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92篇
  免费   546篇
  国内免费   486篇
测绘学   982篇
大气科学   639篇
地球物理   265篇
地质学   1438篇
海洋学   384篇
天文学   44篇
综合类   773篇
自然地理   599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161篇
  2022年   126篇
  2021年   141篇
  2020年   126篇
  2019年   120篇
  2018年   105篇
  2017年   108篇
  2016年   108篇
  2015年   149篇
  2014年   237篇
  2013年   197篇
  2012年   224篇
  2011年   321篇
  2010年   217篇
  2009年   258篇
  2008年   291篇
  2007年   277篇
  2006年   369篇
  2005年   202篇
  2004年   271篇
  2003年   283篇
  2002年   159篇
  2001年   188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34年   2篇
  1931年   1篇
  1924年   1篇
  192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锰矿是我国战略性紧缺矿种,寻找锰矿尤其是富锰矿是我国地质工作者的迫切任务。在西昆仑造山带的西北段玛尔坎苏地区石炭纪沉积岩系中探明的大型碳酸锰成矿带,是我国近年最重要的富锰矿找矿新发现。然而,目前对该富锰矿带的成矿主要控制因素、形成机制及展布规律等地质问题的认识尚不深入,严重制约了该矿带深部及外围进一步找矿预测工作。本文从成矿地质背景入手,以典型锰矿床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的剖析为切入点,通过对比研究国内外典型锰矿的成矿特征,总结出西昆仑玛尔坎苏富锰矿带的控制因素主要包括伸展型边缘盆地、丰富多源的锰质来源、海洋氧化—还原界面的变化、有机质深度参与成岩成矿过程等;初步建立了“玛尔坎苏式”富锰矿的成矿模式,并提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科学问题,这对丰富锰矿成矿理论及进一步找矿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2.
论中国郯庐断裂带的活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根据卫星影像、断层泥的分布和特征、重力资料、地震分布和震源机制资料以及其他某些地质资料,讨论了郯庐断裂带前震旦亚代以来的活动情况和现代活动性,并认为沿此断裂带现存达几百公里的左旋走滑位移量,应是地史上历次断裂运动的最终结果。指出了值得继续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73.
春花秋月又一年,晨光暮色不释卷。与时俱进开新篇,殚精竭虑谋发展。刚刚过去的一年,是“十五”计划的总结之年。根据2005年11月30日最新发布的《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年度报告(2005)》(统计源刊5941种),《云南地理环境研究》影响因子为0.573,在云南各个高等院校所办的全部期刊中名列第一,在云南所有期刊中名列前茅,在全国地理类期刊中名列13,远远超前于不少“核心期刊”,为“十五”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相似文献   
74.
楼惠新 《地理学报》2006,61(6):F0002-F0002
2006年中国农学会学术年会暨循环农业与新农村建设高层论坛于2006年4月21-24日在北京召开,与会代表有农业部危朝安副部长、九三学社中央贺铿副主席、中国科协程东红书记等260人。这次会议围绕中央今年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主题,大家认为“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业资源节约和高效利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在“建设”。  相似文献   
75.
库姆塔格沙漠"羽毛状沙丘"形态的示量特征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通过卫星照片判读和实地观测,库姆塔格沙漠的“羽毛状沙丘”由两种风沙地貌构成:东北-西南走向的新月形“沙垄”为“羽轴”;垄间分布的波状微起伏的“大沙波”为“羽枝”,“大沙波”与沙垄的夹角为75°~103°。二者组合成类似“羽毛”的风沙地貌。新月形“沙垄”由单个新月形沙丘的前一沙丘的迎风坡与后一沙丘东翼相连构成“沙垄”。组成“沙垄”的新月形沙丘的两翼平均长37.5m,翼间距30~66m,沙丘高3~19m;在所观测区域内,沙丘沙的分选性由南向北变差。新月形“沙垄”长为3~22km,垄间距为1~3km,其问分布浅色和暗色相间的波状微地貌,暗色部分平均宽24.3m,浅色部分的平均宽11.6m。暗色部分表层沙粒的粒径有60%在1.00~0.25mm之间,以暗色矿物为主,而浅色部分表层沙粒的粒径的90%在1.00~0.25mm之间,分选性相对暗色部分较好,以石英等浅色矿物为主。暗色和浅色微地貌成对出现,相对高差约7cm。这种波状微地貌在库姆塔格沙漠中北部重复出现,类似于风沙地貌分类的沙波,暂称其为“大沙波”。  相似文献   
76.
由于第四系、二叠系、石炭系岩性复杂及缩径、坍塌、漏失等情况,山东淄博煤矿大口径超深定向排水孔成井难度大。该井采用了水泥注浆堵漏和水泥造壁稳定孔壁,应用“气举反循环+垂钻”钻进工艺方法控制钻孔顶角,应用阶梯式组合牙轮钻头、水泥固井止水等技术方法,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77.
苏宁 《探矿工程》2006,33(3):7-7
一、“十五”期间取得的主要成绩 “十五”期间,全局工勘施工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从实际出发,大胆创新,加强实践,及时调整不合时宜、束缚和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一些制度、观念和作法,通过不断深化改革,调整队伍结构和产业结构、提升资质、改善装备水平、加强管理等措施,较好地拓宽了市场服务领域,创收能力逐年提高,其作为地勘经济骨干产业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78.
游上  王泽巍 《福建地理》2006,21(2):51-54
现代社会的都市化及人工化,引发人类种种生理、心理问题,生活在钢筋水泥森林中的都市人逃出“现代围城”的欲望日益强烈,让身心回归真正的自然,于是“3N”旅游应运而生。本文结合德化县的实例,探讨“3N”旅游及其产品的开发问题。  相似文献   
79.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成立二十年来,在吴奕良理事长的领导下,我国勘察设计行业的计算机应用在工程设计模拟优化计算、CAD绘图甩掉图板、三维模型设计、办公自动化、实施项目管理等方面都获得了很大成就。特别是经过“十五”期间信息化建设的实践,我国勘察设计行业以信息化带动勘察设计现代化的指导思想逐步明确。  相似文献   
80.
同志们:这次“十五”全国无障碍建设先进城市表彰会暨“十一五”无障碍建设城市标准工作会议,是在我国无障碍建设工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和“十一五”开局之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旨在总结“十五”无障碍建设工作经验,表彰在“十五”期间无障碍建设工作取得突出成绩的城市,研究制定“十一五”无障碍建设城市工作标准,为贯彻落实《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及实施《无障碍建设“十一五”实施方案》做好基础性工作。相信这次会议将对指导和规范未来一个时期我国的无障碍建设工作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无障碍环境建设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