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7篇
  免费   995篇
  国内免费   477篇
测绘学   456篇
大气科学   320篇
地球物理   828篇
地质学   2239篇
海洋学   170篇
天文学   26篇
综合类   177篇
自然地理   53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86篇
  2022年   127篇
  2021年   169篇
  2020年   141篇
  2019年   178篇
  2018年   127篇
  2017年   146篇
  2016年   122篇
  2015年   150篇
  2014年   181篇
  2013年   154篇
  2012年   209篇
  2011年   202篇
  2010年   166篇
  2009年   181篇
  2008年   179篇
  2007年   162篇
  2006年   120篇
  2005年   125篇
  2004年   106篇
  2003年   111篇
  2002年   103篇
  2001年   110篇
  2000年   73篇
  1999年   72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74篇
  1996年   78篇
  1995年   78篇
  1994年   74篇
  1993年   75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65篇
  1990年   66篇
  1989年   45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78年   3篇
  1974年   4篇
  1965年   5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2篇
  1961年   3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91.
本文提出一种求解越流含水层井群系统的边界元方法。该法把抽水井井壁作为内边界,通过积分处理,不需要对井壁内边界进行剖分,通过推导求得水头H及其法向导数的边界积分方程,离散化后得到求解该积分方程的一组线性代数方程组、该法用于实例计算表明,计算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892.
893.
本文将“压缩恢复法”应用到钻孔电磁波勘探中,并通过建立两个数字化图像模型予以计算机实现。与非压缩法比较,可以看出“压缩恢复法”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894.
走时反演的一种非迭代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给出了用剥皮法反演地下介质速度的思想,并将某些特定路径的直射线用于反演井间速度,并在此基础上对算法进行了探讨,避开了一般的迭代算法而用消元法,这种方法具有简捷、直观的特点,也指出了该方法的不足:误差的传递积累。在文章的最后,讨论了该方法的实际应用价值及理论试算,得到了比较好的效果,每个模型的处理时间不超过五分钟.  相似文献   
895.
井间层析成像的最大熵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殷军  冯锐 《地球物理学报》1992,35(2):234-241,T002
本文研究最大熵图像重建用于地球物理学中井间观测问题,着重研究了剑桥算法.对算法中拉格朗日乘子的确定给出了新方法;解决了算法的收敛条件和收敛范围;提出了减少算法计算量和内存量的方法,并编制了实用程序MECT.通过数值模型的研究,最后重建出了某矿区的剖图,与BPT和ART方法的结果进行了比较.证明最大熵图像重建法的优越性在于能有效地抑制噪声,分辨率高,边界影响程度小.若改善观测条件,将提高最大熵成像法的分辨率.  相似文献   
896.
897.
冬季北大西洋地区海表温度与500百帕高度...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7  
  相似文献   
898.
本文采用二维井间观测走时反演地震波速,用迭代射线寻迹走时成像方法进行层析成像.作者导出三次多项式插值基函数计算离散网格内的折射率分布,还给出了具有自己特点的二步扫描法,不但加快了正演计算时间,同时方便地建立走时残差与模型修正量的关系.考虑到实际应用时,震源与接收器常不位于同一平面,为此进行了校正,并给出了校正方法,提高了重建精度. 数值的与实际应用的结果表明,本文给出的层析成像算法是快速的、稳定的、适用的.  相似文献   
899.
本文介绍了鲁29井井口变压试验结果。试验结果表明,井水位对井口空气压力变化的响应与变化周期有关。井口空气压力变化的周期越大,则井水位的响应幅度越大,而响应的位相滞后越小。对于长周期压力变化的响应,在量值上为井口压力每hPa变化引起水位10.2mm的变化。由于水在井孔与含水层之间的渗流造成了井水位对空气压力变化的响应产生位相滞后。这些试验结果与实际观测资料分析的结果及理论模型研究的结果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900.
承压井水位潮和重力固体潮观测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昭栋 《地震》1991,(2):47-5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