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36篇
  免费   84篇
  国内免费   134篇
测绘学   357篇
大气科学   138篇
地球物理   250篇
地质学   572篇
海洋学   415篇
天文学   73篇
综合类   573篇
自然地理   77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286篇
  2013年   197篇
  2012年   287篇
  2011年   266篇
  2010年   289篇
  2009年   299篇
  2008年   218篇
  2007年   184篇
  2006年   169篇
  2005年   137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1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2年   2篇
  193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5 毫秒
31.
由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裴荣富院士、梅燕雄研究员等完成的地质调查工作项目“1:2500万世界大型超大型矿床成矿图编制及全球矿产成矿规律研究与评价”成果报告,于2008年5月16日通过评审验收。评委高度评价该项编图和研究成果,认为成果报告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32.
这次局党组中心组(扩大)学习会的目的任务是:在当前世界经济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学习领会中共中央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贯彻和落实中共江西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体会议精神,并结合省经济发展和我局地质经济发展的实际,分析研究全局下一步地质经济发展的思路,以达到认清形势,统一认识,坚定信心,明确目标的目的,促进我局地质经济平稳较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33.
鞠继武 《地理研究》1994,13(1):100-103
本文阐述我国清代中期思想家、地理学家魏源的思想及共《海国图志》的特点及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34.
从全球泥炭地分布来看.大部分泥炭地集中在北半球亚寒带和寒温带地区,与最后一次大陆冰川后退残留的丘岗起伏的冰积地形和冰川湖群边缘地带相吻合。这些地区的气候和土壤条件有利于泥炭沼泽的形成和发育。处于这一地带的俄罗斯西西伯利亚、西北欧、北美五大湖以北到加拿大哈德逊湾泥炭沼泽十分发育。  相似文献   
35.
《探矿工程》2006,33(4):37-37
江苏省国土资源厅4月21日宣布:长三角(江苏区)地面沉降监测网络全面建成,面积达3万km^2,是世界最大的地面沉降监测网络。  相似文献   
36.
《地理教学》2006,(3):47-48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在阿尔及利亚首都阿尔及尔宣布,2006年世界环境日庆典将在这里举行。这也是世界环境日庆典首次在北非国家举行。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沙漠和荒漠化”。  相似文献   
37.
《地理教学》2006,(5):48-48,40
美国科学家最近警告说,如果全球气候持续变暖,融化的极地冰川将以比预期更快的速度抬高海平面,那么若干年后,世界上许多城市和岛屿,如美国城市迈阿密、泰国首都曼谷和著名旅游胜地马尔代夫岛国将会消失在汪洋之中。  相似文献   
38.
《地理教学》2006,(9):46-46
随着原油价格的不断高涨以及原材料成本的持续上升,具有十分显循环利用价值的废纸利用,再次受到了各国政府和民间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39.
张玉强 《地理教学》2006,(10):15-17
课程既源于生活,又要回归生活,特别是要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结合,才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同时,生活知识还能给学生以亲切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因而我们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应从学生的生活出发,从中发掘素材与本知识的融通之处,让课堂重返生活世界,使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和谐统一。然而在实践中,一些教师对课程生活化的理解有偏差,致使“生活化”出现走样、变形和失真。这不仅无助于学生依托生活体验来理解本知识,还可能适得其反。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