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6篇
  免费   290篇
  国内免费   488篇
测绘学   54篇
大气科学   176篇
地球物理   584篇
地质学   2054篇
海洋学   17篇
天文学   52篇
综合类   65篇
自然地理   31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179篇
  2013年   182篇
  2012年   195篇
  2011年   194篇
  2010年   169篇
  2009年   127篇
  2008年   145篇
  2007年   165篇
  2006年   155篇
  2005年   118篇
  2004年   111篇
  2003年   143篇
  2002年   174篇
  2001年   119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81篇
  1998年   86篇
  1997年   77篇
  1996年   72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49年   1篇
  1948年   2篇
  1947年   1篇
  1946年   3篇
  1944年   1篇
  1943年   5篇
  1942年   2篇
  194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云南滕冲地热区1/M混层矿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周国平  吕达人 《矿物学报》1989,9(4):352-357
  相似文献   
152.
本文将云南省地震局多年来积累的关于中强震发生的地质构造、地貌、地球物理场、地形变等特征基础资料,用于Cora-3算法的模式识别,得出云南省潜在震源区的背景指标,结果是比较理想的。“投票”结果表明,80%的学习集D类对象仍被识别为D类,85%的学习集N类对象仍被识别为N类,控制试验的结果也表明识别结果是比较稳定和可靠的。  相似文献   
153.
熊家镛 《云南地质》1993,12(1):37-43
云南东部中上元古界的界线长期以来被置于晋宁运动所造成的不整合界面上。通过近年来的研究,晋宁运动的时限为850—900Ma,与国际地层委员会所确认的中上元古界界线的时限为l000Ma不符。在晋宁运动界面之下广义的昆阳群上部,即大营盘组(或柳坝塘组、军哨组)与下伏昆阳群其它组段之间还存在一不整合界面,其时限为1000Ma±。笔者认为该界面应该是云南东部中上元古界的分界,既可在划分标准上与国际、国内相统一,也可解决与邻区对比上长期存在的混乱状态。  相似文献   
154.
云南西部地质构造格局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范承钧  张翼飞 《云南地质》1993,12(2):139-147,181
云南境内,红河断裂以西,主要由四条不同时代的板块缝合带为骨架,构成南北向、北北西-南南东向的条带状构造格局。由东向西依次为:红河缝合带为元古大洋向东俯冲于扬子陆块之下、于印支-燕山期再次强烈活动的构造推覆带,使扬子古陆早元古代变质岩推覆于其西的晚古生代地层之上。澜沧江缝合带为晚华力西-印支早期的一条板块缝合带,大洋向西俯冲于冈瓦纳古陆的藏滇微古陆之下,最后导致扬子古陆与藏滇古陆的碰撞。缝合带间主要分布石炭-二叠纪时的火山岛弧,其西缘发育碰撞型临沧花岗岩。金沙江缝合带是澜沧江缝合带晚期的次级俯冲带。北部,石炭纪时的沉积环境具洋盆性质,但剑川以南又与红河缝合带西侧的石炭-二叠纪裂陷槽相衔接。据此认为该缝合带可能是一条转换断层。早古生代时,红河缝合带与澜沧江缝合带之间为一冒地槽,洋盆向西迁移奎澜沧江一带到晚古生代,已演化为地台沉积;中生代时.则属地堑盆地,称兰坪-思茅中生代拗陷。澜沧江缝合带以西,无弧后盆地出现,而代之以弧后隆起及晚古生代时的裂谷;更西之保山盆地属陆内长期坳陷之古生代盘地。怒江缝合带在西藏地区为侏罗纪时的拉张洋盆,于早白垩世合拢,蛇绿岩广泛出露,缝合带的特征较明显;但向南延入云南,则表现不明显,可能具剪切并接性质。怒江缝合带以西的腾冲-盈江地区,变质基底广泛出露,燕山-喜山期地壳重熔花岗岩成带分布,为雅鲁藏布江缝台带仰冲侧的酸性岩浆岩带。  相似文献   
155.
云南新平县双沟蛇绿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双沟蛇绿岩中,变质橄榄岩的REE分布型式为LREE富集型,可能是富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组分交代造成的。地幔岩部分熔融生成的初始熔体LREE亏损,而辉绿岩和玄武岩则存在LREE亏损和富集两种型式,前者相当于N-MORB,后者相当于E-MORB。推测前者来源于亏损的软流圈地幔,而后者的地幔源区经历过一次富集LREE和LILE的事件。双沟蛇绿岩的REE特征暗示它可能形成于弧后盆地。  相似文献   
156.
周义平  任友谅 《沉积学报》1994,12(2):123-132
对滇东?黔西晚二叠世煤系中同沉积火山灰蚀变粘土岩夹矸?正常沉积粘土岩和煤层共采46件样品,用多种仪器分析方法测定微量元素30余种?研究表明,煤系各层段中赋存的夹矸是由性质不同的火山灰沉积蚀变形成的,各层夹矸的微量元素含量及组合关系各有特点并在较大范围内保持良好的稳定性,可用于判定层位;正常沉积粘土岩与夹矸的原始物质性质不同,其微量元素含量和组合面貌各有自己特定的分布范围,两者易于区别?  相似文献   
157.
158.
利用航空遥感方法对云南省澜沧-耿马地震灾情进行调查,对震区的震害特征、房屋破坏、山体崩落和滑坡等进行定量量测、统计和分析。在统计房屋倒塌率的基础上绘制了澜沧-耿马地震区房屋倒塌程度分区图、澜沧-耿马地震区山区崩落体分布图。据航片统计量测,在摄影区范围内房屋倒塌6500余栋;崩落体392处,其中最大的石佛洞至金列段崩落体土石方量达164万m3.调查结果表明,用航空遥感方法进行地震灾情调查是十分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9.
160.
云南中西部地洼构造系沉积建造与含矿建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将云南中西部三个中新生代地洼盆地区,划归为一个地洼构造系,它们是在一个统一的顺时针旋转构造应力场作用下形成的。地洼构造系经历了初动期(印支早期),激烈期(印支晚期至燕山期)及余动期(喜马拉雅期)三个演化阶段。不同演化阶段性质的差异,导致不同构造层中沉积建造与含矿建造的明显不同,尤其以地洼激烈期的蒸发岩(含盐)建造与层控多金属矿床的相伴产出为特征。根据综合分析,指出了区内上述矿床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