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6篇
  免费   467篇
  国内免费   677篇
测绘学   28篇
大气科学   138篇
地球物理   241篇
地质学   1705篇
海洋学   315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60篇
自然地理   72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81篇
  2021年   105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106篇
  2018年   91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90篇
  2015年   100篇
  2014年   149篇
  2013年   122篇
  2012年   122篇
  2011年   114篇
  2010年   135篇
  2009年   121篇
  2008年   112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72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4年   2篇
  194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91.
东昆仑造山带纳赤台群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纳赤台群是东昆仑造山带重要的岩石地层单位,对恢复早古生代地质演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但对其形成构造环境分歧较大。在野外详细地质填图的基础上,对东昆仑造山带奥陶—志留系纳赤台群碎屑岩进行地球化学分析,以探讨东昆仑早古生代构造环境,为东昆仑早古生代构造演化研究提供地球化学证据。研究结果表明,纳赤台群形成于被动大陆边缘,而非活动大陆边缘的弧前盆地沉积,该结果与前人根据地质分析得出的结论一致。   相似文献   
992.
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显示, 库布苏南花岗闪长岩形成时代为287±2 Ma, MSWD=0.15, 包体年龄为286±3 Ma, MSWD=0.22, 在误差范围内完全一致, 这就排除了暗色包体是来源于深部变质岩熔融残留体或浅部围岩捕虏体的可能性, 同时也排除了基性岩浆在花岗质岩浆固结后才侵入的可能, 为岩浆混合作用的存在提供最有力的证据.地球化学研究表明, 包体富集基性组分Ti、Zr、Nb、Hf等高场强元素以及稀土元素, 包体表现为与寄主岩石既相互联系又受其制约, 库布苏南花岗闪长岩体具有低87Sr/86Sr初始比值和高正εNd(t)值, 表明花岗岩的来源有地幔物质参与, 包体是过冷的镁铁质岩浆混入到中酸性岩浆中经快速冷凝的结果.库布苏南花岗闪长岩形成的时代略晚于东准噶尔乌伦古河碱性花岗岩和卡拉麦里碱性花岗岩的形成时代(300 Ma左右), 均为准噶尔周边地区后碰撞伸展构造背景下岩浆活动的产物, 其形成和演化标志了准噶尔地区后碰撞幔源岩浆底侵作用导致大陆地壳垂向生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993.
青川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是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后第一个开园的以地震遗址为主题的地质公园。地质公园内景观类型主要以滑坡、串珠状分布的堰塞湖、地热和可燃气体等为主。人文景观有民居遗址、纪念碑、遇难同胞纪念墙等。与四川其他地震遗址相比,该遗址公园的突出特点是造成当地居民重大伤亡的山地次生灾害集中分布,滑坡和泥石流遗迹保存完好。作为震遗地质公园,需要在人们凭吊和瞻仰过程中配有较好的旅游解说系统,加强解说人员的地学素养,强化地震博物馆中地震模拟的建设。现该遗址公园已成为省级地质公园,在此基础上需要通过对遗址公园的景观构建及公园旅游解说系统的建设,期望其成为国家级地质公园乃至世界级地震遗迹公园。  相似文献   
994.
经言祥 《地理教学》2010,(16):27-28,37
一、东经西经判读错误 判读要领:向东经度逐渐增大的是东经,反之为西经。由于向东向西不好判断,考生经常误判。关键是要掌握向东就是顺着地球自转方向。在以极地为中心的俯视图中,应该按照地球自转方向来确定东西方向,注意按照劣弧的方向来判断。  相似文献   
995.
鸟类善于飞行,区系组成复杂,是自然界中比较特殊的一类。依据130多年的经典文献资料,再结合30多年来动物地理学研究结果,通过在全疆范围内的实地调查,新旧分布区GPS卫星定位,在地图上点线测距,对42种鸟类(隶属11目、22科、35属)入侵或扩张的性质、路径、距离、速度进行分析和估测。新疆约有10%的种类存在明显东扩倾向,物种入侵度0.099 5,东扩距离600~1 300 km或者更远。分析原因,鸟类繁殖区域或分布区域的变化与以往的"灭四害"运动造成种群密度降低而形成"真空"地带,外来物种乘虚入侵。国人长期的捕鸟与吃鸟习惯,人们的放生行为,灭鼠和灭虫引发的真空和天敌数量锐减,持续的环境污染造成诸如麻雀(Passerspp.)、喜鹊(Pica pica)和乌鸦(Corvusspp.)绝迹,全球气候转暖改变了一些物种的迁移规律,人工绿洲扩大与相互贯穿,为外来生物扩散创造了条件。绝大多数种类属于自然扩散,约占91%,只有少数种类属于"人为引入"。71.4%的入侵种已经逐渐变成留鸟或繁殖鸟。以欧金翅(Carduelis chloris)为例,它最初只出现在伊犁谷地,在向东拓展的过程中,经历了越境、定居、繁殖、建群、扩散等一系列过程,每年东扩距离50~70 km,经过10余年已经从一个迷鸟、旅鸟、冬候鸟,变成了夏候鸟、繁殖鸟、留鸟。一些种类的扩散或入侵可能是辐射状的,在局部表现为"东扩"。受时空条件的限制,还有一些种类的扩张原因不明。在新疆,有"东扩"倾向的种类远不止这42种,一些小型鸟类,如鹨、莺、雀和鹀类等,其拓殖规模尚不清楚。由于扩张过程会遇到种种阻力,如个体之间的联系与繁殖群体数量不足,还会出现野生物种自然杂交、遗传侵蚀、基因污染和种族灭绝现象。新纪录频繁出现(约占57%)以及鸟类东扩都是环境剧烈变化的一个佐证。  相似文献   
996.
东秦岭中生代钼铅锌银多金属矿床模型及其找矿评价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最近几年不仅在东秦岭地区又发现和探明一批大型—超大型斑岩型钼矿床,而且在南泥湖矿田(包括南泥湖-三道庄-上房沟矿床)和东沟超大型斑岩钼矿床外围探明了一批脉状铅锌银矿。这些脉状铅锌银矿与斑岩钼矿具有明显的时空关系,而且互为找矿指示。以南泥湖和东沟为代表的斑岩钼矿分别形成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156~137Ma)和白垩纪中期(125~114Ma),其成矿有关岩体指示成矿物质分别来源于壳幔同熔和壳源。尽管有物质来源的差别,但是在2个不同时代斑岩钼矿的外围都有一系列脉状铅锌矿的发育,而且通常在断裂膨大或拐弯处和2组断裂的交会部位形成大矿和富矿,也见出现在地层不整合界面的部位。这种钼与铅锌矿的密切时空分布关系构成一个很好的成矿系统,斑岩-矽卡岩钼矿与铅锌银矿互为找矿的指示标志。矿床模型的建立有利于进一步推动在中国东部地区开展此类矿床组合的找矿勘查。  相似文献   
997.
青海东昆仑山四角羊地区铁多金属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四角羊铁多金属矿床产在上石炭统缔傲苏组碳酸盐岩与岩体的接触部位,含矿岩系为热接触变质形成的矽卡岩。矿区内圈出45条铁多金属隐伏矿体,矿石类型复杂,且具有2期成矿的特征,早期以磁铁矿、磁黄铁矿、黄铁矿和黄铜矿为主,晚期以闪锌矿、方铅矿和黄铁矿组合为主。  相似文献   
998.
北京西山东狼沟组钾质火山岩成因及其动力学机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北京西山东狼沟组火山岩为钾质系列岩石(K2O=3.40%~4.70%,K20/Na20>1),由玄武质粗安岩和粗安岩组成.它们表现出LREE富集[(La/Yb)N=31.4~44.6]和HREE弱分馏[(Dy/Yb)N=1.64~2.01]的REE分布模式,Eu表现出弱的负异常(Eu/Eu*=0.81~0.86),富集Ba、K、LREE和相对亏损Nb-Ta、Th-U.较高的Sr[(87Sr/86Sr)i=0.705 7~0.705 9]和低Nd[δNd(t)=-14.7~-12.4],类似于辽西义县组和华北陆内同时代的EM I型基性火成岩.其Th-U相对Ba、La的强烈亏损,暗示早期可能有华北古老的下地壳再循环进入源区.结合区域构造研究,东狼沟组火山岩可能为陆内伸展拉张环境下早期交代富集的岩石圈地幔部分熔融作用的产物,并在岩浆演化过程中经历了橄榄石 辉石 斜长石的分离结晶作用.  相似文献   
999.
孤东油田注聚剖面测井采用了有关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液配制和喷射的2项关键技术。前者包括所研制的131Ba微球示踪剂悬浮液配制箱,以及孤东油田聚合物与示踪剂悬浮液的浓度-粘度匹配参照数据,它们使所配制的示踪液具有很好的悬浮性、流动性和稳定性;后者主要指一种新型井下131Ba微球粘稠悬浮液释放器,其喷射孔直径可调,可遥控选择连射或点射。籍此,克服了示踪剂在聚合物中抱团聚堆,沾污油、套管和井下工具等问题,使示踪液能够均匀进入每个小层,不仅能够确定分层段的注聚量,而且能够确定分小层注聚剖面。介绍了该技术在孤东油田的应用情况,并指出其优点及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00.
1927年古浪8级大震区及其周边地块的深部电性结构   总被引:13,自引:7,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沿穿过古浪大震震中区乐都—武威—白马岗北北东方向约340 km长的剖面,进行了16个测点的大地电磁探测.使用Robust技术处理观测数据,分析了视电阻率、阻抗相位、Swift二维偏离、最佳电性主轴方位角等参数,并采用NLCG二维反演技术对TE和TM两种模式的数据进行了二维反演模拟.结果表明:大通山—大坂山、西海原、皇城—双塔、龙首山和北大山5条断裂为明显的电性边界,其中西海原、皇城—双塔、龙首山和北大山断裂由西南向东北依次变浅变缓并在深部收敛于壳内低阻层上.沿剖面上地壳的电性构造较中下地壳的复杂,上地壳自西南向东北可分为中祁连隆起、北祁连褶皱带、冷龙岭隆起、武威盆地、潮水盆地和北大山隆起6个构造单元样式,显示与地表地质调查一致的构造格局;而在中、下地壳,武威盆地、潮水盆地和北大山隆起为一体,都属于阿拉善地块.中祁连和阿拉善地块电性成层性好,存在西南深、东北浅的壳内低阻层,北祁连褶皱带和冷龙岭隆起带电性结构复杂,高、低电阻体相间.1927年古浪地震震中区西南侧和上方区域的电阻率为高电阻率区,下方和东北侧区域为低电阻率区,处于电性结构明显呈台阶状陡变的地带,表明古浪地震是一次与断坡作用有关的地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