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13篇
  免费   2559篇
  国内免费   4483篇
测绘学   445篇
大气科学   936篇
地球物理   820篇
地质学   13594篇
海洋学   998篇
天文学   216篇
综合类   893篇
自然地理   553篇
  2024年   149篇
  2023年   490篇
  2022年   531篇
  2021年   627篇
  2020年   563篇
  2019年   619篇
  2018年   535篇
  2017年   483篇
  2016年   580篇
  2015年   604篇
  2014年   871篇
  2013年   700篇
  2012年   790篇
  2011年   842篇
  2010年   703篇
  2009年   665篇
  2008年   629篇
  2007年   580篇
  2006年   557篇
  2005年   506篇
  2004年   480篇
  2003年   437篇
  2002年   495篇
  2001年   477篇
  2000年   422篇
  1999年   419篇
  1998年   412篇
  1997年   382篇
  1996年   363篇
  1995年   370篇
  1994年   338篇
  1993年   322篇
  1992年   357篇
  1991年   352篇
  1990年   308篇
  1989年   246篇
  1988年   77篇
  1987年   46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7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4篇
  1976年   5篇
  1975年   3篇
  197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基于拖带坐标法建立了岩层大变形的一维非线性微分方程,然后用解析与数值方法研究了变刚变,可伸缩岩层在侧向压力及自重作用下的分叉特性,初步揭示了褶皱岩层初始挠曲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992.
系统研究了安家营子金矿区含金石英和无金石英的微量元素、流体包裹体、颜色、比重、发光、晶胞参数和红外光谱等标型特征,并依据所得数据对这两类石英进行了判别分析,提出了一系列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993.
梅仕龙 《地质学报》1995,69(3):277-284
通过对层序界面的详细剖析,指明了层序地层系统是独立存在于地方性的岩石地层系统和全球性的年代地层系统之间的区域性、过渡性地层系统,并因此提出了一个新的三重地层分类方案;通过将层序界面概念和界线层型概念有机地结合起来,提出了应该将全球层型剖面和点选在层序界面的整合部位从而建立最佳自然界线的观点,为建阶工作指出了工程层位和地区;以二叠纪Guadalupian统和乐平统的分界研究为实例,对最佳自然界线的概  相似文献   
994.
温杖子金矿的形成经历了长期的成矿作用和多次矿化富集,具叠加成因特点,主要成因类型为侵入体接触带型和中低温热液型。成矿作用从晚侏罗世开始,一直持续到第三纪末,约延续了150Ma。  相似文献   
995.
黄河大柳树坝基岩体地震破坏后的密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岩体地震破坏后的弹性波测试,分析其波速的制约因素,采取相应的计算公式讨论了岩体密度的计算方法,并将其与平硐内壁裂隙统计计算出的岩体密度值做了比较,说明应用弹性波速计算岩体密度的精度与科学性。  相似文献   
996.
层序和体系域的有机相构成及其研究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层序地层学为沉积盆地的充填史分析和储层预测提供了有效的格架,但其在源岩评价和预测中的意义未能引起充分的重视。本文对莺海、琼东甫盆地的各沉积层序进行了有机相分析,发现(1)浅水型沉积层序中各体系域的机相构成基本相同,且有机相的侧向变化不明显;(2)在深水型层序中,海进体系域上部和高位体系域下部有机质丰度较高、类型较好,有机相层序呈S性,但有机的侧向变化明显;(3)多层序有机相的总体演化趋势反映了盆地  相似文献   
997.
论述了岩体损伤力学在岩体力学中的地位,并从细观和宏观两个方面系统介绍了其最新研究进展;对岩体损伤力学研究中的几个重要问题提出了见解,认为分形几何是研究损伤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98.
胶北隆起硅化蚀变岩型金矿床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硅化蚀变岩型金矿发现于胶北隆起招掖成矿带,矿体产于韧性剪切带,其产状与本区其他类型金矿不同。金矿石为含金长英质糜棱岩,硅化发育。主要金属矿物是,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自然金、银金矿、硫碲铋矿。与黄铁绢英岩化蚀变岩型金矿相比,微量元素Co、Ni含量明显偏高,而Cu、Pb、Zn、Hg含量明显偏低。其成因类型为大气降水变质水热液型金矿。其成矿深度大,是胶北地区深部找矿的重要新类型。  相似文献   
999.
岩体水力学概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通过伙在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分析,揭示了人类工程、岩体与地下水之间的关系;论述了岩体水力学的研究对象,学科地位,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000.
工程岩体开挖后改变了原来的赋存条件与环境,沿硐壁岩体表面卸荷由于应力的重新调整,表现在波速上升的下降,即岩体性状发生变异。随着时间的增加,变异程度加大,而变异的速率却逐年下降,文章根据黄河上游某水电工程坝址平硐壁不同时间(几个同点位)弹性波速测量结果,拟合了波速年下降率D(%)与开挖一测定时间间隔N(a)的函数关系。并根据这种关系进行岩体波速的反算,求得了开挖时岩体的波速值,反映其本来的性状,对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