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59篇
测绘学   31篇
大气科学   60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68篇
海洋学   18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针对BP神经网络自身收敛速度慢、容易陷入局部极小点的缺点,本文以线性下降惯性权重粒子群优化算法(LLWPSO)为前处理器,优化BP网络的权值和阈值,利用实测资料数据,建立LWPSO-BP的地表下沉系数预计模型,并同普通BP模型预计结果对比结果表明:LWPSO-BP神经网络不仅训练速度快,而且预测精度明显提高,该模型对地...  相似文献   
32.
沉井下沉阻力离心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和祥  马建林  张凯  罗朝洋  杨柏 《岩土力学》2019,40(10):3969-3976
如何正确计算沉井的下沉阻力一直是沉井结构设计的难点,为了更加深入地研究沉井下沉阻力及其分布规律,通过离心机模型试验分别对4组不同埋深工况下的沉井进行了下沉模拟,对沉井侧壁土压力、刃脚斜面土压力、刃脚踏面土压力、沉井内外土面沉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侧壁土压力随入土深度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可采用分段函数形式对其大小及分布形式进行简化计算;刃脚斜面土压力呈三次多项式分布形式;随着刃脚入土深度的增加,刃脚斜面与踏面土阻力均显著增大,而单位投影宽度刃脚斜面与踏面土阻力比基本保持不变;沉井下沉会导致井外土面沉降,井内紧靠沉井内壁的土面沉降,离沉井内壁有一定距离的土面隆起。上述试验与分析成果可为理论研究与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3.
针对传统的监测方法都是基于点位监测,耗时耗力且难以大面积监测,本文以唐山某矿1326工作面为研究区域,利用二轨法D-InSAR的方法,采用两景Sentine1-1A数据对该工作面进行监测与分析,将所求取的监测结果分别与水准测量数据、利用开采深陷预计方法所预计出的该工作面以及受到开采影响的周边建筑物的下沉值进行对比验证。实验结果表明,D-InSAR监测值与开采沉陷预计的值结果较为一致,能够较为精确有效地监测矿区地表形变以及开采范围内的建筑物沉降。  相似文献   
34.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NCEP2.5°×2.5°资料和风廓线雷达资料,分析了2015年2月27日晴空大风天气过程。结果发现:大理机场上空位于高空西风急流轴附近,虽然高空冷平流较弱,但是动量下传是造成大风的主要因子。当高空至机场近地面均为下沉运动时,下沉气流携带高空的动量下传,造成大理机场出现大风天气。相反,当近地面至700 h Pa为上升运动时,上升气流会阻碍高空动量向下传递,机场大风结束。风廓线雷达资料分析也表明动量下传是27日大风的主要动力因子,当高空到地面均为下沉运动时,大于3 m/s的下沉速度到达的高度越低,大风的出现频率越高;同时300~2500 m风向随时间反气旋偏转能使高空动量持续向近地面传送,对大风的产生和维持起作用,相反300~2500 m风向随时间气旋性偏转,则对高空的动量下传起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5.
马时冬 《岩土力学》1980,2(2):55-64
本报告在研究上海市区浅层土固结特性的基础上(见1975年至今的工作报告,采用一种考虑了次固结的沉降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36.
华北和北京的酷暑天气 Ⅱ. 模拟实验和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Penn/NCAR 的MM5 中尺度模式对1999 年6 、7 月华北的两段高温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 并利用模拟输出量对高温形成的机理进行了一些探讨。结果表明, 在利用了Nudging 同化以后, 中尺度模式能对整个过程作较长时间的模拟, 对高压的移动过程、强度和维持能较好的复制出来。分析结果表明, 大陆副热带高压中的下沉增温和辐射增温是造成此高温酷暑天气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7.
针对张力腿系泊浮式风力机的基础运动,忽略柔性构件的影响,建立气动—水动—系泊非线性耦合运动方程。在运动控制方程中包含张力腿系泊系统的非线性回复刚度,桨距角控制以及浮式基础运动对空气动力载荷的影响。在波浪载荷的计算中考虑二阶波浪载荷的作用。采用随机频率相位角调制法生成畸形波波面时历,计算在畸形波作用下张力腿型浮式风力机的动力响应特性。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畸形波作用下,浮式基础的运动及空气动力性能均受到了显著的影响。其中浮式基础的纵荡和纵摇运动分别受二阶差频与和频波浪力的影响,而垂荡运动的增加则主要是受下沉运动的影响。在畸形波经过的时刻,风力机的功率系数迅速下降,水平方向的风载荷波动先减小,随后其数值急剧下降,而垂直方向的风载荷波动增大。  相似文献   
38.
张飞  刘文生 《测绘工程》2010,19(6):57-60
针对BP神经网络自身收敛速度慢、容易陷入局部极小点的缺点,引入粒子群优化算法,建立地表下沉系数的PSO-BP选取模型。利用粒子群算法反复优化BP网络的权值和阈值,将其作为BP网络的初始值,并将上覆岩层岩性、开采深厚比、松散层厚度、覆岩中坚硬岩层所占比例、是否为重复采动和顶板管理方法等主要影响因素作为网络输入,进行BP算法,直至网络达到训练指标。利用实测资料数据,建立PSO-BP预计模型,并同普通BP神经网络预计结果对比。结果表明:PSO-BP神经网络不仅训练速度快,而且预测精度明显提高,该模型对地表下沉系数选取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9.
基于数学形态学多尺度分析的顶板下沉量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实测顶板沉降序列预测顶板下沉量是分析顶板稳定性的有效手段。提出基于数学形态学(MM)的预测方法,将沉降序列视为一组信号,用多尺度形态学算法将其解耦为若干分量,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算法对各分量进行预测,叠加还原得到最终预测结果。根据某金矿762采场预控顶板AIII测点实测沉降时序,建立MM-LSSVM模型进行预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MM-LSSVM的解耦处理强化了各分量内部规律、弱化了相互干扰。与其他传统预测算法相比,MM-LSSVM的平均绝对百分误差和均方根误差大幅下降,预测精度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40.
由于大型自升式钻井船的插桩位置通常距离海上钻井与采油平台较近,桩靴的插入过程可能会对临近平台的桩基础承载力和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以实际工程为背景,运用球孔扩张理论推导挤土效应产生的水平附加应力大小及其范围;提出一种近似考虑动力挤土效应的拟静力数值模拟方法,分析桩靴下沉到不同深度处时的桩基承载力、桩身应力和最大水平位移,并与静力分析结果进行对比。研究表明,桩靴插入过程对周围土体产生巨大的挤压和扰动作用,使得桩基承载力降低,桩身应力变大,最大水平位移增加;与静力法计算数值相比,由挤土效应导致的单桩承载力下降6%~8%,桩身应力增大30%~80%,桩身最大变形量增长1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