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08篇
  免费   962篇
  国内免费   1489篇
测绘学   1674篇
大气科学   397篇
地球物理   1495篇
地质学   3893篇
海洋学   576篇
天文学   23篇
综合类   522篇
自然地理   479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193篇
  2021年   288篇
  2020年   319篇
  2019年   352篇
  2018年   247篇
  2017年   364篇
  2016年   362篇
  2015年   364篇
  2014年   436篇
  2013年   456篇
  2012年   488篇
  2011年   441篇
  2010年   355篇
  2009年   366篇
  2008年   481篇
  2007年   450篇
  2006年   403篇
  2005年   362篇
  2004年   292篇
  2003年   294篇
  2002年   234篇
  2001年   210篇
  2000年   194篇
  1999年   201篇
  1998年   168篇
  1997年   115篇
  1996年   116篇
  1995年   77篇
  1994年   93篇
  1993年   58篇
  1992年   58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汤国起  周策 《探矿工程》2008,35(12):19-22
介绍了目前滑坡深部水平位移钻孔倾斜仪人工监测方法存在的问题,钻孔深部位移自动化监测通信方法的选择。地质滑坡灾害监测中广泛使用钻孔倾斜仪,介绍了CZ-2型钻孔倾斜仪的构成及现场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22.
靳益民  高淑芳 《探矿工程》2008,35(12):23-25,34
GYD-300型全液压动力头工程钻机为全液压驱动,动力头反循环式机型。液压系统采用插装阀集成结构,电液复合操作。使用PC控制监测系统,适时检测孔底各相关压力,对不同地层进行范围设置,实现钻进过程中孔底的自动、手动恒压钻进。重点介绍了该钻机的结构特点、实验情况、主要技术参数等。  相似文献   
23.
全球定位系统(GPS)是一种全天候、高精度的连续定位系统,它以速度快、方法灵活多样、操作简便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工程测量和变形监测中。结合水厂铁矿GPS边坡变形监测实例,对GPS监测网的星历预报、基线向量平差计算、网平差计算、结果及残差不确定度进行了细致分析研究,以验证GPS技术在边坡变形监测中的可靠性和精度。  相似文献   
24.
陶奎元  沈加林  姜杨  余明刚 《岩石学报》2008,24(11):2647-2656
雁荡山岩石地貌由叠嶂、方山、石门、柱峰、锐峰、岩洞、天生桥和峡谷、涧溪、瀑、潭、湖等岩石地貌组合而成。其形成的地质学、岩石学基础是白垩破火山岩相与构造。不同类型地貌景观反映了这一破火山构造。断裂切割、重力崩塌与流水侵蚀是形成此类地貌的主要外动力地质作用。雁荡山岩石地貌在形态、成因和审美学意义上均有别于我国砂砾岩岩石地貌、碳酸岩岩石地貌和花岗岩岩石地貌。雁荡山地貌可作为流纹质火山岩地貌的代表。  相似文献   
25.
火山玻璃风化层的透射电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透射电镜(TEM)和X射线能谱(EDX)研究了长白山天池火山1000年和4000年前两次大喷发产生的火山玻璃风化层特征.TEM分析显示,4000年前大喷发浮岩中的火山玻璃风化层平均厚度3.7 mm,1000年前大喷发浮岩中的火山玻璃风化层平均厚度为1.0 mm.EDX分析显示,两次大喷发浮岩中的火山玻璃风化层化学组成与火山玻璃相比富Al、Fe,而si减少.火山玻璃风化层富Al发生在Al的浓度较高的中到弱酸溶液中(pH=5~6),火山玻璃表面形成含有少量的非晶质的Al、Si、Fe物质,这些非品质的次生物质是火山玻璃风化早期阶段形成的.天池火山喷发物中火山玻璃的微观特征的差异可能与火山喷发年代和喷发后的环境有关,研究天池火山不同期次喷发物中火山玻璃的微观特征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6.
Total mass flux, size distribution of sediment particles and some chemical components such as total carbon (TC), total nitrogen (TN) and calcium carbonate (CaCO3) were monitored monthly using a multi-cup sediment traps at seven coral reef sites (6 reef flat and 1 reef slope) of the Marine Protected Areas around Ishigaki, Kohama, Kuroshima and Iriomote Islands in the southern Ryukyus, Japan from September 2000 to September 2001. The size distribution of trapped sediments revealed mostly uni-modal fine sand to mud in the reef flat and gravelly to coarse sand in the reef slope. The total mass flux ranged between 0.54 to 872 gm−2d−1, and showed a pronounced seasonality (high in summer-autumn and low in spring) at each site, which was consistent with the rainfall and typhoon regime. Exceptionally high values were observed on the reef slope (Iriomote) in February–March 2001 (1533 gm−2d−1) owing to a large amount of bottom sediment re-suspension. On the reef flat (Todoroki South and North; Ishigaki), values obtained in July–August 2001 (872 gm−2d−1) and August–September 2001 (800 gm− 2d−1) indicate the high terrestrial discharge from Todoroki River. Trapped sediment particles consist of CaCO3 (1.2–27.1%) and a non-carbonate fraction (98.8–72.9%), which contains total carbon (4.9–26%), carbonate carbon (CO2-C) (0.2–3.1%) and non-carbonate carbon (NC-C) (7.9–25.6%). Total nitrogen content was in the range 0.02–0.48%. TN is contained mainly in the carbonate fraction and NC-C may be contained in the non-carbonate fraction. The low TN/OC ratio of the trapped sediments suggests that they were mostly of terrestrial origin and that both fractions migrated. The high total mass flux derived from Todoroki River exceeded the threshold at which a lethal effect on coral community is caused. The results stress the importance of conducting seasonal studies of sedimentation over more than one year and at more than one location in south Japan coral reef ecosystems to gain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processes controlling the total mass fluxes and their nutrients content, also to develop an awareness of how to prevent the damage of coral reef ecosystems and, if it does occur, to allow mitigation measures to be undertaken.  相似文献   
27.
近年来,由于工农业和沿海养殖业的发展,我国近海污染逐年加重,赤潮发生频次增加。因此,监测近海污染和赤潮发生预报方法研究势在必行。本文用NOAA/AVHRR数据,分析近海水域污染状况,并探索赤潮发生的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28.
南海北部及广东沿海新生代火山活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调查区新生代火山活动十分活跃。岩性以基性为主,少数属超基性Sr~(87/86)初始值最高0.706189,最低0.703178,陆区和海盆新生代火山岩均来自地幔。 K-Ar年龄最老62.86百万年,最新0.43百万年。从老至新可划分为8个活动期,分别为古新世早期、始新世早期、渐新世末期、中新世中期、中新世晚期、早更新世早期、早更新世晚期和中更新世中期。 海盆与陆区火山活动在岩性、同位素特征、活动时期、喷发方式以及岩浆来源等方面都十分相似,二者属统一的新生代火山岩区。  相似文献   
29.
南海尖峰海山多金属结壳地球化学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南海尖峰海山多金属结壳富含30多种元素,其锰铁矿物主要由钡镁锰矿,δ-MnO_2和FeOOH·xH_2O组成。与其它海区的结壳相比,尖峰海山结壳富含Cu、Ni、Ba、Zn、Pb等元素,而Co、Ti、稀土元素(REE)、Sr等元素相对较贫。研究表明,HREE亏损,具明显的Ce正异常,较明显的Tb正异常和Yb负异常。这是氧化弱碱性海洋环境所致。结壳是水成作用的产物,它的形成受南海独特的古海洋环境所控制,海底火山热液作用,可能也是影响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0.
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的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各种海洋生态监测方法的基础上,构建生物分布指数、生物暴露指数和生物反应指数,并由此确定生态质量总指教。生态质量总指数可以综合反映特定海洋环境的生物群落特征,典型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蓄积特征以及生物体对环境污染的生理生化反应特征,因此可以应用于近岸海洋环境质量的生态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