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02篇
  免费   3450篇
  国内免费   3630篇
测绘学   5142篇
大气科学   2583篇
地球物理   3972篇
地质学   7996篇
海洋学   1863篇
天文学   596篇
综合类   1459篇
自然地理   1171篇
  2024年   149篇
  2023年   637篇
  2022年   691篇
  2021年   897篇
  2020年   640篇
  2019年   921篇
  2018年   614篇
  2017年   668篇
  2016年   657篇
  2015年   850篇
  2014年   1326篇
  2013年   1036篇
  2012年   1231篇
  2011年   1233篇
  2010年   1043篇
  2009年   1218篇
  2008年   1498篇
  2007年   1109篇
  2006年   1015篇
  2005年   1144篇
  2004年   939篇
  2003年   939篇
  2002年   851篇
  2001年   659篇
  2000年   502篇
  1999年   371篇
  1998年   242篇
  1997年   246篇
  1996年   178篇
  1995年   199篇
  1994年   201篇
  1993年   170篇
  1992年   138篇
  1991年   101篇
  1990年   107篇
  1989年   91篇
  1988年   40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31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0篇
  1965年   9篇
  1961年   6篇
  1960年   7篇
  1958年   5篇
  1954年   1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渤海海效应暴雪的三维热力结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烟台多普勒天气雷达、天气图等观测资料和中尺度模式(RAMS4.4)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2008年12月4~6日发生的一次海效应暴雪的时空分布和三维热力结构特征。结果表明:(1)渤海海效应降雪并非传统认为的仅发生在蓬莱以东的山东半岛地区,而是广泛分布于山东半岛、莱州湾、渤海中东部和黄海西部洋面上;降雪源地有暖海面和陆地,即莱州湾、渤海中部至渤海海峡和山东半岛。(2)浅层对流是海效应降雪的重要热力特征,当强冷空气流经渤海时,暖海面通过湍流交换等作用向冷空气底层输送感热和潜热,使得低层增温增湿,产生对流层中上层干冷低层暖湿的对流性不稳定。(3)冷空气的强弱影响渤海暖海面及山东半岛地区的垂直热力结构,导致降雪强度在不同时段存在显著差异。海气温差与热通量成正比,初期冷空气弱,对流层中低层的垂直温差小,海面上空的暖湿层浅薄,不稳定能量弱,产生的降雪量小;中后期冷空气强盛,对流层中低层的垂直温差大,暖湿层较为深厚,不稳定能量增强,导致降雪强度和降雪量大。(4)与单一要素温度和湿度相比,对流层低层相当位温的水平分布对强降雪落区具有更好的指示意义,强降雪发生在高相当位温脊线附近。  相似文献   
972.
提出了一种用于垂直形变分析的附有标高刻度的三维立体剖面图的全新模型方法 ,介绍了用这一模型方法建立国家复测水准网三维立体剖面图模型的过程。使用表明 ,这一模型方法与目前常用的三维空间表示方法相比 ,在定量、定位分析水准点的沉降变化时具有直观、快速等优点。  相似文献   
973.
974.
975.
山区年、月平均温度推算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提出了山区年、月平均温度空间分布的推算方法,并提供了相应的小地形温度订正值。该方法在福建省沙溪流域山区实际应用的结果表明,能有效地揭示山区年、月平均温度空间分布的宏观与微观变化,效果满意,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976.
977.
978.
张之立  王成宝 《地震学报》1989,11(3):291-302
按照重新定位后的震源位置及更多的补充资料,重新计算了唐山地震序列中主要地震的震源机制.用新方法和原有方法重新测定了主要地震的破裂几何尺度和震源参数.并进一步研究了1976年至今的余震活动性. 新结果指出,两个7级以上地震的震源机制更加相似,破裂方向也几乎相同.Ms=7.8地震的破裂长度在77——87km之间.它东北端的破裂终止点是在榛子镇稍南而不是芦龙附近.根据新的结果,本文提出一个非等长雁行断裂力学模式.理论和试验结果指出,新模式能更好地模拟唐山地震的破裂过程,并能较好地解释那些用已有模式不能解释的观测事实.   相似文献   
979.
高文 《地震学报》1989,11(4):373-380
本文讨论了大地电磁感应转换函数在使用上有争议的问题.用几个不同的三维(3D)模型计算了感应矢量和转换函数,特别对它们的虚部进行了分析.方形和矩形导电体的感应具有二维(2D)特征,其感应曲线可用来估计导体的埋深和范围.由二个埋深不同导体组成的结构,则表现出非二维特性,其感应函数曲线变化复杂,实虚矢量夹角大,两个转换函数的值即使在主轴方向也可能大小相当.   相似文献   
980.
提要 本文论述了应用系统工程理论建立评价场地综合工程地质特性模型的基本思想、方法。利用这种方法使工程地质评价由定性到定量。由单一成为综合、使评价结合与实际更为符合。例证说明了该评价模型对实际场地评价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