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58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75篇
地质学   207篇
海洋学   26篇
综合类   22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4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31.
在中尼铁路的前期地质勘查工作中,岗嘎地堑盆地的活动断层对于铁路选址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因素。为查明岗嘎地堑盆地的盆地边界断层、3个地垒的边界正断层以及其他隐伏断层的位置与活动性,开展了土壤氡气测量工作。通过测量,查明了盆地的东侧、西侧、北侧3个边界断层的大致位置,明确了3个地垒边界正断层的位置及其延伸走向。对盆地内断层的活动性进行了分析,北侧断层的活动性整体强于南侧,东侧强于西侧。研究可为中尼铁路的选址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32.
基于遥感技术研究依兰-伊通断裂带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郯庐断裂带是中国东部的大型走滑断裂, 在沈阳以北由一支分为两支: 依兰—伊通断裂带和敦化-密山断裂带。 利用遥感数据并结合DEM (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对郯庐断裂带北段的依兰-伊通断裂带进行了分析研究。 根据该断裂带的形态特征将其划分成三段(沈阳—开原段、 开原—依兰段、 依兰—萝北段)。 沈阳—开原段为单条断裂, 它分隔了下辽河平原和辽东山地; 开原—依兰段为双边不对称断裂, 两支断裂相向内倾形成地堑, 隔大黑山分隔了松辽盆地和那丹哈达岭; 依兰-萝北段断裂较为隐伏, 该段是小兴安岭和三江盆地的分界。 通过分析依兰—伊通断裂带对河流和其他断裂的错动情况, 进一步揭示了郯庐断裂带曾经历了早期左旋走滑和后期右旋走滑的历史。 另外还对伊通地堑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述及说明, 通过对其DEM作横向和纵向的剖面分析证实了其西北边界为主要控盆断裂。  相似文献   
333.
西藏当雄-羊八井盆地的第四纪地质与断裂活动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在当雄-羊八井盆地进行的详细地质填图工作表明,该盆地中堆积了上新世或早更新世以来多套不同成因的沉积物。其中最显著的是形成于约700~500kaB.P.、250~125kaB.P.和75~12kaB.P.等三个阶段的冰川和冰水沉积物,它们指示念青唐古拉山地区在中更新世以来曾有过三次冰期。对念青唐古拉山东南麓断裂带的研究表明,该断裂带包含了三条次级断层带,它们具有不断向盆地内部迁移和多期活动的特点,其中中更新世以来的几次重要活动分别发生在700~500kaB.P.、350~220 kaB.P.、140kaB.P.和70~50kaB.P.。断裂带错动中更新世以来地层所形成的断层崖高度随着地层时代的变新发生系统地减小,指示该断裂的垂直活动速率介于0.4mm/a~2mm/a之间,其中第四纪期间的长期的平均垂直活动速率为1.1±0.3mm/a,而全新世期间的垂直活动速率为1.4±0.6mm/a.   相似文献   
334.
黔渝毗邻区杨家湾-老木湾南华纪含锰地堑系南华裂谷盆地(I级)中的武陵次级裂谷盆地(Ⅱ级)、松桃—古丈次级地堑盆地(Ⅲ级)中的众多Ⅳ级含锰地堑之一.运用锰矿裂谷气液流体喷溢沉积成矿理论与找矿预测模型,对该含锰地堑中的含锰岩系、锰矿体厚度等变化规律进行综合研究,圈定了杨家湾-老木湾IV级含锰地堑的空间分布范围.含锰地堑长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