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53篇
测绘学   15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33篇
地质学   122篇
海洋学   22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1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灌浆工程为地下隐蔽工程,其地质条件约束着实际的现场施工工艺,且不同地质条件对应不同的岩石属性,并将直接影响着防渗帷幕的优化设计,同时地质条件分析不足也将给整个灌浆工程带来很多不确定的风险。目前,地质条件预测在隧洞开挖过程中的研究较充分,但在灌浆工程中地质因素的研究较少。本文以乌东德水电站大坝防渗帷幕工程为例,分析了对防渗帷幕成幕有影响的岩溶、角砾岩、断层、岩层走向与帷幕走向大角度相交及长大结构面等地质因素,并针对不同地质因素的特点,提出了采取浓浆回填、灌浆孔加密加深、灌浆压力及浆材动态调整等处理措施,为帷幕灌浆工程优化提供了必要支持。  相似文献   
32.
乌东德水电站场址附近走向NNE的德干断裂系主要由裸佐断裂、马店断裂、鹿鹤断裂等组成,全长约120 km。该断裂系向北收敛,向南呈“帚状”撒开成多条分支近平行排列,展布宽约6 km。断层构造岩均为脆性变形所产生的碎裂岩系,断裂带内各种次级组构表明,该断裂系在新构造时期存在多次构造活动,且活动强度由强逐渐变弱。断裂最新活动年代在中更新世,运动方式为粘滑兼有稳滑。地震危险性分析认为,倮佐断裂的最大地震震级为6.0级,马店断裂、鹿鹤断裂等在5~5.5级之间。  相似文献   
33.
熊堃  翁永红  胡中平  曹去修 《岩土力学》2013,34(Z2):325-331
乌东德水电站是金沙江下游河段上4个水电梯级的最上游梯级,大坝为265 m高的双曲拱坝。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法,将拱坝坝体-坝基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在考虑坝体横缝影响及无限地基辐射阻尼影响基础上,模拟坝肩控制性滑块各滑裂面在地震作用下张开、滑移的非线性力学行为,研究设计与校核地震作用下大坝的抗震性能,探讨大坝-坝基整体系统在强震作用下的抗震潜力。研究结果表明:设计地震条件下,坝体仅在拱端应力集中区域拉应力超过抗拉强度,压应力则均满足强度要求,坝肩块体稳定,大坝-坝基体系的整体安全性可以保证;校核地震条件下,坝体应力值略有增加,能够满足不溃坝的设防要求;以大坝-坝基代表性的位移、变形量变化曲线的拐点作为评价极限抗震能力的标准,可知拱坝-坝基体系的抗震超载安全系数为2.7,相应的基岩水平向峰值加速度0.729g,拱坝-坝基体系抗剪参数强度储备安全系数为2.0,乌东德高拱坝具备较强的极限抗震能力。  相似文献   
34.
《岩土力学》2017,(2):507-516
高拱坝工程基础地质及地形条件的不对称是威胁拱坝安全的重要问题。以白鹤滩高拱坝作为工程实例,通过地质力学模型试验重点研究基础不对称的高拱坝应力、变形及破坏模式的特点。针对初始方案和改进后方案分别建立三维数值模型,并进行弹塑性有限元超载计算。对比分析两方案坝体变形、坝肩应力分布、局部和整体稳定性等的不同,并结合试验现象,分析和评价针对基础不对称性的改进措施的加固效果及加固机制。结果表明:体形不对称性设计及基础加固的协同作用能有效改善坝体变形对称性、坝肩应力状态和传力效果,并提高拱坝-地基系统的整体稳定性。白鹤滩拱坝不对称性问题的研究对深入高拱坝设计优化和工程加固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5.
东昆仑乌妥地区在大地构造位置上跨东昆仑弧盆系北昆仑岩浆弧和东昆仑南坡俯冲增生杂岩带,该文对其内发育的不同时期、不同层次的断裂、韧性剪切带和褶皱等构造行迹进行了研究,从局部特征推演至整体特征,达到对研究区构造演化及变质变形的再认识。结合沉积建造、岩浆活动、变质事件、同位素年龄值及区域资料等,确定各构造群落形成的相对时代,进而比较合理地建立起测区的构造变形序列,认为区内自吕梁期-燕山期-喜山期,至少经历了7期12世代的构造变形,期间任一时期构造体制的变更,造山作用类型的变化、盆地类型的转化,都遵循伸展和压缩交替进行这一普遍的地壳演化规律。将东昆仑造山带乌妥地区的构造演化划分为古元古代基底的形成阶段、多旋回的洋陆转换阶段、陆内造山阶段及高原隆升阶段。  相似文献   
36.
古堰春秋     
<正>松阴溪流经碧湖平原,江面开阔,绿野平沙,景色秀丽。北岸的堰头村有通济堰,据丽水籍学子程君介绍,它可以跟四川都江堰媲美。南岸是大港头镇,有"画乡"之称,一批来自各地的画家落户开设画廊。渡船在古堰与  相似文献   
37.
柱状节理坝基岩体三维各向异性数值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分析柱状节理不连续性和各向异性的工程特性基础上,对某拱坝及坝基的柱状节理岩体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分析。考虑河谷初始地应力场和岩体各向异性力学性质,采用各向同性本构和各向异性弹塑性本构进行对比分析。计算表明,坝基柱状节理岩体各向异性特性对工程整体应力、变形的影响比较明显,采用各向异性弹塑性模型计算更能反映柱状节理的特殊性。其结果为该坝区岩体工程各向异性力学分析提供了示例。  相似文献   
38.
台湾西南部乌山顶泥火山的成因机制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乌山顶泥火山位于台湾西南部旗山断层沿线.由于台湾西南部具有独特的地质构造背景,沿着古亭坑背斜和旗山断层沿线分布了许多泥火山.本文以乌山顶泥火山为例,研究泥火山的成因.在了解泥火山地质背景、活动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喷出物的矿物组成、古生物组合、流体地球化学特征.喷出的主要矿物有石英、伊利石、高岭石-蒙脱石混层矿物、伊利石-蒙脱石混层矿物,古生物有Reticulofenestra minuta、 Sphenolithus abies等,流体中的离子主要是Cl-、Na+等.由此探讨了泥浆来源和成因机制,认为泥火山的活动与深部古亭坑组地层存在异常高压有关,构造活动是泥火山活动的主要诱发因素.  相似文献   
39.
针对老挝Nam Ngum 5水电站重力拱坝裂缝进行的灌浆处理,采用化学灌浆和水泥灌浆相结合,取得了良好的治理效果。详细介绍了裂缝深度的检测方法和裂缝止裂措施,以及灌浆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40.
卡乌留克塔格C-12磁异常位于兴地大断裂南侧,航磁为低缓异常,地磁异常则极值较大.通过地面高精度磁法工作,确定了航磁异常在地面的具体位置及形态、范围及变化特征.根据磁异常的推断解释,C-12异常为超基性岩体引起.由此可见,磁法测量对寻找基性、超基性含铁磷岩体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