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47篇
  免费   494篇
  国内免费   781篇
测绘学   170篇
大气科学   381篇
地球物理   747篇
地质学   2885篇
海洋学   139篇
天文学   55篇
综合类   290篇
自然地理   755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77篇
  2022年   78篇
  2021年   123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88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121篇
  2014年   267篇
  2013年   240篇
  2012年   308篇
  2011年   322篇
  2010年   280篇
  2009年   253篇
  2008年   261篇
  2007年   283篇
  2006年   269篇
  2005年   236篇
  2004年   219篇
  2003年   219篇
  2002年   279篇
  2001年   220篇
  2000年   221篇
  1999年   107篇
  1998年   105篇
  1997年   92篇
  1996年   83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53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1年   4篇
  1978年   2篇
  1949年   3篇
  1948年   8篇
  1946年   4篇
  1945年   2篇
  1944年   3篇
  1943年   5篇
  1942年   2篇
  1941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31.
黄海西部底栖海藻记录的评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海西部是指北起鸭绿江口,南至长江口(包括渤海)的中国沿岸。这一带的海藻研究,迄今将近百年,目前已掌握的海藻分类研究文献共有45篇。我们在研究和分析这些文献后,把这些海藻记录归的为3类。(1)可以接受的记录:根据我们十多年来在黄海沿岸的调查采集经验证实所记录的产生于黄海西部的海藻,或虽尚未采到,但就目前的资料分析,估计该项记录可能是正确的。(2)待证实的记录:有些海藻记录无法肯定其鉴定是否正确,需待重新检查其原标本后始能确定的。(3)不能接受的记录:这类记录中,有些是已被藻类学家所否定,有些经检查原定名标本后证实是错误的,有些则根据地理分布观点,被认为是不可能生长在这个海区的种类。 根据黄海西部的海藻研究的发展情况,我们把过去的工作划分为两个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32.
赤道西太平洋的边界层特性和通量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3.
P矢量方法在南海夏季环流诊断计算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基于1998年6~7月南海调查航次的CTD资料,对南海环流采用最近发展的P矢量方法进行诊断计算.计算结果:黑潮向西入侵南海,然后做反气旋弯曲向东北方向流动,最终有通过巴士海峡流出南海的趋势.在南海北部存在一个气旋性环流,这个环流的强度和范围随深度增加而减小.该环流的冷中心位置随深度增加稍向南移.南海中部、越南以东海域存在一个明显的气旋涡和反气旋涡,尤其在200m及其以上水层均相当稳定,反气旋涡位于越南以东,其中心位置在11°53'N,111°50'E,气旋涡的中心位置在13°17'N,112°55'E,两者的尺度皆约为250km.吕宋岛西侧存在一个反气旋涡.在计算海区南部、巴拉望岛西南海域,100m以上层存在一个反气旋式涡.从各层流场分布均可以显示海流在西部强化的现象.  相似文献   
34.
35.
根据海台、无震海岭.活动洋中脊以及几条破碎带,可把阿拉伯海划分成几个深海盆地.这些盆地的进化历史已从地球物理的研究中推演出来.东阿拉伯海盆(EAB)位于Laxmi-Laceadive海岭及印度的西部大陆坡之间,被认为其下伏是由裂谷和相关过程形成的过渡地壳,  相似文献   
36.
国家西部测图工程产品质检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正银  黄青伦  霍健 《四川测绘》2008,31(5):212-215
质量检验手段一直是实施数字测绘产品质量控制的瓶颈问题。本文论述了国家西部测图工程产品质检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为数字线划图(DLG)、数字高程模型(DEM)、数字正射影像图(DOM)等数字测绘产品质量检验提供了有效的工具和手段,为西部测图工程项目高效优质的实施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3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西部环境与生态科学研究计划”自2001年启动以来,有力地推动了西部区域环境演化、陆地生态过程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基础数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西部环境与生态科学数据中心”承担“西部计划”项目数据产出的收集、管理、集成,并面向西部环境与生态科学的各个领域提供科学数据服务。“西部数据中心”的总体框架是以“西部计划”和地球系统科学发展的科学需求为导向,建成以数据共享、知识积累、合作交流和数据科学为主要内容的集成平台,为“西部计划”多学科的交叉研究和成果的综合集成及地球科学发展的长远目标服务。以共建共享的指导思想集成针对西部环境与生态现状与变化的基础背景数据、环境与生态观测数据、模型数据集、数据工具及数据文档;并以完全与开放的数据共享原则为用户提供推送式数据服务。目前,“西部数据中心”已完成了数据共享平台、知识积累平台与合作交流平台的开发和集成,初步形成了科学数据平台,整理并发布了大量的西部环境生态科学所需的关键数据集。  相似文献   
38.
我国西部特殊景观区化探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张必敏 《物探与化探》2008,32(5):473-476
西部特殊景观区的化探方法研究一直是中国化探界的一个研究热点和难点.在岩石出露、水系发育地区可以沿用传统的水系沉积物化探方法,但在覆盖景观区,常规化探方法效果并不理想.目前,谢学锦和王学求所提出的深穿透地球化学方法,经过一系列的实验研究,证明其能在覆盖区达到快速有效地圈定战略靶区的作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要做好西部特殊景观区的化探工作,化探科研人员必需采取新方法、新思路,继续系统地开展化探方法技术研究,通过不懈的努力最终找到一套适合中国西部特殊景观区特别是覆盖区的行之有效的化探方法.  相似文献   
39.
The Baimazhai nickel deposit, Yunnan Province, China, is located in the southern part of the Sanjiang (Tri-river) alkali-rich intrusive rock belt (Sanjiang ARIR). In this paper was conducted ^40Ar-^39Ar dating of two phlogopites in lamprophyres which are, as dikes, widely distributed in the orefield, and two plateau ages were acquired, i.e., 32.46±0.62 Ma and 32.01±0.60 Ma, respectively (averaging 32.23±0.60 Ma). The ages are obviously younger than those of the ore-hosted complex and mineralization of the Baimazhai nickel deposit.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it is indicated that lamprophyres in the orefield and those in the Sanjiang ARIR are similar in tectonic setting, mineral assemblage and geochemistry. It is considered that lamprophyres in the orefield are the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Sanjiang ARIR, and the lamprophyres and ore-hosted complex in the orefield represent the products of two times of different magmatic activity from different mantle sources. On the other hand, the age of lamprophyres in the orefield is older than that of the strike-slip shearing of the Ailaoshan-Honghe fault belt, suggesting that the strike-slip shearing of the Ailaoshan-Honghe fault belt is not the factor leading to magmatic activity of lamprophyres in the orefield, while it is more possible that magmatic activity of the Sanjiang ARIR promoted strike-slip shearing of the fault belt.  相似文献   
40.
赵斌 《中国测绘》2008,(6):60-63
2008年5月25日,古城西安晴空万里。国家测绘局西安鲁家村外业基地,”热烈欢送国测地形一队西部测图人员出测“的横幅高悬。就在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关键时刻.国家测绘局第一地形测量队的测绘勇士们肩负着党和人民的重托.踏上了西部测图的征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