 ,生长速率为 2 6 8km2 /a ,黄河输入三角洲 1× 10 8t泥沙形成 3 14 4km2 的陆地。进入河口区的泥沙约 88 4 %堆积在水下 8km宽的三角洲前缘。研究表明 ,这一堆积比例是河口切变锋、异重流和潮流场相互作用的结果 ,异重流在黄河汛期一直存在 ,大约搬运黄河来沙的 6 0 %沉积在三角洲前缘 ;一个潮周期内 ,切变锋出现两次 ,它能够捕获异轻羽状流中的悬浮泥沙堆积 ,也能够限制异重流的远距离扩散。切变锋消失后 ,少量悬浮泥沙才能远距离扩散 ,随潮流离开三角洲水下斜坡。  相似文献   
914.
探讨淡水养殖尤其是大水域网箱养鱼中由于投饵方式的不当和投饵量过多导致过剩饵料沉积引起水域环境污染的解决方法。本研究利用鱼类的听觉生物学特性,参考音响驯化技术的有关参数,结合投饵用400 Hz正弦波连续音对鲤(Cyprinus carpioLinnaeus)进行了音响驯化实验。结果表明,最初放声时,实验鱼产生惊愕反应,迅速离声源而去;但驯化6 d后,实验鱼在放声后迅速游向声源,摄食时间由最初的150 s缩短到实验后期的60 s。整个实验阶段放声组与对照组摄食时间差异极显著(P<0.01),摄食率和特定生长率无显著差异(P>0.05)。根据实验鱼的生长参数,求得了参考投饵量曲线和方程。本实验结果为音响驯化技术在淡水鱼养殖中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915.
近年来,海岸侵蚀呈现不断加剧的趋势,给沿海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造成了极大危害。关于三亚湾海岸侵蚀过程及其动力学研究多停留在定性或半定量阶段。从海岸动力地貌学角度出发,基于沉积物迁移理论,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定量研究了三亚湾海岸在波浪和潮流作用下的动力演变过程。计算结果重现了海水波浪的传播形态及动态特征:涨潮时,波高极值相对较大,水位随之升高,波动现象明显,波动形态复杂;落潮时,波高极值相对减小,水位也随之降低,海面相对较平静,波形态在离岸区域较单一,仅在近岸区域相对多样化。同时,数值模拟结果也很好地显示了三亚湾岸线附近的沉积或侵蚀过程特征:三亚湾西段海洋动力条件较强,沉积或侵蚀现象明显,沉积/侵蚀能力由三亚湾西段逐渐向东段减小。此外,以海洋动力学机制为基础,定量模拟了三亚湾海岸侵蚀与演变物理过程,为该地区海岸开发利用、海岸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16.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estimate genetic parameters of body width(BW)to body length(BL)ratio(BW/BL)and of body weight traits(BWT)in turbot,and to elucidate the genetic mechanism of the two traits during ontogeny by dynamic genetic analysis.From 3 to 27 months,BW,BL and BWT of each communally stocked fish were measured every 3 months.The BW/BL ratio was measured at different sampling ages.A twotrait animal model was used for genetic evaluation of trait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heritability values of BW/BL ratio ranged from 0.2168 to 0.3148,corresponding to moderate heritability.The BWT heritability values ranged from 0.2702 to 0.3479 corresponding to moderate heritability.The heritability of BW/BL ratio was lower than that of BWT,except at 3 months of age.Genetic correlation between BW/BL ratio and BWT decreased throughout the measurement period.Genetic correlations were higher than the phenotypic correlations.The current results for estimating genetic parameters demonstrate that the BW/BL ratio could be used as a phenotypic marker of fast-growing turbot,and the BW/BL ratio and BWT could be improved simultaneously through selective breeding.  相似文献   
917.
The consumptive effects of predators are widely acknowledged, but predation can also impact prey populations through non‐consumptive effects (NCEs) such as costly antipredator behavioral responses. The magnitude of antipredator behavioral responses by prey is determined by an assessment of risk using sensory cues, which in turn is modulated by the environmental context. We studied the detection behavior and escape response of the keyhole limpet Fissurella limbata from the predatory sea star Heliaster helianthus. Through laboratory and field experimental trials, we quantified the distance and time of predator detection behavior by the prey, and measured their active escape responses when elicited. We found that predator detection by the limpet was chiefly mediated by distance, with experimental individuals capable of detecting predator presence effectively up to distances of at least 50 cm in the field and 70 cm under laboratory conditions.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is prey species is able to evaluate the proximity of its predator and use it as an indication of predation risk; therefore, predator–prey distance appears to be a primary predictor of the magnitude of the antipredator response. Given the tight relationship between predator distance and prey movement and the important role herbivores can play, particularly in this ecosystem, we expect that NCEs will cascade to the patterns of abundance and composition of rocky shore communities through changes in prey foraging behavior under risk.  相似文献   
918.
姜浩  赵中阔  樊伟  宋金宝 《海洋与湖沼》2018,49(6):1138-1150
基于时长38天的海表风场实测数据,应用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ModeDecomposition,EMD)和小波分解(Wavelet Decomposition, WD)这两种数据处理方法首先对涡相关法中的截断时间尺度(CutoffTimescale,CTS)进行估算,结果显示:基于EMD与WD方法估算出的CTS一般都在40秒左右(EMD的结果略小),远远小于传统涡相关法中CTS的取值(固定为10分钟),且EMD和WD的使用使得每一段数据都能够根据自身的湍流特点而获得合适的CTS; EMD方法和WD方法有效的去除了计算结果中的非湍部分,且对通量传输方向的刻画也更加合理,极大提高了通量的计算精度,所得通量与传统方法计算的通量偏差平均值高达45%;研究还对EMD和WD的优缺点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EMD相比于WD有更高的自主性,而WD对信号的分离程度则更高。  相似文献   
919.
详细研究了基于GNSS的LEO卫星接收机授时自主完好性(TRAIM)故障检测数学模型以及可用性算法。以GPS和BDS组合为例,分别对500 km、650 km、800 km和1 400 km等几种典型轨道高度的卫星,开展基于GNSS的LEO卫星TRAIM可用性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告警阈值100 ns时,基于GPS+BDS组合系统的TRAIM检测可用概率达到99.1%以上,基本满足LEO卫星TRIAM检测可用性需求。  相似文献   
920.
本文以3S技术为支撑,在修正水土流失方程(RUSLE)的基础上,针对徐州黄泛平原-丘陵地带的特殊地形地貌、对2000年以来徐州市水土流失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0-2014年徐州市土壤侵蚀等级以微度为主,微度侵蚀面积占总侵蚀面积多年平均达到76.34%;中度侵蚀次之,所占比例在10%~17%间;剧烈侵蚀所占比例最少。轻度及以上土壤侵蚀等级主要发生在中部微山湖下游、京杭大运河一带的丘陵岗地地区、主城区与故黄河北岸的黄泛平原地区,以及丰县、新沂、邳州的局部区域;土壤侵蚀存在一定程度年际变化特征,睢宁、丰县、邳州的部分地区侵蚀面积年际变化较为明显,土壤侵蚀总面积整体上呈现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