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3篇
  免费   169篇
  国内免费   144篇
测绘学   615篇
大气科学   206篇
地球物理   96篇
地质学   430篇
海洋学   118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249篇
自然地理   510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177篇
  2013年   106篇
  2012年   130篇
  2011年   136篇
  2010年   94篇
  2009年   126篇
  2008年   105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46年   3篇
  1943年   2篇
  1941年   1篇
  1936年   1篇
  1935年   1篇
  192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91.
塔里木河流域干湿变化与大气环流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塔里木河流域39个气象站1961—2010年逐日观测数据和NCEP/NCAR再分析数据,采用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Evapotranspiration Index,SPEI),分析了该流域近50年来干湿时空变化特征及典型干湿月份和突变前后的大气环流特征。对SPEI序列进行的趋势检验和突变分析表明,近50年来,塔里木河流域显著变湿并在1986年发生显著突变,SPEI上升趋势显著的站点较多的月份主要集中在暖季(5~10月)。对突变前后不同等级干湿事件频率变化的统计结果表明,突变后,极端干旱事件发生频率略有增加,但轻度和中度干旱事件发生频率有所减少,而不同等级的湿事件发生频率则一致地表现为增加。对典型干湿月份和突变前后对应的北半球500 hPa位势高度场和风场变化的合成分析表明,暖季典型干湿月份环流系统配置存在明显差异,增加的水汽和弱不稳定大气层结构是该区域1986年后暖季变湿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2.
《岩土钻凿工程》2014,(6):46-46
近日,中建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地铁9号线大剧院-鹿丹村区间盾构施工,胜利完成滨苑小区9-13号居民楼切桩穿越,累计切桩137根,创造了盾构集中切割穿越居民楼桩群基础的世界纪录。今年6月,中建交通负责施工的大剧院-鹿丹村区间,由于受周边地形的限制,线路无论如何调整都无法避开滨苑小区9-13号居民楼,只能在未拆除地面建筑物的情况下,采用盾构切桩下穿滨苑小区的5栋房屋。  相似文献   
193.
霍仁龙  任柳 《地理研究》2022,41(4):1122-1135
南方丝绸之路交通路线网络的重建与研究,有利于深化历史时期中国西南边疆各区域之间和中国与东南亚、南亚等地区之间经济贸易发展和文化交流与合作的认识。本文利用历史文献资料、历史地理学等研究成果、田野调查资料、当代交通和遥感影像数据、DEM数据等,复原汉晋、唐宋、元、明清4个时期南方丝绸之路国内段的交通路线网络,分析影响古代西南山区交通路线走向的人文和自然因素,对比研究古代交通里程与实测距离之间的比例关系。结果显示:① 南方丝绸之路川滇间的交通网络格局在汉晋时期即已基本形成,两千年来相对较为稳定;云南内部和经云南出境的交通路线网络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趋势。② 中央王朝对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统治力度的变化等人文因素在不同时期对南方丝绸之路交通路线的整体格局及空间演变起到重要作用。③ 在影响南方丝绸之路交通路线具体走向的自然因素中,海拔2200 m、坡度20°是重要的阈值。④ 历史时期西南山区1古代里约可换算为实测距离0.45 km。  相似文献   
194.
汪德根  范子祺  赵美风 《地理研究》2022,41(5):1388-1406
城市群作为城镇化高级阶段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的主要空间载体,良好的交通通达性是其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以《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提出的城市群2h通达目标为研究视角,以长江经济带3个国家级城市群为研究对象,选取加权平均出行时间作为测度指标并引入场强和引力模型,对比分析3个城市群所有城市与中心城市两个层级2h出行交通圈格局特征。研究发现:① 3个城市群出行交通圈均表现为从中心向外围地区呈现出由低到高连续扩大的“圈层式”空间格局特征,且长三角和成渝城市群分别形成了“>”字型和“十”字型2h出行廊道,但长江中游城市群尚未形成2h出行廊道。② 城市群中心城市2h出行交通圈的空间分布受区位条件影响较大,越接近区域几何中心则2h出行交通圈覆盖范围越大,而影响腹地受中心城市综合规模的作用明显,3个城市群各中心城市2h出行交通圈和影响腹地的空间分异显著。③ 不同城市群中心城市2h出行交通圈衔接联系水平差异显著,表现出多元的圈层叠加的经济联系格局。④ 高密度高速公路路网在提高城市群中心城市2h出行交通圈衔接联系水平中发挥重要作用,按衔接联系模式特征可将各城市群总结为多中心网络型、多中心组团型与双中心轴辐型。  相似文献   
195.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建设具有包容性和公平正义的城市,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交通相关的社会排斥研究主要包括理论研究、社会空间分析、交通与社会排斥的比较研究等,形成了基于空间和基于人群的2种研究范式。但关于不同地理环境和不同社会群体的交通与社会排斥研究,仍然缺乏对空间与行为互动的内在因果关系的有效论证,迫切需要从地理空间和不同社会群体的时空间行为入手,厘清交通与社会排斥的概念内涵和作用机理。论文梳理了交通与社会排斥的概念内涵、研究范式与测度方法,重点从时空间行为视角阐述了交通维度的社会排斥研究的内在逻辑和实证结果,并结合中国实际,试图构建时空间和行为互动的交通与社会排斥研究框架,为消除交通维度的社会排斥障碍、建构多尺度社会融合路径、建设更为包容和公平正义的城市提供实践基础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96.
谢波  肖扬谋 《地理科学进展》2022,41(10):1956-1968
机动交通快速发展背景下城市道路交通安全问题日益严峻,道路网络作为影响区域交通流与居民交通出行行为的关键因素,对区域交通事故的数量、类型和空间分布具有重要影响。论文从道路布局形式与几何拓扑特征2个方面归纳总结城市道路网络特征对交通事故的作用机理,并通过梳理道路网络与交通出行行为的关系分析其对交通事故的潜在影响。研究指出,格网型、平行曲线型、回路尽端型等道路网络布局形式以及中心性、连通性等道路网络拓扑指标,对交通事故的类型、频率和严重程度的影响存在差异性和空间尺度效应;合理的交叉口密度、路网密度、街区密度等道路网络几何特征对于提升交通安全水平具有重要作用。未来研究需要进一步运用复杂网络理论刻画道路网络的结构、功能等特征,在控制居住自选择效应的基础上,从交通出行行为视角深入分析复杂道路网络对交通事故的作用机制与非线性影响,同时考虑道路网络特征与建成环境的潜在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97.
分析黄河流域交通供给水平特征及其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空间适配性,对交通资源优化配置、提升交通供需适配性具有重要参考。论文基于黄河流域现状综合交通运输与经济社会基础数据,分析了黄河流域县域交通优势度分异特征,并探讨了交通与县域发展质量的空间适配性。结果表明:黄河流域县域交通优势度有待提升,在人口与GDP方面呈现一定错配特征;高优势度县域集中分布在济南—郑州—西安—兰州通道沿线。黄河流域交通供给均衡性水平高于经济社会差异;样带交通优势度呈现陇海—兰新“一”字型样带>“几”字湾样带>南北纵向“1”字型样带的分布态势,固定资产投资、产业结构、城镇化、经济基础是影响黄河流域县域交通优势度的主要因素。“几”字湾样带和南北纵向“1”字型样带还受到高程、坡度等自然因素的制约;流域40.05%的县域处于初级适配状态,38.78%的县域为交通劣势型,集中在青藏高原、黄土高原沟壑区和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亟需提升交通设施对该类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与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198.
陈瑶 《地图》2014,(6):36-45
走进湘西前,我们想象着沱江边凤凰古城的吊脚楼,向往着沈从文笔下纯美的边城。然而,当我们走过里耶、芙蓉镇、洪江和乾州古城……才知道湘西还有许多其他的古镇。它们有山有水有故事,湘西就在古镇里。从地图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沅江、澧水及其支流犹如湘西体内的脉络,遍及湘西各处。在这些脉络上,分布着为数众多的古镇,它们犹如颗颗璀璨明珠,镶嵌在湘西的肌理中。古镇多处在河流沿岸和地理位置重要之处,“临河市镇”是这些古镇的一大特点。在古代,有了河流,就有水运,也就可以与外界沟通往来,也就能给古镇带来机遇,水路交通对这些古镇的意义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199.
《中国测绘》2014,(4):85-85
近日,全球首款车联网智能终端卡曼在福州首发,也是福建FM987私家车广播和富土康集团共同发起的1000台卡曼免费体验活动首日.近2000辆私家车将福州、16个福州主要交通路口堵得严严实实。  相似文献   
200.
《中国测绘》2014,(5):1-1
<正>四川省位于中国西南腹地,是西南、西北和中部地区的重要结合部,是承接华南华中、连接西南西北、沟通中亚南亚东南亚的重要交汇点和交通走廊,自古就有"天府之国"美誉。近年来,四川测绘地理信息事业突飞猛进,一日千里。本期杂志聚焦四川,带领您一起分享四川测绘地理信息工作"推动升级转型、实现跨越发展"的历程与经验。论发展改革、创新、转型、升级、跨越,是三十余年改革开放的重要经验启示,而国家测绘地理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