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1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55篇
测绘学   66篇
大气科学   36篇
地球物理   158篇
地质学   215篇
海洋学   57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93篇
自然地理   25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8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6年   1篇
  194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简述了喜马拉雅运动三大变形幕的运动学特征并分析了在楚雄地区的反映。在剥去喜马拉雅运动的改造、把攀西地堑系和滇中海槽复原到建造时的位置后(楚雄盆地视作相对原地的),以“盆”“山”耦合的思路重塑了古特提斯分支洋盆的演化及这些盆地的发育。川滇交界区尽管发生燕山运动,印支期建立起来的“盆”“山”耦合关系直至喜马拉雅运动才脱耦。分析了脱耦的各种表现及第四纪内继承的新构造运动对盆地保存和油气成藏的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52.
Geochemistry of Basic Dykes in Wudang Block and Its Tectonic Significanc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eoproterozoic basic dykes widely exposed in the Wudang block of South Qinling show that the dykes posses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ntinental tholeiitic basalts and were formed in a setting of continental rifting.Therefore,there was an ancient continental block in the areas of southern Qinling and Yangtze block during the Jinning period,and an important firting event of this ancient block occurred in the Early Neoproterozoic.  相似文献   
53.
经过对宝鸡─彭县、天水—宝轮地区进行详细的实地调查,对重点地段开展了槽探和剥土,采集年代样及构造岩薄片样,实测河流阶地位相剖面,同时还搜集了遥感图象解译等资料和研究区前人所作工作成果.在此基础上对该区进行了地质构造背景分析、断裂活动性评价、全新世断裂发展能力与位移量评估及区内六个重点区的地震危险性分析.研究区地处川、陕、甘三省交界区,以前很少系统、统一的开展地震地质工作,本次研究成果的整理发表,可供同行讨论和有关方面参考。  相似文献   
54.
《四川地震》1996,(1):1-2
经过对宝鸡-彭县、天水-宝轮地区进行详细的实地调查,对重点地段开展了槽探和剥土,采集年代样及构造岩薄片样,实测可流阶地位相剖面,同时还搜集了遥感图象解译等资料和区前人所作工作成果。  相似文献   
55.
通过对长兴五通山为中心的安吉康山“煤矿”、长兴灰岩标准剖面、长兴古贡茶院、湖州黄龙宫响石音乐厅及宜兴广德溶洞群地学旅游资源的介绍,提出建设“五通山旅游度假区”或“五通山文化科学公园”的设想。  相似文献   
56.
研究一个地区断层主要活动时期是了解地壳构造运动或断层发育历史的基础。本文仍沿用了传统研究法,并将同位素法和石英形貌法测年与显微构造分析法引进到研究断层主要活动时期的工作中,取得了能相互映正的结果,最后确定阳原盆地化稍营地区的断层经历过:元古代前;燕山期;6~9千万年;上新世——早更新世和最后一次较强烈活动在20—30万年以前等五次主要活动时期。  相似文献   
57.
中国江南先秦时期人类活动与环境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立  吴健平  刘树人 《地理学报》2000,55(6):661-670
从江南先秦时期不同阶段内遗址内涵和位置的变化着手,分析江南人类活动与环境变迁的关系,探索江南先秦文化遗址中文化层年代不连续的原因,找提出江南先秦文化中心变迁的路径。江南先民是从适应自然走向改造自然道路的,由于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有限,江南土著文化随自然条件发生兴衰,而这种兴衰又成为土著文化相互渗透和交融的动力。  相似文献   
58.
郭振华  陈红汉  赵彦超  刘建章  陈雷 《现代地质》2007,21(4):712-718,737
流体包裹体是保存在储层中的微小流体样品,包含有丰富的地质信息。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塔巴庙区块18口井的62块流体包裹体样品进行荧光观察和显微测温,认为该区上古生界地层共发生过6期流体活动,均与油气成藏有关,并以第二期—第六期的天然气充注为主。结合埋藏史分析可知,油气成藏分别发生在距今190~150Ma的早侏罗世中期—中侏罗世晚期,150~124Ma的中侏罗世晚期—早白垩世早期,124~101Ma的早白垩世早期—早白垩世中期,101~86Ma的早白垩世中期—早白垩世中末期和86~70Ma的早白垩世中末期—早白垩世末期。其中,早侏罗世中期—中侏罗世晚期为油气充注的初始阶段,中侏罗世晚期—早白垩世早期为轻质油的主要成藏时期,中侏罗世晚期至早白垩世末为研究区内目的层天然气的主要成藏时期。  相似文献   
59.
分析了山区暖带对当地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和暖带资源利用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60.
煤成油排驱机理与初次运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吐哈盆地煤成油典型实例出发 ,分析了煤的物性特征及烃类与煤中各级孔隙相互作用机理 .指出烃分子与煤孔隙表面质点相互作用是煤成油排驱的主要制约因素 .煤孔隙分布特征及生烃潜力是制约煤成油排驱的内在因素 ,构造挤压剪切应力是煤成油排驱的外在动力 ;煤成油排驱具有较泥质岩更大的地质色层效应 ,其最有利排驱时期应是Ro 为 0 .9%以前 ;相互连通的孔隙网络及裂隙与输导层如断层相连 ,构成了烃类网络中心的烃类排驱运移出母体的主要通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