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67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22篇
地质学   138篇
海洋学   162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海洋平台阴极保护监测系统的研制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自行研制的海洋平台阴极保护监测系统,它由双电极电位测量探头,牺牲阳极输出电流测量探头,信号传输电缆系统和微机数据采集系统组成,并结合近10a其在南海北部近海石油开发区的应用和运行状况,对阴极保护监测系统的性能,作用及意义进行了系统论述,以期为进一步的工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2.
海上风电基础结构的安全是风电场安全运营的重中之重,因此需要对海上风电基础结构的受力状态、振动状态、腐蚀情况进行实时、准确的监测,文章基于以上需求,开发一套基于物联网技术和云平台技术的海上风电基础结构安全监测系统,可满足海上风电基础结构安全自动监测的要求,集数据实时监测与传输、远程测控、数据分析与预警等功能于一体,可远程读取风机基础结构在各种工况下的结构安全数据,并进行结构安全评估、分析,为全面分析风机基础结构的寿命及安全性提供了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23.
结合海洋平台实测的pH值、温度、溶解氧、盐度、生物附着等数据,通过灰色关联算法分析了海水腐蚀因子对平台钢腐蚀的影响,并按实际影响大小进行了排序。结果表明海水腐蚀因子对于A537-1钢和SM50B-ZC钢平均腐蚀速率的影响主次顺序不同。对平台钢的腐蚀规律研究及现场应用提供了可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24.
摄动理论在腐蚀管线随机地震反应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埋地管线的腐蚀情况十分复杂,具有随机性的特点,从而导致其在地震激励下的反应必然具有随机性。本文在管线腐蚀离散状态模型和弹性地基梁原理的基础上,利用随机摄动理论推导给出了腐蚀管线在地震激励下位移和应力的解析表达式,并进行了均值和标准差的计算。实例分析中将该方法计算结果与Monte Carlo模拟方法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利用随机摄动方法可以快速、精确地求得腐蚀管线的随机地震反应。  相似文献   
25.
26.
钢筋混凝土井管作为一种常用的农用机井管材,尽管其具有诸多突出优点,但由于不是弹性材料,施工中稍有不慎,成井事故就时有发生。究竟如何预防质量事故发生,结合我们在井管生产及机井施工中的体会,谈一些不成熟的看法。1 钢筋混凝土井管的特点 与钢管、铸铁管相比,三者做为井管使用,其整体及密封性能没有明显区别,但由于三者材质不同,  相似文献   
27.
周训 《地下水》2001,23(2):95-96
腐蚀和堵塞现象在地热井揭露深层地下热水后和开采热水过程中时有发生。本文依据热水水质分析资料、井下电视摄象和探测记录 ,对一个地热井的腐蚀性和堵塞原因进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28.
邵全军  张绍和 《探矿工程》2001,(4):53-53,55
坑内钻探经常遇到钻机液压系统压力不足和钻进硬岩层时钻头进尺困难两大问题,严重影响了钻探效率。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提出采取逐-排除法、腐蚀和弱包镶钻头法分别解决这2个问题。  相似文献   
29.
30.
气象灾害事件的数学形态学特征及空间表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几何面特征是气象灾害的主要空间形态表现, 气象要素值的同化结果、下垫面地表类型、人口和财产的聚集特征组合在灾害特征面上的分布情况呈现显著空间差异及分布不均衡。利用空间分析和数学形态学方法, 依据城市地区复杂下垫面所表现的地表土地覆盖类型, 生成数字化动态卷积模板, 对建立在气象要素分布图上的图谱化网格进行动态膨胀和腐蚀操作, 计算结果可图形化表示为气象灾害在城市空间面上的影响图谱, 并以此作为气象灾害在城市地区造成影响的空间评估结果。针对北京1999年7月22日的高温灾害性天气的个例研究结果表明, 靠近或包含“水体”和“绿地”的空间网格区域大多被执行了腐蚀操作, 而建筑用地、道路、水泥地面等分布较集中区域的空间网格, 则被执行了膨胀操作。因此, 采用数学形态学的“面状灾害事件”空间形态特征的演算对表现灾害自然强度及评估多致灾因子下灾害的真实影响情况是非常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