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8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108篇
测绘学   81篇
大气科学   90篇
地球物理   78篇
地质学   279篇
海洋学   70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39篇
自然地理   4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首先利用支持向量机(SVM)和人工神经网络(ANN)对Landsat 8 OLI多光谱影像进行基于光谱信息的土地利用监督分类;然后,对多波段进行主成分变换,提取第一主成分的主要纹理信息,与光谱信息一起进行融合光谱和纹理信息的SVM和ANN影像监督分类。对比分析发现:对中原地区,SVM是Landsat 8多光谱遥感影像分类的较优方法,尤其适用于农业用地信息提取;光谱分类即可达到较高精度,纹理信息对提高分类精度的作用十分有限。  相似文献   
142.
研究离散Hopfield神经网络的串行稳定性和并行稳定性,分别提出了条件较弱的串行稳定性和并行稳定性的新判据.  相似文献   
143.
回顾了一些数学地质的基本理论方法(即基础数学方法、多元统计、地质统计学、人工神经网络、分形理论)以及它们在大洋多金属结核研究中的应用状况,并探讨了其今后的主要应用方向。  相似文献   
144.
利用NOMAD数据集建立了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漫射衰减系数Kd490的反演算法。该人工神经网络是3层的反向传输神经网络。其结构为输入层有4个节点,它们分别对应4个波段443,490,555,665 nm的遥感反射比,隐含层有10个节点,输出层1个节点对应于漫衰减系数Kd490。利用另一独立的现场测量数据集(COASTLOOC)印证该反演算法的性能。结果表明,该研究建立的反演算法的性能明显好于业务化SeaWiFS算法,略好于Lee等人的半分析算法。  相似文献   
145.
在2—D不变性矩快速计算的基础上,利用人工神经网络,使用不变性矩完成2—D形状的识别。实验结果与现有文献的结果比较,本文采用的方法具有特征数目少、意义统一、识别快速、准确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6.
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在台风浪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人工神经网络中的BP算法,结合南海硇洲岛海区近30年的台风及台风浪资料,经预期因子的选择并作对比试验,建立了本海区较为理想的台风浪人工神经网络预报模型。结果表明: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在台湾浪的预报上,有较好的拟合历史台风浪高的能力,利用该模型对台风浪高的预报也达到了一定的精度。为实际台风浪浪的预报增加了新方法、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7.
本文首先分析造成北部湾冬季强风的天气动力学机理,在此基础上以相关分析法确定强风的预报因子(气压梯度、气温梯度、高层风速等因子)与预报量之间存在着较好的相关性;进而采用人工神经网络与主分量分析(PCA)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北部湾冬季强风的预报模型.该预报方法所构造的预报模型对历史样本风速拟合平均绝对误差为1.80m/s,对独立样本风速试报的平均绝对误差为1.46m/s.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拟合效果及预报稳定性较好,可在预报业务中应用.  相似文献   
148.
水库浮游植物群落动态的人工神经网络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辽宁大伙房水库1980-1997年的水文和湖沼学观测资料,分别建立浮游植物丰度和蓝藻优势度人工视经网络模型,将年降雨量,7-9月平均水温,7-8月入库水量与7-8月库容之比和磷酸盐作为输入,浮游植物量和丰度作为输出,建立浮游植物落消长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将7-9月平均水温,7-8月入出库水量之比,磷酸盐和总氨作为输入,蓝藻优势度作为输出,建立浮游植物演替的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并进行检验,其模拟值与观测值平均相对误差分别2%和1%,结果表明,人工神经网络方法优于传统的统计学模型,可进行水库浮游植物群落动态的预测预报,并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49.
胡羽丰  汪吉  李振洪  彭建兵 《地球科学》2022,47(6):2058-2068
地表土壤湿度影响着陆-气能量交换和水循环,是泥石流、冻土冻融等灾害的重要因子,获取川藏交通廊道沿线地区土壤湿度有助于研究铁路沿线气候变化和冰冻圈灾害风险.基于CYGNSS(cyclone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星载GNSS-R(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reflectometry)信号,结合土地覆盖分类、归一化差分植被指数NDVI(normalized differential vegetation index)和粗糙度等地表土壤湿度影响因子,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了地表土壤湿度多参数反演模型,生成了2018—2019年连续两年的川藏交通廊道沿线地区36 km空间分辨率的地表土壤湿度日产品.经土壤水分主被动探测卫星数据检验,生成的地表土壤湿度相关系数R为0.8,均方根误差RMSE(root mean square error)为0.032 cm3/cm3,偏差Bias为0.014 cm3/cm3,可为川藏交通廊道沿线气候变化和地表灾害研究提供高连续性和可靠性的数据.   相似文献   
150.
胡波 《气象科技》2019,47(2):282-288
利用2008—2016年舟山4个海岛气象站大风资料和欧洲中心的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分析了阵风因子随平均风速、风向、小时、月份等分布的气候特征,统计阵风因子与边界层的大气稳定度、250~1000m风速与10m风速的比值、6h变温等要素的相关后,选取最佳预报因子,利用BP人工神经网络方法,根据不同因子组合对阵风进行循环试报。结果表明:①平均风速较小时阵风因子波动范围大;靠近大陆站点的阵风因子及来自陆地方向气流的阵风因子偏大。②白天11:00—16:00受太阳辐射影响大气湍流相对较强,阵风因子偏大。7—9月沿海受台风影响频繁,其阵风因子要大些,而11—12月阵风因子偏大则与来流方向的地表粗糙度较大有关。③阵风因子和边界层不同高度的风速与10m风速比值,及气温具有明显正相关,与边界层大气稳定度参数具有负相关,相关结果印证了阵风主要物理成因与动量的垂直湍流输送有关。④阵风循环试报表明最佳组模型试报的绝对误差及方差均比对比组模型减少约11%~25%,具有较好的预报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