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75篇
  免费   1198篇
  国内免费   1604篇
测绘学   352篇
大气科学   591篇
地球物理   803篇
地质学   4681篇
海洋学   711篇
天文学   19篇
综合类   425篇
自然地理   495篇
  2024年   53篇
  2023年   214篇
  2022年   225篇
  2021年   231篇
  2020年   199篇
  2019年   247篇
  2018年   195篇
  2017年   188篇
  2016年   230篇
  2015年   224篇
  2014年   420篇
  2013年   288篇
  2012年   364篇
  2011年   350篇
  2010年   317篇
  2009年   341篇
  2008年   346篇
  2007年   316篇
  2006年   303篇
  2005年   280篇
  2004年   273篇
  2003年   192篇
  2002年   209篇
  2001年   240篇
  2000年   157篇
  1999年   209篇
  1998年   201篇
  1997年   186篇
  1996年   152篇
  1995年   133篇
  1994年   159篇
  1993年   119篇
  1992年   104篇
  1991年   93篇
  1990年   94篇
  1989年   87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4篇
  1977年   2篇
  1947年   4篇
  1946年   2篇
  193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51.
安丘-莒县断裂是沂沭断裂带最主要的活动断裂,对强震的发生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该断裂的安丘至昌邑段由昌邑段、朱里段、双官-眉村段、南流段四条右阶斜列的次级断裂组成.其中昌邑段位于该断裂的最北端,主要隐伏于第四系之下,少见断裂出露面.该段主要经烟汕路南潍河大堤西、文山东坡、石湾店村西、东冢镇驻地、东冢镇后柳村东等地,属晚更新世活动断裂.  相似文献   
52.
从山羊寨哺乳动物化石看柳江盆地洞穴堆积的时代与环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山羊寨洞穴堆积是河北省秦皇岛“柳江盆地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众多溶洞的洞穴堆积之一,其中含有大量的哺乳动物化石。经发掘整理与鉴定,采用生物地层学和哺乳动物生活习性对比分析方法,确定其时代为Qp^2.3,晚于辽宁营口“金牛山下组动物群”,早于河北“迁安爪村动物群”和内蒙古“萨拉乌苏动物群”,其特征反映了中国华北与东北过渡地带中更新世晚期至晚更新世早期的哺乳动物面貌,并反映出当时区内森林、森林草原、草原和水域条件等生态环境的多次时空变化。如此众多哺乳动物化石的发现增加了保护区遗迹资源的多样性和保护价值;为该区洞穴堆积的时代与沉积环境研究提供了依据;改变了区内洞穴堆积仅为中更新世地层的认识。  相似文献   
53.
本文根据大量实测资料,运用地形地貌学、沉积学、古生物学、测年以及地震地层学等方法。论述了南海北部120-150m水深范围内晚更新世末次冰期古海岸线这的特征及分布规律,对研究晚更新世以来的古地理及古环境有重要的意义 。  相似文献   
54.
养殖对虾暴发性流行病—中国对虾肝胰腺坏死病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3年我国沿海各省市养殖对虾发生了暴发性流行病,造成了极大的损失。本文报导我们在浙江省舟山市调查和研究的结果,发现肝胰腺坏死杆状病毒和弧菌并发感染是引起对虾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5.
关于晚更新世末期中国陆架沙漠化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6.
大规模的火山大洋中脊系统绕地球延伸60 0 0 0 km长 ,几乎全部分布在世界大洋洋底。有的地方 ,大洋中脊火山的规模非常大 ,以致高出海面形成地球上最为壮观的岛屿。冰岛、亚速尔群岛及加拉帕戈斯等都属此类岛屿。因为它们是由深部地幔上升的异常热岩石在小区域内形成的 ,并散布在海底 ,所以称它们为“热点”。但是 ,热点并不是一种孤立的现象。卫星海洋学、地震学、地球化学和地球动力学的最令人激动的进展表明了热点对全球大部分洋中脊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和长远的影响。全球已经确认的热点大约有 44个。其中大多数都与洋中脊系统有关联 ,确…  相似文献   
57.
东营市东辛2-4井磁性地层划分对比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通过东辛2—4井岩心样品的古地磁学研究,整段岩心呈现以正极性为主的混合极性特征。自上而下划分的布容、松山、高斯和吉尔伯特极性时和布容极性时内清晰显示出的哥德堡和布莱克亚时的界限分别位于井深28.0m、161.0m、274.5m和452.0m。据黄河口南北5个钻孔磁性地层的划分对比,长江口、苏北盆地和东营地区,吉尔伯特、高斯和布容极性时的沉积速度较快,松山极性时较慢或近于缺失;黄河口以北至河北地区,高斯极性时地层不发育,吉尔伯特、松山和布容极性时则较厚,表明它们所处的构造单元、地质基础和沉积环境有较大的不同。  相似文献   
58.
气候转型与早期人类迁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的旧石器考古证据表明,更新世早期可能发生了两次人类迁徙浪潮,时间分别在1.8-1.6MaBP和1.0MaBP左右,第一阶段,古人类演化为直立人并开始走出非洲、迁徙至其它中低纬度的热带-亚热带地区;第二阶段,直立人开始占据中高纬度的温带和干旱-半干旱地区。这两个阶段也是第四纪气候发生转型、环境产生重大调整的时期。二者在发生时间上的一致性揭示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推测气候转型时期环境转变是这两次人类迁徙浪潮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59.
铜、镉对中华哲水蚤氨基酸含量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在室内进行了铜、镉对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 Brodsky)氨基酸含量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外加重金属浓度较低时(Cu,2—10μg/L;cd,10—150μg/L),动物各种氨基酸含量明显提高,总氨基酸含量比对照组约增加10—31%;重金属浓度提高时,动物氨基酸含量则出现下降趋势,说明较低浓度重金属对动物有刺激效应,此时摄食活动加强,增加了从摄食获得的营养成分;浓度提高则产生抑制效应。因此,氨基酸含量的变化,可作为桡足类对外界重金属污染物作出生理反应的指标之一。文中对某些特殊氨基酸含量的变化及机制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0.
对虾暴发性流行病及其预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3~1994年我国沿海养殖对虾发生了特大的暴发性流行病,损失惨重。本文报道该病的特点、症状及危害,并在患病的中国对虾、日本对虾、长毛对虾的中肠、肝胰腺的上皮细胞核和细胞质及腹肌纤维间质中发现大量具有囊膜的杆状病毒。通过病毒引起宿主靶组织细胞的病理变化、无包涵体等特性分析,认为该病毒属于有囊膜杆状病毒科C亚群,不同于已知的对虾所有杆状病毒,为对虾的一类新致病病毒。文中还分析了主要致病原因,通过调查和试验提出8条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