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55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12篇
地质学   184篇
海洋学   36篇
综合类   22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33年   2篇
  192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71.
拱丁金矿床属石英脉型。通过背散射扫描电镜、电子探针及等离子光谱等方法的研究,查明其载金矿物主要为黄铁矿、毒砂、方铅矿、闪锌矿等疏化物,其中细粒-微粒自然金是Au的主要存在形式。文中首次报道了锌-银金矿变种在自然界的存在,并对金的成矿机理做了一定讨论。  相似文献   
272.
任梦依 《地震》2018,38(2):157-166
以龙门山地区为研究区, 利用1931年至2010年历史地震数据, 时限取80年, 时间间隔取10年, 构建地震活动性广义极值模型, 估计龙门山地区震级上限和强震重现水平。 结果表明龙门山地区地震活动性广义极值模型服从具有有限上界的Weibull分布, 震级上限为8.3, 未来20年、 50年、 100年龙门山地区的强震重现水平分别为7.9、 8.1、 8.1。 起始年由1930年至1933年逐年平移, 时间间隔不变, 震级上限及强震重现水平的计算结果相差不到0.2级, 表明本文构建的龙门山地区广义极值模型具有一定程度的稳定性, 可为地震区划以及地震危险性分析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73.
湖北长阳花桥下奥陶统几丁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孝红 《现代地质》1994,8(3):259-263,T002
本文介绍了湖北长阳花桥下奥陶统几丁虫的分布发育规律,讨论了几丁虫的地质意义,并与国内外同期地层作了对比,指出了该几丁虫动物群生物古地理的亲缘关系,并对部分几丁虫种进行了拟定与描述.  相似文献   
274.
伦坡拉盆地丁青湖组沉积时代的确定对于研究青藏高原中部的古高度和古气候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但由于没有精确的年龄数据,其顶部是否跨入了新近系,一直以来都存在争论。作者在伦坡拉盆地西部鄂加卒地区开展野外调查过程中,在该剖面中部和上部新发现两套凝灰岩夹层,对凝灰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获得了两件凝灰岩样品的形成年龄分别为24.05±0.24Ma(MSWD=1.07,n=24)和22.64±0.33Ma(MSWD=0.45,n=17),时代分别为晚渐新世和早中新世。根据凝灰岩锆石U-Pb年龄和前人研究成果,将鄂加卒剖面的细碎屑岩地层重新厘定为丁青湖组,并将丁青湖组的沉积时代定为渐新世-中中新世。根据丁青湖组地层厚度及沉积速率估算,该组沉积持续时间在21~23Ma之间,其顶部地层的年龄在11~13Ma左右。由此可见,伦坡拉盆地接受连续沉积一直持续到了中中新世,这比过去普遍认识的晚始新世-渐新世时期青藏高原中部的古高度和古气候变化时间更晚。前人在该地区发现的近无角犀化石、攀鲈鱼化石、棕榈科叶片化石以及孢粉化石等研究结果共同证实,青藏高原中部渐新世晚期的古海拔高度低于~2500~3000 m。因此,该区晚渐新世-早中新世温暖潮湿的气候特征很可能是受到了印度洋气流穿透的影响,而且该影响可能一直持续到了中中新世,从而造就了该时期青藏高原生物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275.
研究了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对氯霉素、卡那霉素、青霉素、链霉素、潮霉素5种抗生素和一种除草剂草丁膦的敏感性,发现三角褐指藻对草丁膦非常敏感,用统计学分析法得出了其72h半致死质量浓度为22mg/L。通过基因枪法将携带草丁膦抗性基因bar的载体pSVB导入三角褐指藻细胞中,通过草丁膦筛选成功获得了抗性藻细胞,PCR检测获得阳性结果,提示草丁膦更适合用于构建安全、高效、廉价的三角褐指藻表达系统。  相似文献   
276.
我国南方地区页岩气资源丰富,同时面临地上地下“双复杂”的特点,随着勘探开发工作的不断深入,优选适宜井场的难度不断增大。为探索简单、实用、高效的井场选址技术方法,以提高页岩气勘探开发成功率,且降低安全、环保、工程风险和投资成本,提升经济效益。本文以川东南盆缘复杂山地区南川页岩气工区为例,研究提出了南方复杂山地区页岩气井场选址的思路和技术方法。核心思想是统筹兼顾地下、地上条件,地下综合评价优选地质和工程“双甜点”,地上立足安全、环保、经济、技术四要素,在安全和环保两个刚性评价参数施行“一票否决”的基础上,优选地形坡度、连片面积、形状因子3项关键参数,建立了定量化页岩气井场选址评价标准,采用信息提取、叠加分析等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技术手段,优选页岩气井场适宜区。研究区实钻井位表明,该方法评价优选结果可靠,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可为相似工区油气勘探开发部署工作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