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5篇
  免费   290篇
  国内免费   488篇
测绘学   54篇
大气科学   176篇
地球物理   584篇
地质学   2053篇
海洋学   17篇
天文学   52篇
综合类   65篇
自然地理   31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179篇
  2013年   182篇
  2012年   195篇
  2011年   194篇
  2010年   169篇
  2009年   127篇
  2008年   145篇
  2007年   165篇
  2006年   155篇
  2005年   118篇
  2004年   111篇
  2003年   143篇
  2002年   174篇
  2001年   119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81篇
  1998年   86篇
  1997年   77篇
  1996年   72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49年   1篇
  1948年   2篇
  1947年   1篇
  1946年   3篇
  1944年   1篇
  1943年   5篇
  1942年   2篇
  194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老厂地区行政属于云南省耿马县勐简乡。地理坐标为东经99°2 1′4 6″—99°2 3′4 3″,北纬2 3°39′11″—2 3°4 1′2 0″,面积约为2 0km2 。山区最高海拔186 5m ,相对高差4 0 0m至千余米,工作条件较差。工作区绝大部分地段为山林植被覆盖,仅局部露头可辨别出下古生界浅变质  相似文献   
922.
侏罗纪在全球范围内属于重要的产煤期,然而此时云南、四川中-南部没有煤系出现,反而发育了一套独特的“红色岩系“.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并繁盛着蜥脚亚目等形形色色的恐龙,与中国北部、东部地区的恐龙类群有明显的差异.马门溪龙在中国主要发现于四川,最近在云南侏罗纪“红层“中发现云南马门溪龙(新种)尚属首次,再次证实禄丰一带存在上侏罗统.该化石产于禄丰川街盆地老长箐-大尖峰剖面,在其下部地层中还分别产出代表中侏罗世的川街龙和早侏罗世的禄丰龙化石.能在同一完整地层剖面上见到不同时段早、中、晚侏罗世3套恐龙动物群,这在国内外都是罕见的.  相似文献   
923.
孟加拉湾季风活动与云南5月降雨量   总被引:16,自引:8,他引:16  
晏红明  肖子牛  王灵 《高原气象》2003,22(6):624-630
利用1958-1997年NCEP再分析高低层经纬向风分量、比湿场资料以及云南32个测站降水资料,通过相关分析等方法,从风场演变和水汽输送等方面分析了孟加拉湾季风活动及其与云南初夏降水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与阿拉伯海和南海相比,孟加拉湾低层纬向西风出现时间最早,盛夏期间的峰型结构与南海西风的峰型结构极为相似,出现双峰型。盂加拉湾季风爆发平均日期在5月3候,是亚洲季风区爆发最早的季风之一,比南海季风爆发的平均日期(5月4候)早1候。孟加拉湾季风活动与云南初夏降水有一定关系,季风爆发偏晚,云南5月降雨量偏少;而当季风爆发偏早或正常,云南5月降雨量的多少主要与中低纬度地区冷空气的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924.
虎保昌 《地震研究》2003,26(3):225-229
2001年8月初,云南省建水县跃进水库出现特大宏观异常——激烈的翻花冒泡现象,历时50多天。事后研究结果表明:该异常为区域断裂活动的表现,标志该区地应力增强,并非地震短临前兆。  相似文献   
925.
云南地区强震前地震活动的短临异常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川滇地区具有完整仪测的地震目录 ,重点对云南地区及可能发生大震的地震带(区),计算地震学相对独立、且具有明确物理意义的参数: b值、频度、应变能、断层面总面积、C值、D值与Mf 值等;提出了统计地震活动性参数的异常项目月变化率R值的方法,以2倍方差异常标准线定为异常判定线来揭示云南地区强震孕育的短临特征.结果发现,云南地区6.7级地震前和各个地震带(区)中强震、强震前1~3个月内,出现地震活动性参数异常项目月变化率R值的异常增强-降低或异常增强、降低独立出现的现象;并通过历史强震震例检验和从区域、构造的特性对R值结果作了初步探讨,为云南地区强震的短临预测预报提供一种地震学的综合方法.  相似文献   
926.
云南地区中短期前兆场异常与强震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付虹  刘丽芳 《地震研究》2003,26(Z1):95-100
通过对云南地区观测连续、稳定的近200个台项前兆资料全时空的中短期异常信息分析研究,发现有规律的前兆变化只是一种理想的模式 .在强区域应力场的作用下,会导致观测环境发生变化,使观测值的规律性发生变化(这类变化通常发生在强震前后),从而异常的判别标准需有变化,才能提高预报效能.由于常常存在多个应力集中点,用前兆预测地点很难达到现行预报要求的精度,但用场上的群体特征判别云南地区的活动水平,有较好的预测预报效能.云南强震前前兆的群体异常特征很显著 ,当有40%以上的前兆观测项目出现异常,可能有7级地震发生.笔者认为目前观测到的大部分异常是区域应力场增强的结果,是场上的信息,而不完全是震源的应力集中引起的.在区域应力场的作用下,一定范围内可以有多个应力集中点,这些点中因结构和介质的不同, 有的积累了应变,逐渐发展成震源,有的以应力应变的形式表现出来,被前兆仪器观测到就成了人们认为的异常,地震和异常都是区域应力场增强的结果,二者是伴生关系,而不是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927.
金顶及其外围新发现的白秧坪矿床令人关注, 它们产在兰坪中新生代陆相碎屑沉积盆地内, 这易使人把它们与以沉积岩为主岩铅锌矿床对比. 但盆地处在大陆地壳强烈运动背景下, 能够有效沟通下地壳和上地幔, 矿体受构造控制, 没有同生沉积成矿事实, 也许代表了以沉积岩为主岩铅锌矿床新类型. 大规模成矿主阶段流体的惰性气体同位素组成及演化显示成矿流体中混有2%~32%的地幔He(3He/4He = 0.19~1.97 Ra), 50.1%的地幔Ne(20Ne/22Ne=10.45~10.83, 21Ne/22Ne = 0.03)以及显著的地幔Xe (129Xe/130Xe = 5.84~6.86, 134Xe/130Xe = 2.26~2.71), 地幔流体具有重要成矿意义. Re-Os法和40Ar-39Ar法测定成矿时代是67~60 Ma, 晚于矿化主岩, 与喜马拉雅期幔源和壳幔源碱性岩浆活动开始的时间一致. 地幔流体或随岩浆活动或沿穿壳断裂系统上至地壳并与大气成因盆地卤水混合是大规模成矿基本方式.  相似文献   
928.
云南的地壳S波速度与泊松比结构及其意义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胡家富 《中国科学D辑》2003,33(8):714-722
利用远震三分量宽频数字记录获取了云南地区23个台站下方的体波接收函数, 以此反演得到云南地区的地壳S波速度结构与地壳泊松比的分布特征. 结果表明, 云南地区地壳厚度从北到南逐渐减小, 西北端的中甸地壳厚度可达62.0 km, 而最南端的景洪仅为30.2 km.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楚雄地区存在一个近乎南北向走势的Moho面隆起区域, 在东川地区存在一个大概与之平行的Moho面凹陷. 另外, 云南地区地壳上地幔S波速度结构存在明显的横向不均匀性, 有的地区不但在上地壳10.0~15.0 km范围内存在低速层, 而且在下地壳30.0~40.0 km之间还存在低速层. 地壳泊松比整体偏高, 但与地壳的速度结构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在这样一个高泊松比的背景上仍呈现出了明显的块体分布特征. 综合分析速度结构和泊松比分布, 发现在以小江断裂为东边界, 玉龙雪山断裂为西边界的“川滇菱形块体”上, 除了地震活动十分频繁外, 还具有高泊松比和复杂的壳幔速度结构特征. 这一特征与周边地区存在明显的差别, 这将为深入研究青藏高原岩石圈物质东向流动提供了地球物理学证据.  相似文献   
929.
云南省北衙金矿床成矿预测和靶区优选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北衙金矿床是与碱性正工斑岩有关的具大型资源远景的一个多成因矿床。依据主要控矿条件-地层、岩浆岩、构造、蚀变、火山机构、表生作用等,综合矿区以往勘查资料,结合磁法、激电、地球化学、浅层地震和地球化学勘查成果,应用综合信息法、趋势外推法和多成因类型矿床预测法,确定了4个一级、2个二级找矿靶区,预测金资源量的吨,认为北衙矿区已具备为一个大型金矿远景资源基地。  相似文献   
930.
云南西部羊邑和龙陵地区晚上新世植被和古气候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云南西部羊邑和龙陵地区晚上新世孢粉组合均以被子植物占优势,蕨类和裸子植物次之,藻类类群少。龙陵孢粉组合比羊邑孢粉组合含有更丰富的亚热带被子植物成分;裸子植物类群相对较少;蕨类类群较多,但孢子含量低。与研究地区现生植被对比研究的结果显示羊邑孢粉组合的大部分类群来自常绿针阔叶混交林,现在分布于羊邑地区海拔2800-3100m的地带,其余部分来自海拔3200m以上的云冷杉林;而龙陵孢粉组合的大部分类群来自山地湿润常绿阔叶林,分布于今日龙陵地区海拔1600-2500m的地带,其余部分来自海拔2300-2900m的常绿针阔叶混交林。这些云南西部晚上新世植被反映了湿润的亚热带山地立体气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